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鸿沟”的形成及应对策略

2012-12-31 00:00:00张默
新闻世界 2012年8期


  【摘 要】本文通过对网络中存在的知沟现象进行分析,探讨网络中的知沟是如何产生的以及知沟在网络中的影响。
  【关键词】数字鸿沟 网络传播 碎片化
  进入互联网时代以后,人们沉浸于数字化传播带来的便捷中。网络传播能够改善以往信息贫乏及接收不均等现象,消除知沟。但“数字鸿沟”(digital divide 又译为“数字区隔”)这一不容乐观的事实也同时出现。“数字鸿沟”问题是国家、区域、群体之间已有的社会发展差距的一种新的表现形式,它是不可回避的“积累沟”。
  一、“知沟”理论及数字鸿沟的表现
  1、“知沟”理论的提出
  “知沟假设” (knowledge gap hypothesis)由美国明尼苏达大学蒂奇纳(P.J.Tichenor)等三位学者于1970年提出。其实质是对大众媒体普及时代信息流通的均衡性、公众获取知识的平等性提出了质疑。该假设认为:“随着大众传媒向社会传播的信息日益增长,社会经济地位高的人将比社会经济地位低的人以更快的速度获取信息,因此,这两类人之间的知沟将呈扩大而非缩小之势”。“知沟”比较接近于“知晓沟”①。
  2、数字鸿沟的表现
  数字鸿沟表现在四个方面,简称“数字鸿沟ABCD”。A(access)指互联网接入与使用渠道;B(basicskills)指数字化时代需要掌握的“信息智能”;C(content)指网上内容;D(desire)指个人上网的动机、兴趣。上述ABCD所带来的种种信息落差、知识分隔和贫富分化,是互联网发展必须应对的难题。网络的使用者与非使用者之间的区隔已成为社会分层的新维度,它对传统的社会结构正形成势不可挡的冲击。与此同时,网络传播的效果研究更是传播学界一个无法忽略的课题。鉴于此,传播理论中原有的“知沟假设”所涉及的传播过程中由社会分层形成的知识差异现象,理应成为数字鸿沟时代传播学研究的题中之意②。
  二、网络时代“知沟”现象的根源
  1、客观因素所造成的“知沟”
  (1)区域化造成的差异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内部的区域差异,城市与农村,因硬件设施的不平等与资源的缺乏,造成互联网的普及不均衡。截至2011年6月底,我国农村网民1.31亿,占27%,而农民却占我国人口基数的87.4%。(CNNIC,第2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2)经济收入
  互联网的接入需要以经济条件作保障,经济收入决定硬件能否接入互联网。富裕阶层从普及时间、普及速度以及普及率上,远超过贫困阶层。
  (3)教育程度
  统计表明:网民的普及率随着学历的增高而增高,大专以上网民普及率达84.8%,说明网络的使用能力与受教育程度紧密相关。
  2、网民与非网民之间的“知沟”
  网民无疑比非网民多了一种信息渠道,个体接触与使用媒介的总时数不可能有太大的改变,发生变化的是媒介接触习惯、信息寻求模式等。
  (1)网民上网寻求信息的目的
  青年上网的目的主要是信息获取、交流沟通、网络娱乐、商务交易(CNNIC,2009年青少年上网行为调查)。
  (2)网络在信息内容供应方面与传统媒体的差别
  目前中国的网上新闻基本是对传统媒介的整合,原创新闻只是“擦边球”,且数量很少。网络信息在内容上的无疆域性为不少网民所看重,且他们从网上获取的知识有一部分是传统媒介无法企及的。
  (3)网络在信息传播方面与传统媒体的差别
  网络传播具有信息容量大;时效性强;页面制作适合阅读以及网民即时发布评论等特点。网络信息的广泛性和快捷性,正是它深受青年网民青睐的原因③。
  3、网络议程设置不同产生的“知沟”
  网络媒体增加了人们与信息接触的机会,其营造的氛围同样影响受众的选择性记忆和理解,从而产生两方面的效果。一方面,因媒体的二次解释,增加了对复杂知识的理解,其超链接和便利性也可让网民浏览其本不感兴趣的话题,在一定程度上对数字鸿沟起到了消缓作用;但另一方面因网络媒体的自身议程设置,会影响受众对知识的理解或取舍,不同互联网媒体所倡导的形式及其议程设置的内容不同,导致了受众认知的不同,从而形成了数字鸿沟。
  4、网民自身因素产生的“知沟”
  (1)网民“碎片化”需求形成的知识差异
  网民上网的目的与诉求不一样,从而导致网民的知识构成体系不同,导致了“数字鸿沟”。
  (2)年龄结构与性别差异
  在互联网高度繁荣的今天,我国的网民年龄结构为10-19岁占26.7%,20-29岁占29.8%,30-39岁占25.7%,40-49岁占11.4%,50-59岁占4.1%(CNNIC,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调查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