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提高财会专业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思考

2012-12-31 00:00:00袁玲
考试周刊 2012年46期


  摘 要: 毕业设计(论文)环节通过训练学生的业务工作基本技能、调查研究、论证、计算、查阅文献资料、综合分析与写作能力,以达到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去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工作问题能力的目的。作者分析本院财会专业毕业论文的现状,分析毕业设计(论文)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并提出改进建议。
  关键词: 财会专业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改进建议
  毕业设计(论文)环节是高校大学本科教育的最后一个教学环节,该环节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开放性及广泛的社会参与性。它是学生在系统掌握了基本理论及专业技术知识基础上进行的科研活动,是学生学习、研究与实践成果的全面总结,也是学习深化与升华的重要过程。通过该环节可以进一步训练学生的业务工作基本技能、调查研究、论证、计算、查阅文献资料、综合分析与写作能力,以达到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去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工作问题能力的目的。然而毕业设计(论文)是否达到了上述相应的要求呢?本文从分析我院财会专业(包括会计、财务管理两个专业)毕业论文的现状出发,分析问题及成因并提出改进建议。
  一、财会专业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现状
  教育部曾于2004年专门发出通知,要求各高校加强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加大改革力度,提高毕业设计(论文)质量。通知中规定,通过本科毕业论文,要培养大学生探求真理、强化社会意识、进行科学研究基本训练、提高综合实践能力与素质,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但是学生在做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时,存在着诸多问题,以我院会计与财务管理专业2006级本科生毕业论文为例,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选题领域严重不均。一是财务管理方向选题比例偏大。在调查的81篇毕业论文中,财务管理方向的论题58篇(占71.6%),会计选题共11篇(占13.6%),其中会计舞弊1篇、会计政策选择4篇、会计信息化6篇,财务管理领域的论题多是因为这方面的论题很难联系案例进行创新设计,基本以理论分析为主,因此造成本科生较少选择具有挑战性的题目进行研究。二是部分学生的选题过于陈旧,如“刍议我国独立董事制度”、“上市公司监事会状况探究”、“对企业财务预算管理相关问题的探讨”等论题还出现在本届毕业论文选题中。
  (二)论题过大。尽管该问题一直被作为论文选题中的重点控制项目,但在所调查的81篇论文中,仍有多篇论题过大,超出了本科生能力范围,如“股票价格变动影响因素与公众投资选择”、“公允价值计量的会计信息相关性研究”、“上市公司定向增发超额收益率实证研究”等。此外,学生选题重复性偏高,如有2篇关于内部审计风险成因对策分析,2篇关于企业负债融资的探讨,5篇关于内部控制现状及成因的分析。
  (三)论文原创性不高。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要求研究方案合理、可行,在某些方面有独到见解和创新;数据准确、可靠,有较强的实际动手能力;能密切联系专业理论及应用工作实际分析问题正确、全面,具有一定深度;对设计中所涉及的基本知识和理论问题,表述概念清楚无错误。但在调查中发现论文抄袭现象很普遍,能通过自己的思考、在老师的指导下写出原创性的学士论文的学生寥寥无几。
  (四)语言不够专业化和学术化。毕业设计论文要求结构严谨,逻辑缜密,论述层次清晰,文字流畅,但从调查情况看大多数学生达到这一要求,普遍存在的问题有语句前后不通顺、句子冗长、不使用专业化语言等。
  (五)格式不规范。尽管在整个论文写作过程中一直强调格式规范,但调查情况仍不乐观,有多篇论文存在不同程度的格式问题,主要表现在对文献的引用、标点符号的使用、图表绘制的说明、字体与大小、行间距与缩进、中英文标点等。这些问题反映出学生平时训练不够,不熟悉论文写作的基本格式标准,外语及计算机运用能力较差。
  (六)英文摘要不规范。对英文摘要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是对学生英语掌握程度的再检验。在调查中发现几乎每一篇论文的英文摘要都存在问题,很多论文的英文摘要是通过电脑翻译软件在线翻译的,语法结构、遣词造句甚至于标点都不规范,不符合专业用语。
  二、财会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现状的成因分析
  (一)毕业论文教学管理制度执行不力。虽然学校制定了从选题、文献综述、外文翻译、论文的质量、论文文本的质量等系列的规范条例,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尤其是论文答辩、论文质量监控都流于形式,学生只要写出毕业论文,经指导老师同意参加答辩,就能够顺利拿到学位。由于缺少完整的、严格的论文指导、论文评审和论文答辩的硬性制度约束,本科毕业论文对于学生能否顺利拿到学位失去了最基本的约束力,其应有的考核功能得不到真正发挥。究其原因在于缺乏严格的毕业论文的质量监控体系,仅在形式上检查论文的格式是否规范、开题报告与任务书是否符合要求、相关表格是否齐全、答辩程序是否规范等,而对真正影响论文质量的内容缺乏实质性的审核。
  (二)教师方面的因素。教师方面影响毕业论文质量的因素主要在于责任心和业务素质两方面。有些教师不重视毕业论文写作,不主动与学生联系,对论文质量不关注,从选题到学生交稿流于形式,只与学生见一两次面,其他的指导方式依靠电话或网络,这样学生毕业论文质量当然难以保证。也有部分教师本身业务素质不够,平时很少写学术论文,实践经验也较少,缺乏指导毕业论文的能力,根本无法指导学生写出高质量的毕业论文。
  (三)学生方面的因素。学生方面影响毕业论文质量的因素主要包括:第一,思想不重视。毕业论文(设计)一般都在最后一学期,此时的大学生忙于应聘就业,学生根本无暇顾及毕业论文(设计),对毕业论文(设计)往往抱着应付的态度。第二,专业写作能力差。由于平时缺乏科研能力的系统训练,导致学生一方面对学科前沿动态不了解,不能很好地选论题,即使在导师的帮助下选好论题也不知如何下笔,不会组织文章的结构,论点提出后不知如何论证与分析。另一方面,论文仅限于对现有知识的梳理与重组,重复别人的结论而没有自己的见解,内容缺乏新意,并且由于专业知识和能力的缺乏造成论文没有深度。由于缺乏基本的论文写作技能和技巧,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字组织能力较差,甚至连基本写作格式都不清楚。
  三、财会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写作改进建议
  (一)对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的重新定位。本科论文的写作过程由选题、收集资料文献综述、数据分析论文写作、编排打印、答辩等系列前后衔接的环节构成,各环节侧重考查学生的不同能力。论文的选题环节考查的是学生运用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收集资料文献综述环节考查的是学生运用调查方法和分析方法鉴别、总结和归纳的能力,数据分析、论文写作和答辩环节考查的是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组织语言文字能力,这些环节依赖于学生的学术道德、知识及方法与能力等方面的支撑。从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些环节需要全方位地、长期地学习、培养和训练,不可能在几个月时间内完成,也不可能只由一位指导老师来传授完成。因此,通过本科毕业论文考核的内容,其实已经远远超出了本科毕业论文工作阶段指导教师“教”的内容,它其实是由本科教育期间各门课程、各个教学环节共同完成的。因此,要提高本科毕业论文质量,就必须从本科教育全过程系统地考虑问题,我们不能眼睛只盯着做论文的那几个月,过分强调由本科毕业论文来承担系统培养学生研究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任务,而淡化了其他课程在培养学生能力方面的责任意识。事实上本科教育阶段的各门课程对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都是必要的,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只是对本科教育质量的一个综合性考核。
  (二)强化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过程的系统训练。财会专业毕业论文写作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能将其视为一个独立的教学环节,而割裂其与其他教学环节之间的联系。可以说,毕业论文写作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是一个“水到渠成”的过程,通过系统的科学训练可以提高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具体途径如下:第一,在专业课程的讲授过程中融入科研能力的训练。比如笔者在讲授《高级财务管理》课程时就尝试性地引入了“案例+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一方面以案例形式讲授课程内容,另一方面将重点问题通过设定任务要求学生完成。通过各模块的理论知识的讲解,让学生对该领域的学术前沿动态有一定的了解,对毕业设计(论文)的选题有一定的帮助,同时往往设定“任务”的完成也就意味着一篇针对财务领域特殊问题的小论文的完成;而且很多任务要借助于统计软件才能完成,学生的综合实践技能得到训练。第二,将毕业设计(论文)实质性地融入实践教学体系。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不同于硕博论文,应该更加强调密切联系专业理论及应用工作实际分析问题,而不应该以毕业(设计)成果对学术研究的意义来评判质量的优劣,所以,其理应纳入基于学生的“应用能力”、“分析及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而构建的“专项能力实践”、“专业综合实践”和“创新能力实践”于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具体的,专项实践模块分为基础实验和综合实验两个子模块;专业综合实践模块分为认识实习、专业实习、现场实习和毕业实习4个子模块;创新实践模块分为毕业设计和创新设计两个子模块,学生通过校内专项实践模块的训练和校外专业综合实践模块中发现的企业实践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将能力和问题循序渐进地带入毕业设计模块。学生通过接受这种系统的实践教育,可以较好地理解和掌握财务专业知识,增强财务基本技能。第三,鼓励学生进行课题研究,一方面,可以让有能力的学生参与教师负责的科研项目,另一方面,“大学生研究训练计划”、“大学生创业计划”等项目的开展也为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进行课题研究提供了可能。这两种形式的课题研究模式都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创新能力和提高会计论文写作素质。
  (三)加强毕业论文(设计)的过程管理。目前毕业论文时间设置与学生求职冲突,可考虑提前做论文,让学生在大学三年级就准备论文,促进师生充分交流,在引起学生对论文重视的同时,一定程度上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毕业论文的写作要因人而异,对于考研保研的学生,由于其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研究兴趣和文字能力,鼓励对有价值的理论问题进行一定深度的探讨、质疑与论证;对于一般学生,建议写工作研究型毕业论文,运用专业理论知识去解释、解决实际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并且鼓励学生写调查研究型论文,即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对典型案例收集第一手材料,进行整理总结,并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此外,应加强本科生导师的制度管理。对于讲师职称就可以担任本科生导师的制度应该加以改进,效仿硕士研究生导师遴选制度,建立本科生导师选拔制度。选拔包括对导师资格的认定以及师生的双向选择制度,称职的导师除应有扎实的理论基础、优秀的教学科研能力,更重要的是有对学生的责任感并能够对学生的专业学习具有正确引导能力。科学的考核标准是导师制实施的动力,对导师的考核应当具体、量化,考核结果记入档案,作为年度考核、岗位聘任、晋职晋级的重要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唐桂英,徐宏,孙咏梅.提高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实践[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4).
  [2]崔士蓬,钟恩升.高等学校毕业设计(论文)管理项目评价方案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02).
  [3]党传升,罗梅娟,吕廷杰.构建基于全面质量管理的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监控体系[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2).
  [4]刘冰花,徐莉萍.会计专业本科生、研究生实验教学:共生与互动[J].财会通讯(综合版),2008,(01).
  [5]李锋.科研训练在会计专业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中的作用探析[J].商业会计,2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