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由一种叫做“计算机”的神器所开创的Internet世界,逐步带领人类跨进第三次文明浪潮,其社会形态由工业社会发展到信息社会,人类不再以体能和机械能为主,而是以智能为主。
这种转变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很大影响。现在的中学生已经见不到很多过去的传统行业和手艺了,他们的父母或其他长辈们从被淘汰的企业下岗,他们家的传统买卖越来越难做,他们不得不更加努力学习以适应信息社会的竞争。同时,年长的老师奇怪为什么现在的男生上课时不再给女生传纸条,也没有人用教材的封面包着古龙的小说看。因为信息技术让这些怀旧的行为轻松地在一小块屏幕上实现。因此,无论从哪个方面哪个角度来考量,都有充足的理由相信:信息技术日益重要和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应该成为中学教育体系的重要一环。
一、满足中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和应用的求知欲望的必然要求。
我对“求知欲望”的认识可以用一句话概述,就是学生的学习兴趣。青少年的头脑是最开放、最灵活的,是信息技知识术最易普及,也是最容易对信息技术的应用产生强烈求知欲望的时期。科学研究已经证实:对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就能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学习的效率也是最高的。中学信息技术教育就应该以满足学生求知的欲望为支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创新思维,使兴趣转化为学习动力,促进智能发展,提高学习效率。
然而大量的调查表明,不少学生对信息技术课非常感兴趣,但是这种兴趣只是对“电脑”本身的兴趣,他们的目的在于——玩游戏、上网等,而对教师所讲授的教材上的内容却觉得枯燥无味。因此,就出现了学生喜欢上信息技术课,却不喜欢信息技术老师的现象,当然原因只有一个:老师不允许他们玩游戏、上网。针对这种教学现象,我认为不能因此否认信息技术课的重要性,不能怀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求知欲望。教师应该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等方面入手,认真研究教材、研究学生,正确引导学生,使其对“电脑”的兴趣发展为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对游戏、聊天的兴趣转化为对游戏软件、聊天软件背后的创新研发的兴趣,从而激发创造性思维,培养创新能力。
二、适应素质教育的发展方向和创新型社会的必然要求。
素质教育是一种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它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心健康等。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职能是发展人的个性,使每一位受教育者的潜能都得到充分的开发和发展。适应素质教育的发展方向,就是要破除为应试而教,为应试而学,克服“高考不考了、领导不重视了、家长不要求了”的多重障碍,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尊重学生的兴趣、天赋和努力,为他们实现自身潜能、发挥自身优势、实现人的个性创造更多有利条件。
苹果公司的产品Iphone,除了产品的设计和核心技术的研发,其大部分器件是外包给其他供货商的。值得“骄傲”的是大部分苹果产品是由一家著名的中国台湾厂商在中国内地的工厂代工组装的。据测算,苹果公司从一部Iphone中获得了约100美元利润,欧美和日韩等其他制造企业获得了8美元利润,而中国公司和劳动者只得到了不到2美元的报酬。真所谓:美元留给他们,光荣属于我们。如何实现美元与光荣兼得呢?就要坚持“科教兴国”,坚持创建创新型社会。青少年是为未来创新社会的主体,信息技术是未来社会创新的源动力,中学信息技术教育必须成为重要平台和载体。
三、做好为高等教育储备和输送信息技术人才等基础性工作的必然要求。
事实上,对计算机和信息技术天赋异秉的学生一直存在着。他们有的对硬件有着发烧友级的热爱,有的陶醉于“0和1”数字世界,有的爱动漫和虚拟世界里的一切胜于现实世界。当然,我们绝对不鼓励,还要尽量杜绝青少年沉迷网络、沉迷虚幻世界。我只是想说,中国的盖茨、乔布斯、埃里克森、扎克伯格们或许就存在于他们之中。与此同时,我国存在着高等教育和整个社会对信息技术人才的大量需求与信息技术人才供应不足、流失严重的矛盾。中学信息技术教育作为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作为普及基础知识,发现、储备和输送信息技术人才的重要渠道,有责任发挥重要作用、承担重大使命。
综上所述,中学信息技术教育是满足青少年求知欲望,实现好、维护好素质教育的发展方向,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创新型社会建设的必然要求,承担着为高等教育、为社会发现、培养、储备和输送创新型人才的重要责任。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和老师必须重视计算机和信息技术教育,使之切实成为中学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