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好体育课至关重要

2012-12-31 00:00:00张海龙
考试周刊 2012年37期


  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应试教育的导向下,文化课教学成为教学的重点,而各校体育课束之高阁或敷衍了事的现象严重,导致学生对体育课产生厌学的情绪,因此,体育课如何吸引学生,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话题。体育是学校重要的教育内容之一,是学生在接受系统教育的基础上,继续提高身心素质,具有健康的身体和良好的意志品质以保证顺利学习,因为“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在“全民健身计划”的普及中,国家公布的“普通人群体质和健康标准”在逐步推行,学生应该执行相应的“体质健康标准”,并在学习期间,认真完成学业,成为身体健康、学业有成的合格人才。
  当今社会企事业单位吸收新人时,既重视他的德行操守,又看重他的健康水平;越是高、精、尖的企业越重视员工的身心健康与活力。体育就是要培养适合现代社会需求的毕业生,体育是衡量学生是否做到“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是学生经受“磨炼”和体验“成功感觉”的主要方法,是保证学生身体健康、精力充沛和顺利学习的必由之路,因而受到广泛的重视和关注。同时,体育可以满足人们身体和精神的要求,对社会生产力和社会风气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是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广泛号召。
  生命在于运动,只有持之以恒地进行体育锻炼,才能增强体质,延年益寿。要让体育的精神和学风深入人心,真正做到“终身受益”,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无愧于国家、大家及以后的小家,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俯仰于家国天下的怀抱里大展宏图。因此,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照顾全体学生,关爱特殊学生
  新课改对体育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教学中要树立新的理念,真正做到以学生发展为本,“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一切为了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每个班都有性格内向的学生、肥胖的学生、遗传因素导致缺乏运动细胞的学生、存在运动缺陷的学生。在技能要求比较高的项目练习时,他们常受到同学嘲笑,因而虽喜欢上体育课又怕遭到同学的嘲笑,久而久之,便疏远了体育活动,成了体育课上受冷落的旁观者,特别是在推进体育课改的今天,此类问题更加突出。使这些同学像其他学生一样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体育锻炼中并获得乐趣,是每个体育教师的职责和追求目标,也是新课改所要解决的问题。通过一年的教学实践,我感悟到只要教师努力关爱这些特殊学生,这个目标就一定能够实现。
  在我所担任的所有班级中就有这么一位同学人特胖个子又高,跑起步来挺费力,别说跟随队伍跑步了,而且他又是排头,他在分组练习时经常受到小组同学的批评及责骂,甚至遭到嘲笑。所以他不太爱和同学们一块活动,做练习时总是往后溜,摸底测验成绩也比较差。课后我找到他,问他为什么上课不积极活动?开始他不说,在我的启发下,他才说:“其实我很喜欢体育活动,可我长得这么胖,做起动作来很吃力,又不好看,同学们会笑话我,所以就不想动了。”根据他的想法,我诱导说:“不管谁在学习新动作时,都不可能做得很好,再说对于你,重要的是参与、体验体育活动的乐趣。练习的次数多了,动作也就好看了。老师相信你,你一定会战胜自我,找到体育活动的乐趣。”不久在练习耐久跑时,不管和其他同学有多大的差异,他始终坚持到底。久而久之,他完成了和其他同样一样的练习内容。老师的表扬,同学的鼓励给了这位同学自信、坚强。自此以后体育课上他很投入,与同学合作得也很愉快,体育成绩也有了相应的提高。
  在上课时每个人一定要克服内心的自卑心理,融入到集体的大家庭之中,不懂不会的主动请教,反复练习,同时常与同学合作、交流。总之,“在课堂上只要主动参与、积极练习,就一定能获得快乐,获得成功”。
  二、关心学生需要,激发学生兴趣
  体育教学不是一味地练体能,也不能像放牛吃草一样对学生不管不问,而是慢慢地诱导出学生对运动的兴趣,使学生乐在其中,真正地喜欢这样的上课方式,不拘谨,不放任,最重要的是,真的让学生学到东西。
  通过跟学生们聊天,我认识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很重要。因此,我总结了以下几点方法:
  1.随时观察了解学生,通过上课了解他们喜欢什么样的活动或游戏,认真钻研教材,仔细钻研教法。积极健康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学生个性和谐发展的重要条件,师生关系在体育教学活动与体育教学效果之间具有“中介”作用,多数学生更偏爱那些能够沟通师生情感的“交流型”教师。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认识到,初中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往往不爱动,针对这种情况我经常组织一些集体活动,增强他们的参与意识。比如:接力跑、跳长绳等活动,这样在教师的组织下绝大多数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练习。
  2.努力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强调师生互动。要让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进行模仿练习,例如在篮球教学时,先教完基本动作,在学生熟悉掌握动作之后,教师带领学生多打教学比赛,在比赛中检验学生学习的情况。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告诉学生只要你坚持练习,过段时间你就可以超过老师了,在这个年龄段学生都有很强的竞争意识,所以教师要充分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多积极鼓励学生,让他们更自信。
  3.创设教学情境,教之生情,授之生趣,充分发挥体育教学的感染力。情感具有感染功能,它能提高学生课堂情绪的兴奋性和对所学内容的接受性。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悉心钻研教材,充分挖掘教材的思想性、趣味性。此外,教师准确而优美的示范能给学生美的享受,学生模仿、学习的积极性必然会大大提高。
  在以后的体育教学工作中,我们一定要采用“以记促思,以思促教”的方式,每天反思一点,每天进步一点,不断在反思中成长。这样,体育课带给学生的不只是愉悦,更是心灵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