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本文以校园文化活动中艺术节和春游两个活动为例,阐述了在活动中渗透综合实践活动理念,从明确活动目标,引领活动价值走向;细化实施方案,体现承认儿童视角;落实过程指导,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力;挖掘文化内涵,彰显活动教育价值;改革评价方式,促进学生全员参与这五方面来说明。校园文化活动如果渗透综合实践活动理念,对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积极的情感态度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关键词: 综合实践活动 校园文化活动 科技节 艺术节
科技节、艺术节、春游等是每所学校校园文化活动的重要形式,是学生参与校园活动的主要形式,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最好途径。但这些校园节会,缺乏系统规划和总体设计,一般是在教师的安排下,组织进行各类活动,学生自主性无法体现、个体体验感受浅显,如果能在这些活动中渗透综合实践活动理念,有明确的目标和主题,就将会达到事半功倍之效。我校将“体验教育”列为三年规划中的重点项目之一,因此在设计各类校园活动时,我们尝试渗透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理念,现将学校科技节、艺术节中做法做一阐述。
一、明确活动目标,引领活动价值走向
目标是活动的灵魂,决定着活动内容的选择和评价,是实现活动宗旨的重要保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标关注发展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探究能力,增强学生对自然、社会和自我的责任感,这其实正是各种校园文化活动的核心目标。首届“小浪花”艺术节后,我们对方案进行了反思总结,认为这次的活动“知识、技能和情感”三维目标不具体清晰,操作性不强;项目负责人普遍比较辛苦,亲力亲为;部分孩子仍然无法真正参与活动……因此,学校组织综合实践活动老师和项目策划组共同协商,在原有的基础上对活动目标进行修改,最终提出第二届“小浪花”艺术节新的活动目标。
从综合实践活动理念下的活动目标来看,活动的主人就是孩子,一次活动下来,无论是特长学生,还是普通孩子,都能在艺术节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一席之地,不会歌唱,可以呐喊;不会舞蹈,可以摄影;不会演奏,可以宣传。本次艺术节中,有个学生每天帮后勤人员铺收校门口演出时的红地毯,她就找到了付出的乐趣。因此,活动目标的确定,决定了整个活动最终价值的取向。
二、细化实施方案,体现学生视角
方案是校园文化活动的蓝图,是有序、有效开展活动的基础。校园文化活动的实施需要学校资源、社会资源、家庭资源等有利于学生实践活动的各种教育资源的大整合。主负责人和项目负责人应该细化方案,包括背景分析、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场所要求、人员分工、活动评价等环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强调活动的开展要基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那我们的校园文化活动方案设计里面还有孩子的声音吗?
2011年3月份,我们进行过“对待学校艺术节、科技节,你持什么态度?”等问题的问卷调查,当时有50%以上的孩子选择“只是那些有特长的学生舞台”,这反映出许多孩子对自己能力的不自信或者说是对舞台不信任。
通过对问卷调查的研究分析,我们认为,滨小的孩子对校园文化活动是喜欢并积极参与进来的,但也提醒德育工作者,教师在活动中的表现是受学生关注的,教师要更加平等公平地参与到活动中;活动的组织要更多地基于学生视角,给每一位学生提供展示的平台,使每一位学生都有所成长。
“小浪花”科技节后,我们组织了一次针对这次活动的意见征集调查,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基于儿童视角的建议;随后我们组织了第二届“小浪花”艺术节金点子征集,老师们在活动形式和活动目标上建言献策。通过两次论坛发言,我们发现,老师着重关注怎样让更多的孩子参与到活动中,尤其是活动的项目策划人、活动形式、活动评价等。
三、落实过程指导,发挥学生自主能力
活动的实施中专任教师的作用尤为重要。专任教师在实践操作层面上负责活动各环节指导和过程的管理,是活动实施中最接近学生活动的老师,也是学校在渗透综合实践活动理念中最需要加强配置和改善的基础性条件。三年级的综合实践活动老师看到下附这张方案后,立刻把它构思为一节综合实践活动的起始课,课上让孩子们阅读方案,说说获得了哪些信息,该如何做准备工作。在与同学的交流中,孩子们从方案中知道活动的时间、地点、要求,知道怎样做才能使自己的作品更完美,知道要和同学分享。而对四年级的学生,老师照本宣科告诉他们注意事项和准备工作,学生没有积极的个体参与情感。无论是在活动过程中还是活动结束后,三年级的同学都要胜于四年级。
四、挖掘文化内涵,彰显活动教育价值
学校活动的开展应注重顶层设计,在内容开发、过程指导、活动评价上作通盘运筹,深入挖掘活动内涵,才能使孩子们在活动中有深刻的体验。
我校六年级春游是距学校约有10里路滴水岩,是最不受学生欢迎的线路,过马路,翻山岭,穿坟堆,下陡坡,对学生来说是很费体力的。经常有学生在春游感受中写道:“这是我六年来最无趣的一次春游。”针对这个情况,学校大队部设计时挖掘了这条线路的文化内涵,将六年级的春游主题定为“重温长征路”,在行进路上设好长征途中的地名;到达滴水岩顶峰的班级先朗诵《七律长征》用来激励后面的同学;参观滴水岩中共诸暨一大会议的旧址;班级红歌比赛后吃自带的“长征餐”。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上,让孩子们制订方案,预想途中的困难,同样是一次步行,后一次因为渗透了活动内涵,整个活动变得富有更深的意义。
五、改革评价方式,促进学生全员参与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关注学生活动的过程性、体验性和生成性。我们的“小浪花”活动始终贯彻“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原则,从单一评价变为多元化评价,制定多种评价方式,特别关注学生活动中的过程评价,在对传统评价方式进行改革的同时,创建富有童趣、行之有效的评价方式。
1.作品展示法。比如艺术节的手工制作活动,每个孩子的作品放在校标周围的桌子上,作品边是孩子们设计的作品介绍表格。那一天,每个孩子都参与评价,在自己认为最满意的作品旁贴上五角星,做到评奖公开、公平。学校最多的一样东西是展板,艺术节的海报、美术组的十二生肖剪纸,我们都用各种独特的方式将它们呈现在师生、家长面前。
2.才艺展现法。艺术节,我们的舞台搭到了校门口,为学生创造了近距离展现才艺的机会。一年级全体学生的葫芦丝、古筝、笛子伴奏下的国画、歌声、书法等在每天早上、放学迎送每位师生、家长。
3.奖章激励法。建立七色浪花奖章制度,学生从一到六年级的一系列校园文化活动中,由易而难分年级完成年级目标,最终达成“做我,做最好的我”这一总目标。例如一年级是“红色浪花奖章”,只要参加本年级中有关的活动,就能获得小红色浪花奖章,一学年下来,获得7个小红色浪花奖章,就能换取可佩带的红色奖章。六年下来获得六色奖章的同学在毕业典礼上可以得到校长、家长共同颁发的金色浪花奖章。
综合实践活动理念渗透下的校园文化活动,教师以参与者的身份参与学生的活动,减轻工作任务,更重要的是发展孩子们的能力。综上所述,校园文化活动如果渗透综合实践活动理念,对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积极的情感态度就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伊红.让传统校园文化活动走向课程[J].浙江教学研究,2011.
[2]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浙江省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质量标准(征求意见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