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数学教学中要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2012-12-31 00:00:00唐万丰
考试周刊 2012年46期


  摘 要: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的方向,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点。新世纪的数学教师应该依据数学学科的特点,找出创新教育突破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 中学数学教学 创新教育 创新意识 创新能力
  《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应重视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创新意识,以及科学精神的培养。”为此,教师应具备明晰而深刻的创新教学理念,具有创新的精神和不断进取的精神。在教学过程要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思维为核心”的教学思想,尊重学生的人格及创造精神,把教学的重点和立足点转移到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上来,引导学生想学、会学、善学。
  一、创设和谐的学习情境,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
  给学生创设一个和谐的学习情境是培养学生数学创新能力的前提。我们可以让学生先学,老师后教,以教促学。让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启发提示,以启促思,给学生提供有利于创造的学习环境,为每个学生提供自由思想的空间,让学生大胆地想象,甚至可以异想天开。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多边活动过程。只有互助互动合作,才能体现学生的创新意识,所以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是激发学生参与创新意识的前提,也是活跃学生创新思维的前提。因此,教师应以良好的情绪感染学生,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平易近人和良好的个人素质,使学生以良好的心态主动参与课堂学习。教师应多给学生“赞美”和“关爱”,从细微的动作和一句句赞语入手,缩短师生间的距离。另外,教师要营造宽松、民主的教学气氛,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让学生的数学思想具有广泛性、创新性,多让学生动手参与和尝试,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使学生不断地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树立良好的自信心,培养非智力因素,从而产生数学创新意识的源泉。
  二、科学合理划分小组,促进学生合作交流。
  学生自主学习、探究活动、合作交流是数学课堂学习的主要形式,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所以数学学习活动不宜以个人为单位进行,应分组进行,把全班同学按学习能力、组织能力、性格特点、地域差异等方面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每组4—6人,组内的角色分工要明确,要注意发挥每个学生在探究活动中的作用,不能由少数学生包办代替。这样做既能使每个学生都得到机会均等的全面练习,又能充分体现分工与协作。同时,初中学生多数具有好奇和争强好胜的心理特征,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竞赛、比赛,以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努力创设问题情境,不断激发学习动机。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指出:思维自惊奇和疑问开始。既然思维活跃于疑问的交叉点,那教师就要做学生思维创造的引发者,把培养学生创造思维植根于所设的问题情境之中,精心设计,敏于捕捉,巧于引发。任何唯恐学生不能消化吸收而把食物嚼碎喂学生的做法,只会使学生的思维处于窒息的状态。所以教学设问要放在学生跳起来够得着的“最近发展区”,在学生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让学生跳起来摘果子。学生能探索得出的让学生自己得出,决不能包办代替,学生能独立解答的,决不能暗示,这样学生的思维才能得以发展。疑问、矛盾、问题是思维的“启发剂”,它能使学生求知欲由潜伏状态转入活跃状态,有力地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开启学生思维器官的钥匙。
  四、训练学生发散思维,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发散性思维是从所给的原信息中产生的不同方向的新信息,在教学中表现为由同一信息来源产生各种不同形式的输出,使思考者能从各种设想出发,不拘于一个途径,不局限于既定的理解,尽可能地做合乎条件的多种解答,其主要功能是求异创新,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要有意设计一些没有固定答案的开放型题目,引导学生一题多解,使学生的思维善于多方向、多角度衍射,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从课堂教学效果来看,我的学生特别喜欢参与开放型题目的探讨,思维相当活跃,兴致很高。
  五、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让学生多观察——数学虽不能让学生直接观察实验情况进而得出结论,但数学概念的概括和抽象,数学定理公式的发现和推导,以及数学问题的解答论证,都可以让学生多加以观察。
  让学生多猜想——教师要教会学生通过对特例分析,归纳出一般性规律,作出猜想;通过比较、概括,得到猜想;通过从宏观估算,先有猜想,再有严密数学证明。这样既教猜想又教证明,激励学生猜想欲望,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也是生动活泼,充满激情,并富含道理的一门学科。
  让学生多讨论——课堂教学中,教师的置疑可讨论、设问可讨论,问题如何解决也可讨论。通过讨论,学生可以充分发表见解,达到交流进而共同提高的目标。而除此之外,在教学中尽量让学生多练习、多提问、多板演等能够增加学生参与的机会,以此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总之,教师在教学中要拓展学生思维的空间,让学生的学习不拘泥于课本和教室有限空间的约束,培养其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正如牛顿所说:“没有大胆的猜想就做不出伟大的发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我们应该在平时的教学中不断探索,与时俱进,开拓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