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媒介视野下出版文化的精品化建构

2012-12-31 00:00:00张岩
新闻世界 2012年8期


  【摘 要】数字媒介语境的延伸直接影响到出版产业的选题策划、生产运营和传播效能,这就需要适应新的历史需求,积极建构更为精品化的产业发展模型,从而全面提升出版文化的产业升级。这种建构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出版环境的精品化、出版文化内涵的精品化以及出版运营模式的精品化。
  【关键词】数字媒介 出版文化 精品意识
  图书出版产业作为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领域,面临着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发展的重要契机。同时全球数字化技术的日益普及已催生传统出版业向新的出版方式转型,数字出版物突破性的媒介特征也显露出广阔的发展空间和产业经济前景,被国内外多家新闻出版社和传媒集团所关注,并有望成为文化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这些都十分具有研究价值。
  关于电子媒介时代出版文化的发展问题已引起了学界的关注,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新的媒介传播形态对于出版生产技术所产生的影响方面,对于电子媒介所带来的出版文化的具象性转型的研究还很薄弱,缺少真正触碰到电子媒介语境下出版物生成的内质性因素。这缘于在对电子媒介产生之初的影响力考察中,研究者更多地关注新兴媒体对传统纸媒的冲击,特别是纸媒“消亡论”将二者置于对立的位置上。随着电子媒体对出版生产过程日益广泛的参与,研讨的核心问题也转向如何利用电子媒介所引领的新型出版技术和操作规范来补充传统纸媒的技术短板。这种研究思路虽然肯定了电子媒介技术对文化生产力所产生的推动价值,但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停滞于技术过渡的层面,依然将电子媒介置于文化内容的外围载体范畴,未能真正将其作为文化生产力,重观现代电子媒介为整个传播产业重新塑造的文化生态和文化秩序,积极建构新的历史语境下出版文化的精品意识。
  对于电子媒介语境下出版产业精品意识的建构应着重于可持续发展的思路,立足于对当代中国文化精神的坚守,对优秀民族文化传统的积极倡导。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尝试:
  一、出版文化环境的精品化
  随着电子媒介对社会文化影响的日益加深、对文化生产和传播过程的广泛而深入的参与,其对新世纪社会主义民族文化的历史性转型产生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电子媒介时代的到来对当下全球文化生态环境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传播媒介作为文化生存、发展的重要历史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