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常规课教学初探

2012-12-31 00:00:00魏文杰
考试周刊 2012年46期


  什么是常规课?用章鼎儿老师的一句话说,就是研究自己平时是怎么上的课。常规课教学研究就是研究怎样上好每一节常规课。上好常规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因为教学的根基在常规课,学生的发展也在常规课。
  下面谈谈新课程背景下小学科学常规课教学如何做到常态。
  一、常规课不求花,注重课堂教学的严谨性。
  家常便饭最养人,教学也是这样。常规课要求实而不华,教师应重视课堂教学的严谨性。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做。
  (一)课的引入要直截了当。
  很快地让学生明确知道这节课要研究的主题是什么或要解决一个什么问题。课的引入能根据教材意图、研究主题来设计,主要形式如下。
  1.复习引入。
  2.课题引入。
  3.图片引入。
  4.实验引入。
  5.生活现象引入。
  6.猜谜游戏引入。
  (二)问题设计要合理严谨。
  切忌提出的问题多而细碎或模棱两可,能根据教学目的设计科学、合理、严谨、有效的问题。教师提出的问题不可太大或带有随意性,要围绕教学目的精心设计好问题。
  (三)实验指导要细致到位。
  包括实验方案指导到位、实验方法指导到位、实验记录指导到位。
  (四)探究活动组织应有效。
  二、常规课不作秀,关注学生的发展。
  常规课首先教师要常态,即不作秀。新课程背景下的常规课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尊重学生,关注学生,真正为学生着想。
  (一)面向全体6UfYdiOKRd3bGiEnZx94nOwh/WQph1oJbyJ8Z2JqlVM=学生,关注学生动向。
  (二)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
  (三)认真倾听,循循善诱。
  倾听是一种科学素养,不仅学生要具备这样的素养,而且教师必须做到认真倾听。倾听要求做到:
  1.教师的目光必须专注忌流离不定。
  2.耐心地听完学生的表述,忌打岔。
  3.听清楚学生的真实想法,忌模棱两可。
  4.能瞬间对学生的回答作出回应,或肯定或质疑或补充,循循善诱,忌不理不睬。
  三、常规课不奢华,追求课堂教学的真实性。
  平淡才是真,常规课是朴实的。新课程背景下的常态教学,就是要从课改的精神实质出发,摒弃一切形式主义的东西,没有公开课上过滥、过繁、过度的雕琢和渲染,更没有华丽的课件,有的只是自然状态下的真实呈现,一切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结合本地区、本校教育资源条件和生源情况,教学更趋于实际,追求真实,注重实效。
  (一)发挥传统教学的优势。传统教学与网络环境下的教学相比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
  1.教学条件低投入高产出。
  2.面对面交流能更好地融洽学生与教师的关系。
  3.较重视知识的反馈与应用。
  如果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注入鲜活的血液,常规课在朴实中就会显得生动和精彩。
  (二)考虑实验器材的替代性。替代的主要目的如下。
  1.对实验器材的改进,使实验现象更加明显。
  2.用便宜的实验器材代替,降低教学成本。
  3.运用易办的类似材料达到相同的实验效果。
  实验器材的替代还要考虑校内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考虑资源共享,考虑材料的循环使用性、妥善保存和管理等问题。
  (三)让科学作业走进课堂。科学作业是学生学习成果的展示和验证,是课堂完整的真实反映,课堂内留足5分钟用来课堂小结和布置作业是需要的。常规课为达到“轻负担、高效率”,应该让科学作业走进课堂。
  四、常规课不拖堂,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常规课追求的是简单与高效,在教学中并不刻意要求去追求亮点,只要在有效的时间内能让学生掌握所学知识,获取学习方法、养成学习习惯就行了。
  (一)重构教材。合理安排课时。
  (二)提高探究活动有效性。
  (三)教学语言要精炼。
  马卡连柯曾说:“同样的教学方法,因为语言不同,就可能相差二十倍。”主要方法如下。
  1.点到为止,忌重复、啰唆。
  2.恰到好处,忌含糊不清、词不达意。
  3.一语中的,忌长篇大论、拖泥带水。
  综上所述,常规课不是随随便便、随心所欲的课,而是对教师的教学能力,知识宽度和深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常规课是基础,是根基,是一种磨炼,它的特征是真实,目标是扎实,灵魂是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