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应该积极提倡幼儿音乐教学实验方法,使用音乐欣赏教学可以尽可能地发挥对音乐的学习基础作用及辅助作用,在欣赏音乐和学习音乐技能方面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 幼儿 音乐欣赏教学 实验研究
倾听是一种带有意识并且积极留神的听,它与通常所说的“听听”不同。倾听不仅要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而且要带有自己的真情实感。倾听的态度、习惯与能力是欣赏音乐的重要基础,它也是构成积极的个性倾向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3岁之前一个正常的儿童对“倾听”有着浓厚的兴趣,由此可以获得较为丰富的倾听经验。但随年龄的增长、活动范围的扩大,可以听到的音乐较多,一旦教育没有跟上,儿童对其周围美好的旋律就会听而不闻,也就很难形成良好的倾听态度、习惯和技能。与一般儿童比较,在良好教育的影响下成长起来的儿童可以听出更多的东西。3岁儿童在进入幼儿园后通过良好教育的指引,可以自发地积极地倾听环境中的各种声音,进而能够分辨和描述这些声音。学龄前儿童对音乐的想象多是借助于歌曲的歌词、乐曲的标题、乐曲的故事情节。不同的感知者使用不同的方式来感知音乐所带来的各种情感,不同的感知者可以反映音乐的形式本身的,音乐引起的情感,音乐引起的想象联想,抑或音乐引起的理性思考。
1.幼儿音乐欣赏教学
在音乐欣赏教学的组织与实施过程中,音乐旋律贯穿于儿童一天的活动中,教师以音乐为环境和背景,并且配合旋律的讲解背景回答儿童有可能提出的问题,在儿童活动中、睡觉前、饭前给予内隐强化,为了使音乐的概括性和抽象性在儿童内隐和外显学习的相互关系中得以发展,每周可以让有音乐技能的儿童给实验班幼儿演奏他们所听和所学的乐曲。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要做到音乐欣赏及其所在的故事背景与幼儿的活动相适应。在活动中,可以播放有关景物或动物的音乐情节,在儿童饭前小朋友可以听一些乐曲或者故事,让他们可以进行充分的联想和想象;儿童午休前播放“小夜曲”、“催眠曲”等轻音乐;在儿童做游戏时播放《狮王进行曲》,小朋友可以模仿其中各种动物的形态及走路姿势,在不知不觉进行音乐记忆、音乐感知、音乐联想和音乐体验,使幼儿在不知不觉中学习感受音乐。
2.幼儿音乐欣赏教学实验
一般来讲,授课式教学过程是教师为幼儿播放与教材相配套的磁带,一般顺序是先整段听,后分段听,在逐步讲解之后再让孩子整段听,最后让孩子体会整段的音乐。这个过程其实是教师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向儿童“灌输”音乐,在这个过程中,儿童只是被动地接受教师所讲授的乐曲。实验组的教学内容与对照组所讲授的教学内容基本相同,采用同样的音乐能力测试来考查儿童,这样实验组与对照组具有可比性。
从幼儿的心理特点和学习过程的特点看,儿童只是通过自己的兴趣选择了自己喜欢的一项学习活动,但是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儿童在生理上出现疲劳状态,兴趣就发生了转移,不再对此项活动感兴趣。为此,在儿童欣赏音乐时要以作品为背景采用多手段、多方式、多渠道、持续更新的方式刺激儿童的学习兴趣。
幼儿园儿童欣赏音乐态度的变化。儿童对音乐的听觉反应能力相对提高,比如在听到《狮王进行曲》时可以感受到是描写狮子老虎。儿童对听音乐的积极性相对增加,比如老师问:“小朋友现在我们来听一段音乐好吗?”儿童回答:“太棒了!”而且他们的审美感受及审美经验不断增加,可以随着音乐做简单的动作。在下午自由活动时,老师播放音乐博览会中乌龟的行走乐,孩子们都欢悦着手舞足蹈地说:“我是乌龟爬、爬、爬。”
幼儿园儿童学习音乐动机的激发。在学习过程中,儿童需要学习的成就感。成就感可以激发儿童潜在的、积极的、强烈的学习动机,成为他们不断学习的动力。通过实验音乐培养技能技巧,激发了儿童的学习动机。学生家长说:“以前在家拉小提琴,最多可以拉10分钟,之后就不想再拉了,只有哄着他拉,可是这样学琴孩子累我也累,孩子的心也没放在拉琴上,就不想学琴了,可是已经学习了一段时间,不学又觉得可惜。在幼儿园听了音乐之后,回家后就主动拉琴,说他要好好拉,拉好了老师还让他给小朋友表演呢。”
调动儿童音乐学习兴趣。教学速度应适度,可以多次重复收听,以每次10—15分钟为宜,可以对儿童形成有效的刺激。为使音乐欣赏教学多样和丰富,要将游戏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中。皮亚杰认为,游戏是儿童在学习新的复杂的客体有效的方式。现在许多人认识到游戏在儿童学习中的重要性,游戏可以是一种积极自由的学习活动,在游戏中学习将使得儿童学习起来更加容易,配合适宜游戏的音乐背景,以音乐欣赏为基础,采取多种多样的艺术形式,儿童在学习综合艺术的同时可以在愉快的游戏活动中完成审美体验。例如:儿童在装苹果游戏时,教师播放“小苹果变奏曲”,让儿童跟着节奏游戏,游戏结束后,让儿童画出音乐形象或者请会弹“小苹果变奏曲”的儿童演奏此曲。儿童能加深对的乐曲印象和感性认识,同时在无声之中完成审美体验。
3.结语
在音乐教学中,幼儿能够深切感受到音乐所带来的美感,音乐想象和联想也更加丰富多彩,并且能够根据音乐来进行创编动作。在音乐欣赏教学中,教师的自信心得以提高,激发了需要掌握更多音乐知识的紧迫感,了解和掌握了对幼儿音乐欣赏教学的技巧,所掌握的音乐背景知识能够娴熟地传授给儿童,并给予一定的指导,将音乐欣赏教学渗透到各种音乐教学活动之中。
参考文献:
[1]郭秀燕,杨治良.内隐学习与外显学习的相互关系[J].心理学报,2002,34,(6).
[2]王亚男.学前教育课程的三种价值取向[J].兰州铁道学院学报,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