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拍”:新闻摄影的关键所在

2012-12-31 00:00:00王从启
新闻世界 2012年8期


  【摘 要】读图时代,新闻图片在报纸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新闻图片往往能产生令人震撼的效果,而新闻摄影又是“抓拍”的艺术,“抓拍”是新闻摄影的关键。
  【关键词】新闻摄影 新闻图片 抓拍
  在报业和网络迅速发展的今天,如何在第一时间抓住读者的眼球,吸引读者的注意成为成功的关键。报纸的新闻图片在这方面有着无与伦比的优势,在报纸版面上,它与文字的新闻报道一起“比翼齐飞”,尤其在当今,已经进入了“读图时代”,图片新闻在诸多样式的新闻报道中,显示出不可替代的作用。图片的形象性、直观性,会在一瞬间吸引读者,传递最大的信息量。一张视觉语言丰富,构图新颖、冲击力强的图片,不仅可以活跃版面,还能在纷繁的文字稿件中吸引住读者,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图片的魅力就在于能使人惊奇、震撼,使人受到教育、感动、久久难忘……而新闻摄影又是“抓拍”的艺术,“抓拍”是新闻摄影的关键。
  一、新闻摄影中的“抓拍”
  新闻摄影是以摄影图片的形式对正在发生的事件进行的新闻报道。摄影图片是新闻摄影传播信息的主要手段,它主要依靠抓拍完成,其宗旨是说明事件,传播消息,引发影响。此外,新闻摄影一般都附有简短的文字说明,用以介绍事件发生的背景和过程等。
  “抓拍”一词是在1928年被一位名叫埃里奇·萨洛蒙的德国人提出来的。他曾是法学博士、律师、商人。40岁的时候(1926年)在出版社供职,在他42岁的时候开始摄影。创造了“小相机+现有光线+不干涉对象”即“抓拍”的摄影方法,并提出新的摄影美学观念——“向受众展示新闻现场的真实情况,表现新闻人物的现场真实形象。比影像清晰而形象呆板更具价值。”从此,抓拍这种摄影方法很快流行于世界各国。长期以来萨洛蒙的抓拍方式和记实风格一直影响着新闻报道摄影,从而成为记实和新闻摄影的重要方法。“抓拍”缘起于英文candid,译为“堪的”,所以埃里奇·萨洛蒙又被称为“堪的”派创始人。
  “抓拍”,是摄影者在不干涉被摄对象自然活动的情况下的拍摄。这既是它的概念,更是它区别于其他摄影方法的显著特征。抓拍的被摄对象应处于自然的运动状态,因为相对静止的对象是无须“抓”的。用“稍纵即逝”来形容抓拍对象的运动是再恰当不过的了。所谓运动状态,既包括跑、跳这样明显、剧烈的身体运动,也包括心理活动引起的面部及肢体的微妙变化。
  “抓拍”是实现新闻摄影瞬间精华的展现。但要把精彩瞬间固定在照片画面上,最重要的是保持被拍者客观的、自在的活动,在被拍摄对象毫无防备的情况下,抓住他们的神态、动态的关键瞬间,呈现出自然、真实的影像,不加以干涉。
  二、“抓拍”在新闻摄影中的地位和作用
  新闻摄影是对现实生活中发生的新闻事件的最佳瞬间准确而真实的记录。它不同于电影和电视上的活动形象,而是以静止的形象,即将新闻自身的形象瞬间定格在一幅画面上。被誉为“现代新闻摄影之父”的法国摄影大师卡蒂埃·布列松,1952年在他的摄影集《决定性瞬间》中提出的摄影美学观念,特指通过抓拍手段,在极短暂的几分之一秒的瞬间,将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事物加以概括,并用强有力的视觉构图表达出来。这种抓拍的“决定性瞬间”摄影思想同时也被与布列松同时代的德国摄影家埃里奇·萨洛蒙博士、英国摄影家比尔·布兰特、匈牙利著名战地摄影记者罗伯特·卡帕等摄影名家所推崇,并成为新闻摄影最有效的手段。
  所谓“决定性瞬间”,就是运动着的事物发展轨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