谈谈职业学校学生自我管理

2012-12-31 00:00:00余孝慈
考试周刊 2012年67期


  摘 要: 学生自我管理,是在班主任指导下依靠班级主体力量进行自我教育和发展的管理方法。班级管理是每一个班主任的职责所在,能实现学生自我管理则是班级管理的最高境界,也是教育教学成功的体现。本文以理论与实践结合,旨在探讨一种通俗的、可操作性较强的管理模式,达到和谐满意的教育效果。
  关键词: 言传身教 素质 荣誉 能力 表率—核心—关键—保障
  现在职业学校的学生正处在从学校走向社会的过渡阶段,独立意识逐步增强。他们再不像中小学时那样,处处依赖老师,事事离不开班主任,绝大部分学生有着展示自己才华的冲动,有着向往独立的心理渴求。其次,在学校日常行为规范的管理方面,我们常遇到这样的现象:班级常规情况一团糟,学生却熟视无睹;空余时间不少却无所事事;仍有不少学生无法自主学习与参与……此时的班主任则忙得团团转却毫不见起色。究其原因,我们会发现学生是在被动地执行条例。那么,我们何不因势利导,优化学生的角色意识,培养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
  一、以班主任言传身教为表率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身教最为贵,知行不可分。”对于学生而言,教师是具体道德概念的化身,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成为学生仿效的标准。班主任在学生心目中,不仅是无字之书,也是无言之教。而包含班主任整个人格形象的因素很多,言传身教则是最不容被忽视的。言传:作为交流的工具,言语可以达到具有无穷魅力的艺术境界,特别是班主任的一些基本礼貌用语(如:你好、对不起、再见等),批评用语(如:把“坏”用“不好”代替、“错误”用“不正确”代替等)的适时、适当使用,会让学生觉得你善解人意、平易近人,把你当成知心朋友,师德修养也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身教:即以行动示范,以身作则。班主任的个人形象与品德,是学生最直观的效仿对象。班主任的穿着打扮,是其内在美的外在表现,无声地传播着文明与美,向学生暗示着对人生的追求,对真、善、美的认识,对生活的热爱。班主任有强烈感化学生的作用。如果只是冷冰冰地宣讲规范,学生会产生消极情感。只有班主任以自身的思想品德和情感为情境对学生进行陶冶,才能激励学生提高自身品德。如:学校实施了班级常规评比制度,班级的卫生是其中一项内容。班主任应该从自身做起,办公室始终保持干净卫生,若看见教室的走廊有纸屑,立刻捡起来,这就在无形中提高了学生的品德和素质。特别是职业学校的学生正处在一种“热衷效仿”的年龄,班主任言传身教的“潜移默化”教育效果是不言而喻的。
  二、以民主选举班干部为核心
  选举是每一个公民应有的权利,同样,班级学生也应拥有选举权。如果学生连最基本的选举权都没有,那么谈“以学生为本”,谈什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都是空话。要建立班集体的自我管理,必须得先有一个得力的班级骨干,这就要求班主任先做好班干部的选举工作。班干部的选举应由学生自己完成。班干部是要带领全班同学搞好班集体的,而只有深受同学拥护的班干部才能令同学信任,让同学服从,从而很好地为班级服务。如果只根据学生在班主任眼里的表现,或班主任凭个人喜好来指定班干部,那就太片面了。因此每学期初我都十分重视班干部的选举工作。我实行“自我推荐”和“无记名投票”相结合的方式选举班干,然后根据当选学生的特长,在征求他本人意见的基础上,确定他们的工作职责。由于班干是通过民主选举产生的,所以学生大都听从班干部的指挥;当选的班干也很有光荣感,很乐意为班级服务,从而为班级学生的自我管理工作顺利开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以充分激发学生参与欲望和荣誉感为关键
  首先,教育学生树立自己是班集体的主人的思想,让学生明确自己是班集体的一分子,班级荣辱就是个人荣辱,增强学生荣誉感,充分发挥学生在自我管理中的主体作用。在班委的组织下,学生们可以民主评议,反复讨论,共同制定出比较科学的班规。对班上的常规考核人人参与。例如每个同学在做好教室、卫生包干区的值日及保洁之外,可以互相勉励,对做得好的同学给予表扬,也让做得不够好的同学有改进之心。如此,班主任就可以从幕前退到幕后,充当起参谋来。经过实践,班级获得效果:近两年来,我所带的班级在校常规(卫生,纪律,两操,夜自修)考核中一直保持中上等,个人行为扣分总分从2010年平均每月扣分10分到目前学期0扣分。尤其是每天的例行跑操,学生提出跑操口号应针对班级专业,在学生提出的众多口号中确定使用“学生时代,园林最帅;斗志激昂,神采飞扬”的口号,这十六个大字也同样出现在教室中。在2011年班级文化建设中我班获得校级一等奖,相信这与班干部的管理和每个学生的自我意识是息息相关的。
  为了让学生及时了解学校的管理制度,加强自身行为习惯的养成,在教室里设置公示栏,将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仪容仪表常规、班规、班干部名单及班干部的职责、学生职责、百分考核等都张贴在公示栏内,让学生一目了然,以便使他们时刻提醒自己,什么事能做,什么事不能做,自己的职责是什么。所有同学都希望百分考核表上只有加分记录,没有扣分记录。这样,既增强了管理透明度,也有利于学生文明习惯的养成,有利于学生进取精神的增强,也有利于科任教师对学生基本情况的了解,更有利于学生的自我管理。现代社会是一个充满竞争的社会,让学生在班级管理中参与竞争,可以使学生在竞争中既培养了竞争意识,又提高了竞争能力,养成学生自强自立、自信向上、坚忍顽强的品格。同时,在竞争中更强调一种合作意识,使他们看到只有合作起来,团结起来,才能取得更大的成绩,使学生能尝试建立一种民主、和谐、平等的人际关系。这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
  同时在职业学校中,除了上面说到的自身素质外,学生的知识、能力方面的培养都是很重要的。知识是一切的基础,因而教育学生,培养即将踏入社会的人才,必须重视知识的传授和学习。能力是驾驭自身知识以及为社会所能贡献的力量的综合作用,而职业学校的学生在今后求职上岗的发展的过程中,必然要与自然界打交道,也要与各种复杂的社会事物打交道。他们必须有自我展示能力的本领,把自身所习得的知识转化为对事物的掌握与运用能力上。职业学校学生不少会觉得无所事事,找不到目标。班主任此时可以正确引导学生,增强兴趣爱好。职业学校都会不定期组织技能比赛和主题活动,这就为学生创造了一个良好的能力培养的机会。班主任可以利用好这样的条件,让学生积极参与。如:我校会举办一些专业技能比赛(插花、导游、烹饪、计算机比赛等),也会举办一些主题活动(运动会、十佳歌手、征文、辩论赛等),我班学生参加了绝大多数项目,超过三分之二学生参加校级、市级和省级比赛,也获得了很多奖项。这种荣誉感不仅仅是参赛学生的,也是我们整个班集体的。当然,自我能力的展示可以在很多方面,参赛只是其中之一。每位学生都有可取之处。尽量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更好展示自我风采,这同样是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给予学生关爱的体现。
  四、以制定一套完整有效的监督制度为保障
  班级管理离不开一个完善的监督机制。如果一个班级没有班规制约,就如一盘散沙,教师管理起来,就如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同时,心理学研究表明:青少年的自控能力差,意志薄弱,自我管理能力差,但可塑性大。因此,就要有一套完整有效的监督制度,使他们相互激励,相互教育,最终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
  建立一个由班委和学生代表组成的督察小组,对各项管理进行随时抽查,将信息及时反馈给班主任,让班主任能在最快的时间内,得到最准确的信息。也可通过不同层次的民主生活会,给学生提供集中发言的机会。班主任和班干部要广泛听取学生反馈的意见,并及时采纳合理建议,纠正方法、措施上的错误,补救管理中的缺点和不足。加强监督,可以促使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达到上下一致,使班级管理形成良性循环。
  实行职业学校学生自主管理,使每一个学生从单一的被管理者成为管理者,他们既是被管理的客体,又是管理的主体,都处于管理和被管理体系之中。这样,民主意识得到增强,因而焕发出管理的积极性和对班级的责任感。事实证明,学生的自主管理体现得越充分,积极性就越高,班风学风就越好,更可为社会培养出高素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