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纪录片的亲民路线

2012-12-31 00:00:00王君一万笑影谷月
新闻世界 2012年8期


  【摘 要】通过对时下热门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的成功原因进行分析、归类和总结,为中国纪录片的亲民路线进行定义,并且提出坚持亲民路线的方法。本文旨在探讨纪录片亲民化的发展走向,为中国纪录片发展提供建议。
  【关键字】纪录片 《舌尖上的中国》 亲民路线
  2012年的5月22日,一部以讲述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在观众的热烈响应下完美收官。这部纪录片在《魅力记录》栏目播出后就在国内掀起了一阵广泛的“美食潮”,甚至被网友诙谐地打趣为“吃货必看”,它的落幕并没有使这一热潮衰退,随之涌现出来的是更多以“舌尖上的……”为标题的“舌尖上”现象。
  一、《舌尖上的中国》亲民路线的成功
  《舌尖上的中国》的广泛影响力和号召力对作为纪录片来说是超过人们预期的,它的成功也给许多纪录片工作者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借鉴。究其成功的原因,大致有以下三点:
  1、题材定位的贴近性
  题材的准确定位对于纪录片来说至关重要,一个好的题材,既可为未来纪录片的创作选取方向,也会为之后纪录片的创造打下良好基础,《舌尖上的中国》就选取了老百姓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食”。“民以食为天”,食物是一个可以跨越种族和超脱语言的主题,而中国又是有着深厚悠久饮食文化的国家,散落在世界各个角落的中国餐馆是中国美食文化繁盛的有力证明,“中国”+“美食”的组合一经推出,首先从主题上就已一炮打响,可以这么说,找到一个好的题材,片子也就成功了一半。
  事实上,作为美食类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并非先例,在此之前,不同国家、不同类型的饮食文化纪录片不在少数,由此可见,饮食文化类纪录片在纪录片的未来市场中,还有很深的挖掘空间。《舌尖上的中国》的导演陈晓卿也表示,《舌尖上的中国》将会在年底开始拍摄第二季,届时拥有广泛群众基础的“小吃”或许会成为主角。
  2、叙事风格的轻松化
  当今社会,每个人都在忙碌生活和工作着,影视更多的是作为观众难得的休闲时光的消遣,在休闲之余看到过多教条化的东西只会让受众心生乏味,无法抓住受众的心。除了题材很重要以外,纪录片创作者所选择的创造风格以及手段同样重要。《舌尖上的中国》中,对于食材的阐述跳脱出地理或历史类的知识,而是更多的采用人物小故事串联的形式进行的,增加了纪录片的可看性。固然,饮食类的纪录片因为它题材的特殊性在情感上更容易引起受众的共鸣,但对于一部需要够得上精良标准的纪录片来说,是远远不够的。如《面条之路》这部纪录片,它是由著名的华裔美食家覃荣辉引领观众进行的一场对于面食历史发展的追溯之旅,也在社会上引起了一定的关注,却并没有像《舌尖上的中国》一样在各类媒介上引起高度讨论。
  3、“小人物”故事的有效融入
  《舌尖上的中国》每集都会根据主题以及地域性饮食文化的特点选取有特殊性的食物进行介绍,但着墨更多的却是食物的来源和做食物的人的故事,通过食物而侧面地带出地方的风土人情或是人物的特殊故事。没有过多专业性的对食物的描述,仅仅是对于制作过程的讲述并辅以食物成品的图片,就能唤起人们对于食物或是对于这份食物背后意义的一种渴求,朴实且生动。
  例如第一集“自然的馈赠”中挖藕的圣武和茂荣,浑身泥泞辛苦劳作的身影让许多生活在都市不知农作辛苦的人深刻地体会到了食物的珍贵;第二集里面大嗓门吆喝卖黄馍馍的黄国盛鲜活的形象同样也让很多人回忆起幼时巷子口买馒头会多赠送一个的老爷爷……《舌尖上的中国》一改过去纪录片给人的教条化印象,具有鲜明的亲和力色彩,又融入了不同的人物故事,又通过美食作为媒介进行有机的串联,在确保观看者或会心一笑或潸然泪下的同时也很好地彰显了人文情怀,这也许更符合大多数观众对于纪录片的一个要求,不高深,不煽情,同时,这也为中国纪录片未来的发展找到了一个新的趋势,即纪录片的平民化路线,回归人文社会,回归百姓生活。
  二、纪录片的亲民路线
  所谓的“亲民”路线,是尽可能地让纪录片在题材、风格方面进行改变,从而被更多的民众所接受,使中国的纪录片摆脱过去给人的刻板印象,做到“雅俗共赏”。
  1、纪录片亲民路线的可行性
  纪录片所谓的亲民路线并不代表对纪录片选题的限制,要求它必须在百姓日常生活的范畴内,完全围绕着百姓生活的琐事打转,而是鼓励纪录片在制作过程的各个环节更多的去进行改革,更加贴近观众心理。纪录片的种类非常之多,并不是所有纪录片都适宜这样的一种发展方向,但历史类、人文类的纪录片就可以更多的去从受众角度出发,摆脱原有的刻板制作模式。目前,社会各阶层人民的文化素质都在不断提高,怎么样能使纪录片的受众群体得到扩大,也是当前中国纪录片发展的一个主要问题,所以本文提出关于纪录片要走亲民路线的原因,就是希望可以通过对《舌尖上的中国》的成功因素进行分析,并探讨纪录片向亲民路线发展的可行性。纪录片的内容或是制作手段如果向更贴近受众心理的方向转变,用更能迎合受众口味的方式进行内容的加工,纪录片的受众群体也会相对扩大。
  2、纪录片亲民路线的必要性
  中国的纪录片不缺乏优质的代表,但却很少能引起社会民众普遍关注的,因此,中国的纪录片往往群众基础薄弱。但是留心于最近各类媒体的新闻报道就不难看出,《舌尖上的中国》已经引起了社会各阶层的讨论和追捧,这种普遍的影响力是以往纪录片所欠缺的。纪录片想要扩大受众层面,更多的是要认真考量一般百姓的价值取向、兴趣取向等,以聆听者的身份去倾听他们的需要,并制作出他们想要观看的纪录片,这对于纪录片的改革和发展都是很有必要的。
  《舌尖上的中国》其实并不是简单的对美食进行介绍,让受众了解美食后面的故事和意义,才是这部纪录片的核心思想。正如我们之前所提过的《面条之路》,同样是介绍美食,它更多的就是在正统地介绍食物的发源和制作过程,在文本语言的组织中缺乏故事性的融入,虽然并不影响此片的专业性和文化价值,却相对少了对普通百姓的吸引力,无法像《舌尖上的中国》一样引起社会上的普遍讨论,赢得广泛的群众基础。所以在制作的时候注重故事性元素的融入会使纪录片增加可观赏性,同时也是增加受众兴趣的方法。
  三、纪录片如何坚持“亲民”路线
  1、转变创作者心态
  中国目前现有的纪录片种类中,人文类纪录片占有60%的份额,因此,其实现有纪录片的内容大部分都是反映社会大众的日常生活,但此类纪录片的受众群却并不是一般大众,更多是高级知识分子阶层或是文艺工作者。美国时代华纳公司亚洲区制片人原丁谈到纪录片创作时说:“国内的纪录片创造者有一种居高临下的感觉,他们总是在教育观众什么,或是在向观众传达什么,而在美国,他们只是关注观众想知道的讯息,然后提供相应的内容,为观众服务。”这里很直接地点出了中国纪录片目前发展的瓶颈。回归本源,中国纪录片想要扩展受众群,首先应该摆正的是制作者自身的心态。
  2、严谨安排纪录片结构,注重故事性
  希拉·柯伦·伯纳德曾在《纪录片也要讲故事》一书中说过:“我们都有耐着性子观看那些毫无重点、泛泛而谈的纪录片的体验。它们可能有很好的开头,但接下来就一遍又一遍地重复开始。或者影片似乎在讲述这件事,但充满激情的结尾却是关于另一件完全不同的事。故事从现在时态开始,却突然又陷入对背景故事的叙述而难以自拔。或者是对情境和角色没有进行充分的挖掘,导致观众对影片的结果已经不再关心。”当下的许多纪录片都会让很多观众觉得呆板无味,所以纪录片在结构安排上,制作文本语言时就要努力改善这样的局面。
  在《舌尖上的中国》中,每一集一个主题,这些故事的描述在空间上是跳跃的,但它的主线十分明确,很好地将它们最终拉回原有的架构,不会没有章法,结构上安排的合理性也有利于受众更好地通过内容了解主题。而对于融入故事性的强调,是纪录片要走亲民路线的改革手段,故事性的融入是为了增强纪录片的可看性,增加受众的观看兴趣,是必不可少的。
  全面且透彻地了解受众需求,改善过去纪录片不利于拉近与受众距离的因素,在内容上亲近受众,满足受众需求,吸引更多的观众去观赏、了解纪录片是当前的纪录片工作者希望看到和做到的结果。古语云“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中国的纪录片想要发展得更好,没有民众的支持,就相当于没有牢固根基的建筑,造得再高始终是摇晃的。
  参考文献
  ①欧阳宏生:《纪录片概论》,四川大学出版社,2010:213-221
  ②希拉·柯伦·伯纳德 著,孙红云译:《纪录片也要讲故事》,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1;63
  (作者:均为广西师范学院新闻传播学院研究生)
  责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