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中职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培养

2012-12-31 00:00:00盛玉梅
考试周刊 2012年67期


  摘 要: 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不高,一直是困扰中职教育工作者的难题。本文作者试从中职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的原因出发,就如何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简要地论述了自己的想法和建议。
  关键词: 中职数学教学 学习积极性 提高策略
  1.中职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意义
  1.1积极主动的学习是社会和时代的趋势
  当今世界国际之间的竞争实质是科技的竞争和民族素质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社会需要的是整体素质好、有特长、有个性的人才,需要的是具有良好的适应性、自主性、独立性、合作性、责任心和创造精神的人才,即人的主体性得到充分发展的人才。
  1.2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满足人文主义精神
  教育对人才的培养必须建构在弘扬人的主体性、呼唤人的主体精神的社会主流思想和时代要求的支持之下,必须实践于尊重人的本质、激励人的发展的有效教育之中,必须以树立人的自主意识与创造精神为前提,必须以掌握创新的知识与技法为基础。培养学生学习积极性是一种尊重人的本能、相信人的潜力、关注人的个性、体现鲜明时代特征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方式[1]。
  2.中职学生对数学产生厌学心理的原因分析
  2.1数学基础较弱
  数学基础薄弱一直是困扰众多中职学生学习数学的一大难题。据统计,一半以上对数学产生厌学情绪的学生都是因为从前没有打好数学基础,从而产生压抑甚至自暴自弃的心理。有些同学认为自己的数学基础差,如果得不到身边人及时的帮助,就会潜意识里给自己造成心理压力,久而久之就会丧失学习的自信,导致数学成绩越来越差,再加上一些老师或者同学的言语讽刺,学习积极性很容易受到严重挫伤[2]。
  2.2不良的社会风气
  很多报纸、杂志、影视作品等对学生产生了误导,使学生很羡慕那些因为巧妙的机遇带给自己成功人生的人物。再加上现在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客观现实,使个别学生开始崇拜金钱,认为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不如早早出去闯荡的人日子过得更好。这些现象衍生了“上学无用论”的思想,这种思想迎合了一部分学生的心理特点,也让学生找到了厌学的理由。
  3.提高中职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策略
  3.1提高教学内容的新颖性、形象性和具体性
  新颖的东西能激发人的兴趣,形象具体的东西易唤起人的情绪。强调教学内容的新颖性就是要尽量避免教学内容和形式上的格式化,要使教学过程在内容上具有新意和亮点,在教学方法上应不拘一格,使教学内容能够真正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共鸣,并使学生易于接受。保持教学内容的形象化,就应该给教学内容多增添些形象或想象的成分。课堂上恰当地运用启发式教学,结合具体的内容,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而且能很好地活跃课堂气氛。
  3.2教师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
  教师要以坦诚、信任、鼓励的态度去对待学生,用人格力量和人际关系沟通技巧去影响、感染学生,与学生建立一种相互信任、和谐的关系,这是顺利进行心理辅导的基础。制定辅导方案时,必须详细了解学生缺乏数学学习积极性的具体原因和相关因素。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巧妙地设计一些数学实际应用问题,让学生去思考、去想办法解决。对学生厌学的具体原因、发展程度进行分析、判断,与学生家长及老师反复讨论,制定出帮助学生克服厌学心理的对策。教师在适当的时候,应用心理学理论和技术,使学生的心理行为发生积极转变,使之能较好地适应学习环境,这是辅导的核心部分,适当的方法和时机是使干预有效的保证[3]。
  3.3让学生主动意识到自己的进步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时,如果是通过自己的努力求得答案,自己概括出定义、规律、法则等,那么他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就会越来越高,而所得到的知识也会更牢固。因此,只要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进步,学生就会在愉悦的情绪中产生一种渴求学习的愿望,从而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做到,该由学生自己去探索的知识,就放手让他们自己去探索;该由学生自己获取的知识,就尽量让他们自己去获取。学生在探索过程中思维受阻时,教师只作适当提示和暗示,让学生体会到所学会的知识是自己“发现”的,自己“创造”出来的,从而使其体会到自己的成功和进步。这样,学生对于通过自己的探索和思考而获得的知识,理解必然是深刻的。学生体会到探索的乐趣和成果后,将会更加主动地学习。
  4.结语
  作为教师,我们必须竭尽所能地帮助学生调动起学习的积极性。只有全体教师不断努力,才能培养学生认真的学习态度和坚强的学习毅力,使学生树立远大的人生目标。
  参考文献:
  [1]陈彬.浅谈新时代下教育的意义[J].科教文汇,2010(9).
  [2]张俊峰.略论对学生厌学情绪的探讨和解决[J].教育研究资讯,2011(12).
  [3]梅婷.浅析心理辅导在现代教学中的作用[J].教育与心理,2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