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微博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

2012-12-31 00:00:00余春阳晓曦文华丁畅
新闻世界 2012年8期


  【摘 要】在众多微博用户中,大学生因其自主参与性强、思维创新等特点成为最为活跃的群体之一。同时,大学生在参与微博信息环境构建的过程中,不免受到微博的影响。本文从大学生的生活方式、信息获取方式、行为方式参与方式以及人际交往方式的改变,阐述微博对大学生影响的具体表现。
  【关键词】微博 大学生 生活方式 行为方式
  在微博出现和迅速普及的过程中,由于其传播信息的“海量性”和传播的“即时性”等,使得大学生群体对微博这一新媒体格外青睐。微博因整合了用户的时间碎片,通过140个字让用户随时随地传播信息,对大学生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信息获取方式以及参与方式产生影响。微博碎片化的内容、符合阅读习惯的信息生产方式,使微博成为大学生生活的记录本;信息量重多、信息接受发布便捷的特点,让微博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的重要媒介之一;微直播、微求助等新功能的发展,使微博平台成了大学生参与活动的另一种渠道。
  一、生活方式的改变——大学生用微博记录生活
  当代大学生在网络信息传播的环境中成长,他们习惯并享受基于网络虚拟空间来获取信息的方式和人际交流。微博平台的出现,让“晒生活”成为了大学生的生活方式的一种。简单的语言表达、传播和发布机制的即时性,符合当前大学生“快餐化”的阅读方式和对海量信息的需求。
  微博平台的出现,让大学生并不仅仅扮演信息传播过程中的“受众”角色,而是更倾向于在保证“隐匿性”的前提下,展现自己。具体有以下的方式:1、通过文字记录;2、通过“随手拍”照片展现生活;3、用图片配以文字,对事件或者感受进行更生动的表述。随着技术的发展以及微博平台的出现,大学生表达自己的方式日趋多样化,微博俨然成了大学生的一个心情记录本,满足大学生自我表达的需要。
  手机终端和移动互联的技术支持,使大学生可以利用手机随时随地发布微博。大学生通过不超过140个字的短小的篇幅,记录平淡生活中的乐趣,并在微博平台上广泛的扩散开来,以“转发”和“评论”等其他形式与不同类型的人进行互动,获得心理上被认同的快感。正如腾讯微博的广告语所言: “与其在别处仰望,不如在这里并肩,记录身边的事情,和点点滴滴的感动,这就是我们140 字的碎语人生。”
  二、参与方式的改变——微直播与微群增强大学生的参与性
  “微直播”最早出现在2010年1月,新浪微博对《中国影响2009时尚盛典》进行了“微直播”。依托于微博平台,及时全面的展现活动的进程,“由于微博快捷的传播机制和庞大的用户基础,微直播已成为活动信息最快速的传播平台。”
  在大学校园中,社团活动、晚会、讲座等,由于场地的限制或活动互动性的需要,主办方对活动进行“微直播”,使大学生参与活动的方式发生改变。“微直播”使无法在现场的大学生通过微博了解活动的情况,同时,大学生可以发布相关话题在“微博墙”展现,以此实现“活动主办方+与会者+微博粉丝”的三方即时互动,使大学生不再处在“固执受众”的地位。“微直播”使参与的受众更广泛、互动性更强。2012年3月5日的“学雷锋纪念日”,苏州大学学子围绕着“向雷锋学习什么,自己做了什么”展开“微直播”大讨论,将线上的讨论在线下付诸实践,鼓励大学生在新时代也要学习“雷锋精神”,此事后来被媒体广泛报道。这一事例表明,“微直播”不仅改变了大学生对活动和话题的参与方式,同时也通过广泛的微博传播群体,扩大活动本身的影响力。
  “微群”也是大学生参与活动的一种方式。微群呈现点对面的组织传播的特性。如新浪微博的“北京大学学生活动”微群,主要发布北京大学校园活动、讲座等信息。学生组织借助微博,成立线上微博机构,并交由专人管理并进行推广营销。以安徽大学为例,校内八十余家社团、组织均已开通新浪、腾讯等微博,用于社内社员间的交流,以及对外的宣传。
  再以安徽大学春晖学社为例,2010年其开通新浪与腾讯微博,并根据微博用户的不同特性,腾讯微博与QQ绑定,具有一定的用户粘性,通过微群能够将社员连结在一起,无论是在信息的通知还是扩散等方面,受众指定性高,到达率高。新浪用户相对分散,且多集中于校外公益组织、媒体、以及关注公益的个人,对组织的传播与宣传将更为有利。社团中“微博专员”,针对不同的时间、受众、以及宣传的活动,选取不同图文组合的形式不失为一种提高关注率的好形式。
  三、行为方式的改变——微公益整合大学生个体力量
  在我们对合肥八所高校(中国科技大学、安徽大学、安徽农业大学、合肥师范大学、江淮学院、三联学院、新闻出版学院、新华学院)进行问卷调查的结果中,发现微博对大学生素质的培养,主要表现在综合知识显著增多、社会责任感增强、对慈善爱心事业的关注增多。与之相对应的是微公益在大学生群体中的逐渐成型与开展。
  互联网时代成长起来的“微公益”,强调的是全民参与并创造价值。它充分利用微博自上而下的大众性、迅速传播性,真正实现了平民化、草根性、常态化的公益。“微公益”更像是一种生活方式,它不仅推动了平民公益事业的发展,更传递了一种人人公益的理念。在大学中,“微公益”旨在整合大学生个体微小的力量,从线上传播落实到线下的人际传播和组织传播,将公益的力量汇聚,形成关心此公益事件的合力。例如:2012年三月,安徽大学学生微博协会通过在线上发起“微救助”,线下联合其他学生社团,短期内为罹患尿毒症的安徽大学学生龙忠燕同学募得善款88057.3元。
  “微公益”这一新兴的公益救助理念和延伸出的微博应用在当代大学生中越来越受欢迎,成为大学生表达爱心和实现价值的重要途径,体现出大学生群体对责任的理解与担当;也成为在如今红十字会等公益组织受质疑时,大学生参与公益事业新的发力点和看点。相信在一系列大学生“微公益”活动的带动和感染下,社会其他阶层也将会有新的认识,并参与其中,“微公益”将越走越远,真正成为深入人心的理念。
  四、信息获取方式的改变——大学生通过微博获取并反馈信息
  在微博时代,人人都是个性化的信息源。大学生将微博作为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原因有以下几方面:1、微博发布信息的机制简易,使大学生可以利用零散的时间随时随地获取信息,保证了微博内容的丰富性;2、各种形式的组织机构微博出现为大学生提供了丰富的信息来源;3、微博的即时互动性,“一对一” 的人际传播、“一对多”的交流特点,并且通过转载、复制等形式实现瞬间的海量信息转移。
  根据对合肥八所高校的问卷调查统计,微博平台上信息受重视程度依次为:社会热点、爱心驿站、生活资讯、时政要闻。特别是社会热点,说明大学生较关心热点问题及与自身、生活相关的事件。大学生通过微博,想要获得的也是自身感兴趣的,与个人发展、社会进步息息相关的有用信息。
  大学生选择微博作为接受信息的主要媒介,既有益处,但也不乏挑战。在当今纷繁复杂的信息环境下,在混乱的微博信息话语环境下,大学生由于好奇心以及理想化思想,对微博信息环境的构建以及微博舆论环境有自主参与性,但是大学生本身的缺陷让微博信息环境中接受的随意性和无限性对其产生消极影响——时常陷入李普曼所言的无能为力的信息困境:“在信息的海洋里,却找不到一点有用的信息。”
  五、交往方式的改变——外扩的交际圈以及交际圈同质化
  粉丝是微博中不可缺少的成员,粉丝和博主相互接受、传播信息,构成了具有独特个人色彩的交际圈。与传统交友网站不同的是,微博更倾向于向外拓展交际圈,以获得更多的信息。对于社会关系单一的大学生来说,微博人际圈有以下特点:
  1、人际圈的扩大化和同质化
  大学生在微博上通过@好友或者私信,寻找心理认同或是期盼回复,以此与亲朋好友、业界或学界人士、明星大腕、政界人物进行对话,并实现对外拓展交际范围和人际关系的目的。依据兴趣、爱好选择的关注对象,更容易引发交际的内在同质化。
  2、大学生在微博人际交往中的“沉默”
  身边人对于某一热点事件或是校园公众事件作出大致的同一反映后,大学生为了避免成为孤立的“沉默的螺旋”,选择隐藏自己内在的想法,保持沉默或是发出同样的意见。在问卷调查中,面对微博中的信息洪流,近半数同学选择只看不说,默默转发、冷静分析者占少数,而大胆发声者则更是少之又少便是很好的例证。
  3、微博制造了人际关系的假象
  2012年4月15日的《新周刊》一文指出“我们依赖科技而不是彼此,羡慕别人而看轻自己,对社会缺乏信任、对城市缺乏认同。——人类的情感需求从没变过,各种孤独却比以往喧嚣”。“微博能带来上万好友或粉丝,安全但虚拟,制造了人际关系活跃的假象,却对真情实感有侵蚀性。在多元价值观的众声喧哗之下,价值虚无成为大学生群体现实难题。”
  结语
  微博作为新兴的传播手段和信息载体,首先,在对大学生获取大量信息、参与活动、向外拓宽交际圈、记录生活方面都发挥了积极作用;其次,“微公益”等新的微博功能的运用使微博的信息力量和舆论影响不仅表现在线上,更落实到线下的实践活动,将微博用户个体的微小力量进行整合,推动整个公益事业的发展。
  然而,微博芜杂的信息环境也向大学生筛选、甄别真实信息的能力提出了挑战。微博信息传播造成了人际关系多样化假象等也是微博在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缺陷。从客观上,我们很难通过控制微博传播机制等来避免缺陷,更多的是要求当代大学生提高自己的能力,将微博作为一种技术而非一种依赖品,从而发挥微博传播的最大效益。
  参考文献
  ①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
  com/view/5102918.htm
  ②尼尔·波兹曼 著,章艳 译:《娱乐至死》,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③孙琳琳,《喧嚣的孤独》,《新周刊》,2012(6)
  ④乔文娟,《浅析微博时代公众话语权的提升》,《新闻世界》,2012(1)
  ⑤金永淼,《“微博”环境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3)
  ⑥林书兵、徐晓东,《微博客及其教育应用探析》,《电化教育研究》,2010 (3)
  (作者单位: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责编: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