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选取了央视新闻频道《走基层·劳动者》和《劳动者之歌》各50篇新闻报道,对比二者在人物报道方式上的不同。通过分析得出在“走转改”活动下的劳动者新闻较以往的报道有很大的改进,主要表现为“三个贴近”:更贴近群众——广深化的人物选取:更贴近实际——平视化的报道角度;更贴近生活——立体化的报道内容。
【关键词】走基层 人物报道 劳动者
2011年8月9日,中宣部等五部门从新闻战线目前的形势和存在的问题出发,部署了“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推出《走基层》系列报道,强调采用“放平视角、深入探访”的报道方式,以记者的观察与体验反映基层百姓的所想所感。《走基层·劳动者》是其中的一个人物报道版块。早在2006年,中宣部就组织过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人民日报》等新闻单位推出了《劳动者之歌》专栏,目的是通过报道工作在与国家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基层一线的基层劳动者的事迹,反映全国范围内各类劳动者的工作、生活实际。这一专栏开播后一直播放劳动者报道。两者相比,在“走转改”活动的推动下央视的人物报道得到了有效的改进。
一、更贴近群众——广深化的人物选取
群众路线一直是新闻界秉持的优良传统,基层拥有最庞大的群众数量。《走基层·劳动者》的主人公都是来自最基层的人物代表,它的人物选取具有更广泛更深入的特点。首先,报道对象在全国范围内的分布和城乡分布上更广泛更均匀,尤其是城乡分布(表1、表2)。在过去的劳动者报道中,媒体在对象的选择上存在一个误区,报道中农村及偏远地区的劳动者占了近三分之二。实际上,在城市工作的基层劳动者数量不比偏远地区的少,工作环境也同样艰苦,两者的重要程度也是不能比较的。在2011年《走基层·劳动者》中城乡的比例相当,这是媒体新闻报道观念上的一大转变。它报道了城市的钟点工、搬家工、快递员、出租车司机、煎饼小商贩、高墙清洁工等工作者,这些都是日常生活最普通的劳动者,他们也是广大劳动群体中的重要一员,在某种程度上,他们是更贴近普通群众的劳动者。这样的新闻报道更容易让群众接受。
其次,选取的《劳动者之歌》的50篇劳动者报道中劳动者在新闻报道中提到获得“五一”劳动奖章、记功或其他奖项的共有8人,担任一官半职的共23人,占46%;在2011年的报道中提到获奖的只有1人,有职位在身的只有2人(见表3、表4)从劳动者的职位可以看出《走基层·劳动者》选取的报道对象更加深入基层,贴近群众,几乎都是最普通的劳动者。虽然目的都是通过报道基层工作者真实客观地反映劳动者的生活工作实际,但《劳动者之歌》更加侧重于打造典型人物,讴歌时代先进,因此它表现是个人;而在“走转改”活动下诞生的《劳动者》的目的更在于通过行业中作为代表的一两个人来展现不同社会群体的工作生活状态,最终起到平和社会心态,凝聚社会共识的作用,因此在人物选择时更需要选择最普通的,最普通往往才能代表绝大多数人。新闻往往对人物的成就进行积木式的堆砌,以打造一个光辉的人物形象,实际上是一个外表华丽实质干瘪的空壳。清华大学教授李希光曾说过:“普通人的故事是广大普通人民群众生活的缩影,其社会意义可能比某个有新闻价值的人物更有价值,他们的故事是生活更深层次的现实,是更贴近真相的社会现实。”①此次《走基层·劳动者》中的人物报道更加贴近群众,在人物的选取上有了长足的进步。
二、更贴近实际——平视化的报道视角
报道视角通常指新闻报道中记者对新闻事实的切入点或理解角度。长期以来,媒体在进行新闻报道的时候形成了俯视的习惯,而在《走基层·劳动者》系列报道中大多采用平视化的报道角度。平视要求报道视角下移,以百姓平等的心态,相同的价值去观思考问题。其中记者出镜的报道有23篇,内容是记者以一个平等的姿态与人物进行交流,而过去的报道中记者出镜的只有4篇,仅以记者面对镜头叙述的方式出现(表5)。
作为报道对象和电视受众的联系纽带,《走基层·劳动者》报道大都采用第一人称叙事的方法对整个采访过程进行记录。采访者把自己作为受众中的一员,以受众的心态去挖掘报道对象身上的新闻价值,再直叙出来。如《步班邮差 辛苦“享受”被需要》说到“我们跟随老曹去送了一趟邮件……从家里出来不久,我们就进山了,脚下的路完全是他自己踩出来的,甚至在全是乱石的山脊上,老曹也走得很轻松,而紧跟着他,对于我们来说就是一个很大的挑战。”这种第一人称报道缩短了新闻与受众的距离,使新闻更有故事性,记者不再是冷静的旁观者,而是热情的表达者。这样的报道不但具有更强的可看性,而且因其平视化的视角获得观众的信任。
叙述的画外音由亲历采访的记者直接配播,由于记者的普通话标准程度与央视主播相去甚远,因此在这些报道中不乏带有地方口音的画外音,例如在《钟点工贺宏梅:在都市里寻找幸福》这则报道中的记者带有明显的南方口音,这在中央电视台的新闻中是前所未有的。在不影响信息接受的前提下,记者带有亲身经历的叙述更让受众感觉平等且真实亲切。口语化群众化的语言与过去书面化的语言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刘云山同志在“走转改”会议上说道“要善于用普通百姓的视角观察问题,用群众乐于接受的方式阐述观点,平等交流、平易近人,防止居高临下、自说自话。要多用群众听得懂听得进的语言,多一些短话、实话、新话,少一些大话、空话、套话,让人们爱读爱听爱看,实现最佳宣传效果。”②《走基层·劳动者》的每一则报道都像是在向观众讲诉一个故事,没有过分夸张的渲染,没有脱离实际的话语,通俗易懂,亲切自然,而以往字正腔圆的播音员难免会让观众感觉严肃,产生距离感。
三、贴近生活——报道内容立体化
虽然劳动者的报道以展现人物工作为主要目标,但是一个有血有肉的鲜活的人物不是仅仅通过工作一个侧面就能够展现出来的。一直以来,人物报道强调人的回归,只有把报道对象当作一个人来进行观察、描述、评价,从各个侧面着手挖掘,才能将人物形象刻画得饱满。以往的《劳动者之歌》报道都全力报道了劳动者的工作状况,表现了他们爱岗敬业的精神和先进的工作技能,对他们的生活方面却涉及得极少(表6)。而《走基层·劳动者》中对劳动者的报道涉及他们生活中的各个方面,采访地点除劳动者的工作地点,还到劳动者的家中对他们工作之外的生活状态进行适当报道,展现其脚踏实地、乐观向上的人生价值。采访烧烤师傅沙健微时,记者去他7平米的出租房,跟随他去音乐派对表演,展现了进京务工人员对梦想的执着追求,这是对一大群北漂的追梦者生活的真实写照;采访煎饼小商贩时,记者在与她聊天的过程中,得知她的心愿是盼望儿子早点娶媳妇。很多普通劳动者也许没有伟大崇高的理想,但是他们脚踏实地地工作,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自己的子女,这也是中国广大身为父母的劳动者的心声。采访关角隧道项目工作人员时,记者采访了一对因为爱情而来的夫妻,对他们在艰苦环境下平凡但美好的爱情生活进行了描绘。这些新闻报道对人物的生活进行深入挖掘,从各个不同的侧面入手,不但丰富了报道内容,而且让报道对象得以立体化的呈现。因此《走基层·劳动者》中的人物除了具有克己奉公、爱岗敬业、工作先进等同一性,还有自己独特的个性。这些个性化、立体化的人物才能让观众喜欢并留下印象记忆。同时内容的丰富程度也决定了新闻的时长有所不同(表7)。
为了从不同的侧面塑造立体化的人物,《走基层·劳动者》还使用了大量的同期声。电视新闻报道本身就能让观众见其人、观其物,同期声又让观众闻其声,使新闻更贴近人们日常生活的经验,让观众自然而然地进入一个再创造的现实生活的世界。画外音是从记者的角度对报道对象进行描述和形容,而同期声让人物自己说话,更能反映报道对象的思想和情感,有助于观众进一步了解他们的精神风貌和内心世界,也有助于新闻人物形象的塑造。《走基层·劳动者》采用的同期声更像纪录片,报道完整地呈现了记者与劳动者交流的过程,这种有问有答的互动方式更加自然流畅,并且双方的交流是在劳动的过程中或去劳动的途中以聊天的形式自然而然地进行的,报道对象以相对接近生活的状态面对镜头,也更加真实地展现了他们的性格。而过去报道中的同期声截取的大都是劳动者一本正经地回答记者问题的片段,难免遇见采访对象表现紧张,给人以背书的感觉,这种程式化的表现稍显呆板,千篇一律,在展现报道对象个性时十分不够。
参考文献
①张桂兰,《三思典型人物报道》,[J].《青年记者》,2010(2):29-30
②《扎实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J].《中国记者》,2011(9):8-10
(作者单位:南昌广播电视台)
责编:姚少宝
实习编辑: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