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索引,最基本的解释是“将文献中具有检索意义的事项,按照一定方式有序编排起来,以供检索的工具书”。在当下信息海量、读者需求多样的背景下,我们认真思考如何“用好权威性、强化实用性、提升服务性”,寻找“索引”这条路径,针对读者认知和工作生活的现实需求,突出实用政策法规的整理归纳,横向求广度、纵向求深度,以事释理、以事找据、以事寻路,为读者提供更全面、更细致、更快速的阅读服务。
【关键词】《蚌埠日报》 索引版 内容创新
“索引版”是《蚌埠日报》2012年内容创新中具有开创意义的一次尝试。
“索引版”的创办,在全国纸质媒体中难觅先例。作为今年改版的重头戏,我们在《蚌埠日报》和《淮河晨刊》均开设了“索引版”,分单周和双周不同频率,在周五的固定版整版刊发。截至6月底,已累计刊发“索引版”37期,内容涉及百姓生活、就业创业、社会管理、服务企业等诸多方面。通过“索引版”的创办和实践,我们深切感受到,独到、细致、全面、权威的信息服务,是拉近与读者距离的现实需要,是提升党报影响力的重要载体。
一、创新是与百姓深度接触的有效途径
创新是传媒业发展变革的永恒主题。随着知识经济和网络传播时代的到来,党报作为主流媒体的“信息主渠道”的传统地位遭遇了挑战。受众不仅需要通过媒体了解时政大事,也需要媒体中获得更多与自己工作生活息息相关的资讯。如何有效增强新闻信息资源的张力?如何学习借鉴其他传媒的手段和技巧?成为摆在党报面前亟待解决的考题。
创办“索引版”的初衷,正是践行新闻战线“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的要求,积极推进内容创新,努力探索出一条贴近群众、服务读者的新路子。正如我们在“开版的话”中这样表述:立足民生、服务民生,就读者在工作生活中遇到的或需要了解的涉及政策法规、规章制度等方面的问题,通过资料整合,提供详尽的政策资讯类服务,为读者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路径。
在具体实践中,我们注重做到以下几个创新:
一是理念创新。受众获取信息的渠道日趋多元化、便捷化,但通过自身渠道搜集的信息易于碎片化,权威性和可信度也受到了一定的制约。“索引版”从百姓对政策法规的实际需求切入,横向上囊括“全过程”,纵向上涵盖“国省市”。例如,去年底蚌埠市为吸引在外人员返乡创业就业出台“孔雀计划”。配套政策涉及到人社、财税、金融等多个部门,返乡人员要全面掌握政策难度较大。“索引版”在第一时间推出《政策扶持助“孔雀”起飞》,将多个部门的政策文件汇总梳理,为读者进行全面、权威的政策解释。
二是方法创新。立足具体的新闻和事实,以事释理、以事找据、以事寻路,注重新闻由头的切入,为读者提供更全面、更细致、更快速的阅读服务。同时,借鉴网络搜索引擎的功能,注重读者针对“办事”、“求解”等具体事项,提供全覆盖的政策信息服务,力争把相关重要政策法规“一网打尽”,让读者在阅读后能够真正解疑释惑,明晰路径。
三是形式创新。在“索引版”编辑时,遵循视觉规律,科学调配版面元素,努力使版面疏朗、大气,符合读者的阅读习惯和理解信息的心理需求。注重围绕一个主题,通过新闻事例、政策背景、有问必答、政策集纳等版块详尽阐释,同时借助新闻图片、办事流程等图表语言,让读者一目了然。
二、实用是与百姓深度接触的持久纽带
读者因需求才买报读报,读者与报纸之间,客观上是一种供求关系。
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曾就上海读者“对新办报纸报道风格的要求”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加强报纸的实用性”在众多选项中位列第一。新闻实践也告诉我们,增加有用信息和增强实用性、必读性,是吸引读者、提升影响力的持久纽带。“索引版”侧重于与百姓工作生活关联度较高的政策法规的搜集和整理,具有清晰的内容定位、服务指向和目标受众。
强化服务功能,替群众跑腿,努力使“索引版”成为服务读者的“有用纸”。“索引版”从选题确立、记者采写到版面编排,始终紧扣“实用”这个关键。例如,《申请保障房,我帮您“探路”》、《拆迁了,我该怎么申请救助?》、《发生交通事故咋维权?记者帮你算个明白账》、《为买房贷款发愁,教您玩转公积金》等选题,从市民普遍关心的问题入手,详细解释相关政策规定,增强信息内容的实用性,帮助群众在办理相关事务时做到心中有数、得心应手。一些社区的工作人员给我们反馈,平常收集见报的“索引版”,用作处理群众工作的依据。
强化消化功能,为读者提供指导,努力使“索引版”成为解析政策的“明白纸”。国家和省、市每年都会颁布众多法规政策,一些政策法规专业性强,且大多有相对特定的传播渠道,普通市民如果没有专业人士的指导,难以准确掌握,也很难在工作生活中灵活运用。为让国家的政策法规切实发挥指导和引导作用,也为帮助老百姓更好地理解法规政策,“索引版”发挥“消化”功能,根据受众需求及时收集信息,并通过采访专业人士和权威部门,将政策法规进行具体化、生活化、通俗化解读。例如,去年包括蚌埠在内的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获批享受中关村相关股权和分红激励政策。省市陆续出台多个文件贯彻执行,但很多企业对这一新政策并不熟悉甚至很陌生。“索引版”及时推出《股权分红激励 将给企业带来什么》,从具体企业的具体疑问入手,梳理重点阐释背景,一问一答解释政策,绘制明晰的办理流程。不少企业负责人看到报纸后,专门打电话向编辑记者的辛勤劳动表示感谢。类似这样的选题还有《珠城户籍新政笑迎“新市民”》、《小小“专利权”,助你创事业》、《如何跨入高新技术企业“门槛”?》等。
强化引导功能,给政府传声,努力使“索引版”成为疏导情绪的“调解纸”。在现实中,政策规定的出台往往因为现实需要,围绕中心工作,做好解释和疏导工作,是我们必须肩负的职责。针对当前国内普遍存在的医患矛盾突出的现状,蚌埠市创新推行了医患纠纷大调解机制,我们迅速跟进,推出《医患纠纷,调处有“道”》,以事释理,讲清处理医患纠纷的途径和方法,帮助双方正确理解和执行政策。再如,今年以来受宏观环境的影响,微小企业发展困难重重,市政府研究制定了帮扶微小企业的具体措施。“索引版”随即推出《面对成长的烦恼,小微企业怎么办?》,直面微小企业的期待,展示政府部门的态度,详解帮扶企业的措施,坚定共度难关的信心,有力地发挥了主流媒体的作用。
三、品牌是与百姓深度接触的坚实基础
据一项权威统计,现代社会中,人们百分之九十的外部世界的资讯都是来自媒体。信息内容对受众的使用价值越大,受众的满意度和依赖感就越高。
在琳琅满目的信息产品中,党报要吸引读者注意,激发读者的阅读欲,进而培养读者的忠诚度,必须着眼于实用品格。“索引版”正是契合读者的认知和生活需求,主动适应“快读”节奏,紧扣政策法规领域,贴心服务读者。“索引版”的创办,成为我们彰显地方党报“一张报纸,两种功能”的有效途径,并逐步成为服务读者、提升影响的品牌栏目。
选题共鸣,彰显“索引版”的内容品牌。在现实中,人们接受的信息都是经过个人过滤的,个人过滤的基础就是自身关切。因此,“索引版”在选题时,紧扣普通读者普遍关心的热点和工作生活中遇到的难点,深入采访,精心梳理,向受众提供与之工作生活息息相关的实用信息。在“索引版”的诸多选题中,不乏《出了工伤事故,当事人咋维权?》、《独生子女保健费如何领取?》、《没钱请律师,法律援助帮你忙》、《亲,得大病了咋获救助看这里》、《外出就餐,先看“脸色”再吃饭》、《别再让“共维基金”睡大觉了》等与读者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话题。
信息全面,树立“索引版”的服务品牌。新闻传播源于人类社会生产的需要。为受众提供与他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信息及相应的解释分析,是新闻报道直接的服务功能。“索引版”自身定位明确,选取受众关注、需要的政策、法规这一切口,指导和帮助受众解决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例如我们先后推出的《创业就业,多方帮你搞定》、《申请保障房,我帮您“探路”》、《文化产业踏浪前行,给力举措保驾护航》、《如何跨入高新技术企业“门槛”?》、《物业管理,说“规”说“范”》、《哪些政策助力县域经济》等选题。
固定版面,强化“索引版”的形象品牌。“索引版”创办伊始,我们就明确了“两固定一错位”的原则,即固定时间、固定版面,选题错位。日报“索引版”在单周的周五A7版刊发,晨刊“索引版”在每周的B6版刊发;两者的选题角度有明显的区别,日报侧重事关经济社会发展的宏观政策解读,晨刊则侧重关系百姓日常生活的信息整理。“两固定一错位”不仅意味着服务性新闻报道成为我们日常工作的重点,同时也让受众能够方便、及时、稳定地获取服务信息,进而吸引读者、留住读者、扩大读者,有效提升“索引版”的影响力和品牌形象。
(作者:蚌埠日报社党委书记、社长)
责编: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