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从主持人的发展趋势来看,电视节目主持人应该是采编播一体化的复合型主持人,即要具备采访、编辑、播出三方面的能力。主持人的采、编、播不同于记者、编辑、播音员,也非三者的简单相加,而是具备其独有的特点和要求。采编播一体化要求主持人不仅要具有丰富的知识和较高的文化素养,更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关键词】采编播 一体化 主持人
什么是节目主持人呢?《新闻学大辞典》的解释是:电视台中以个人的身份在摄像机前主持某个固定节目的播讲者。从主持人的发展趋势来看,电视节目主持人应该是采编播一体化的复合型主持人,即要具备采访、编辑、播出三方面的能力。同时主持人的采、编、播不同于记者、编辑、播音员,也非三者的简单相加,而是要具备其独有的特点和要求。
一、电视节目主持人采编播一体化的必要性
电视行业是一个重装备、多兵种、高技术、高投入、高消耗的行业。建立一家电视台并保证它的正常运转,需要大笔的资金投入,央视或者省级电视台应该能够承担,但地市级电视台却需要“三思而后行”,钱必须要花在刀刃上,否则就很有可能入不敷出。这就迫使地市级电视台精打细算﹑减少人力成本,控制设备采购等,争取用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回报。因此作为地市级电视台的主持人,不仅要完成播音主持的工作,而且要参与前期的一线采访报道,甚至还要进行节目后期的编辑制作,“一人多用”,这在人员﹑设备不足的情况下是一种必然趋势。或许会有人认为这不太现实,一个人怎么可以应对这么多不同的专业性很强的工作,但这种现象在很多地市级以及县级电视台是存在的,而且这种工作机制也确实为电视节目的创作以及传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主持人起源于美国的广播电视机构,产生于记者,他们不但集采编播于一身,在思维方式和节目运作中体现的也是记者意识和编辑思维。在我国,真正优秀的主持人,大多不是“单一”的播音员或司仪,而是集采、编、播于一身的复合型主持人,尽管他们的最终任务是完成节目的主持,但节目的主持是环环相扣的。现代传媒的发展观念日新月异,对人力资源的需求也不再单纯强调专业化,一专多能成为对现代传媒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从城市电视台的发展及运行机制来看,对具备采编播素质的人才实行优化配置,将大大提高电视节目从业人员的整体实力和形象,电视节目的制作也能高效有序地进行,从而减少因采、编、播分离而产生思路中断、信息误传的可能。
二、采编播一体化对主持人的要求
采编播一体化主持人除具有一般主持人的共性外,由于参与了节目从策划到播出的各个环节,还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1、鲜明的节目特征
记者在通常的采访中,为了弄清事实真相,可以不紧不慢、有条不紊的围绕事实的方方面面展开详尽的调查采访,以便从各个角度各个层面来挖掘新闻事实。主持人的采访除具备这些共同点以外,还要注意广播电视即时同步的传播特点,有时整个采访过程就是一个节目,不经过文字符号的转化加工,特别是直播节目更是无法更改,采访过程即主持过程,也是节目成型过程。所以主持人不能像记者一样可以通过闲聊进行预热过渡,他们必须出口成章,必须注意受众直接接受的特点,可见主持人的采访与节目主持是融为一体的。作为采访的执行者,“记者型主持人”更为贴切和形象。“记者型主持人”在电视新闻节目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一方面,他们是新闻事件的叙述者和参与者,带领观众进入事发地点,了解事实真相,起到一种引导和讲述的作用;另一方面,他们又对事件进行深度分析和评论,让观众能够更深入地了解事件,理解事件对社会的影响。
2、主持人的个性特征
由于不同类型的节目对主持人的要求不同,每个主持人的自身修养、阅历、性格也不同,留给受众的除了节目还包括主持人的个性特征。电视主持人首先是社会形象的象征以及公众利益的代表,在这个前提下,我们应强调主持人个性的确立,倡导主持人职业共性与特定主持人个性的统一。《新闻联播》的主持人要举止端庄、自然,其魅力在于坚实的理论功底,以及善于将情感隐藏在理性之中。作为民生栏目的主持人是“关注民生、反映民意”的代表,主持人无论是包装还是话语风格、语态气质要体现亲切、交流和平民化的特质,鲜活的语言,轻松的风格,让老百姓觉得贴近自己、贴近生活、喜闻乐见。而这些要求主持人要有在演播室外与记者相同的采访编辑能力,以及在演播室内的专业“内功”和作为支撑的文化底蕴。
3、得心应手的现场应对能力
节目主持人在播出过程中要具有“现场意识”。现场意识包括一定的临场应变和即兴发挥能力。节目主持人在节目的制作过程中遇到突如其来的情况时,由于参与了采编的全过程,在客观情况允许的情况下,要充分调动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使大脑处于高度运动和思考状态,从而做出迅速快捷的反映,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进一步发挥,使变故巧妙地朝好的方向转化。试想一下,如果采编播分离,那么主持人的临场应变和即兴发挥能力将会大打折扣。
三、采编播一体化主持人的具体实践
1、参与节目的前期策划
一档新节目的出现首先起源于节目策划,虽然岗位分工越来越专业化,但是主持类节目要想拥有更多的受众,保持旺盛的活力和人气,主持人必须积极主动的参与节目的前期策划,这也是主持人主持好节目,提高自身素质,提升节目及媒介知名度的有效方法。主持人在参与节目策划时要注重题材的选择,确定主题,思考报道形式、具体实施步骤和技巧等等。主持人的策划包括宏观策划和微观策划两个方面,宏观策划是指对节目的整体把握,包括节目的创意、定位,节目的组织与调度等。微观策划是对节目内容和形式的创意和设计。
2、对稿件的再创作
为了节目主持的需要,主持人要自己会写播讲稿、解说词、串联词等,在大多数情况下,对编辑写好的稿件也要进行必要的修改,使之更能传情达意,符合自己的身份,满足个性化表达的需要。沈力在主持《为您服务》时,她虽然不是节目的撰稿人,但每次主持节目时都非常重视文字编辑。她说“主持人应该根据栏目内容的需要,拿出自己的见解,根据自己的感受和习惯,讲自己的话,这样才有可能形成自己的风格,重复他人的稿件是很难体现出鲜明的个性色彩的。”因此,主持人应把培养自己的写作能力看作搞好主持工作必须具备的素养,把其当作自己形象塑造的重要方面来对待。
3、主持人的现场意识
如今的电视节目大都采用直播或者准直播的形式播出,这对主持人的现场掌控能力要求很高。主持人不仅要避免自己言语表达上的不当,更要做到处变不惊,保持思维的活跃,快速反应,积极应变。这就要求主持人要具备播出过程中的“现场编辑意识”,除了刚才提到的临场应变和即兴发挥能力之外,还要对摄像机拍摄下来的现场画面做到“心中有数”,尽量保证画面的完整性和可利用率,尽量减少后期剪辑的麻烦。比如说如果有时候主持人忘了观众在收看,只顾同现场的嘉宾交流,画面拍下来不但不好看,还难以剪辑。
采编播一体化对电视节目主持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必将成为今后电视节目主持人的发展方向和奋斗目标。它不仅要求主持人具有丰富的知识和较高的文化素养,更要求其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只有这样主持人才能真正做到采编播一体化,才能成为真正优秀的主持人。
(作者单位:安庆广播电视台)
责编:姚少宝
实习编辑: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