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文言文是我国悠久灿烂的文化遗产,古老经典的文言文作品,能够加深学生的文化底蕴,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但是,文言文离现代生活的语言环境已经非常遥远,其理解难度很大。因此,在初中文言文教学中,必须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与初中生的实际相结合,想方设法地降低文言文的认知理解难度,增强文言文教学对学生的吸引力。
关键词: 初中语文课程 文言文 教学方法
文言文是初中语文中非常重要的内容之一。文言文教学是学生接受传统文化教育,受到古典文化熏陶,提升语文素养,提高文学修养,增加语文积累的重要途径。结合文言文的特殊性及初中生的实际情况,笔者就初中文言文教学方法与广大同行朋友进行探讨。
一、创新文言文诵读方式,激发学生的诵读热情。
对文言文进行诵读,能够夯实文言文的知识基础。通过反复诵读,能够加深对文章词句的理解,积累经典的词句,丰富语言词汇,体会到文章表达的感情,明白其中的深刻内涵,感受到文言文所具有的独特文化魅力,提高学生文言文学习的兴趣。
(一)配乐朗读经典佳作,激发文言文诵读兴趣。
对于初中教材中的文言文经典篇目,诸如《岳阳楼记》、《爱莲说》等文辞兼美的传世名篇,可以采用配乐朗诵的形式。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播放朗诵影像课件,以古典、高雅的名曲为背景音乐,通过配乐诵读的形式展示给学生,营造与课文已经相符合的氛围,对学生的感官系统进行强烈的刺激,促使学生认真地进行聆听、想象、联想,有利于学生体会文章的韵味,增强学生在文言文方面的语感。
(二)采用各种方式诵读,确保诵读的灵活性。
一是采用男女生对读,通过男声部与女生部的配合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诵读热情,当男生(女生)诵读时,女生(男生)可以边听边读,更加容易发现诵读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倾听习惯。二是采用小组竞赛读。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先在组中进行选拔,每个成员读过后,其他成员进行打分评价,最后推荐读得最好的同学作为小组代表,参与全班诵读比赛。在这种以小组为单位的竞赛活动中,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通过饱含感情的诵读表演,能够让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细细品味到对语调、语速等诵读细节的巧妙处理,感受到文言经典作品带来的独特的美的感受。各个小组成员相互帮助,相互协作,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团队精神。通过诵读竞赛,学生能够丰富文言知识积累,不断提升语文素养。
二、充分发挥多媒体优势,降低文言文学习难度。
随着现代教学技术的不断更新,多媒体已成为主要的辅助手段被广泛地运用于教育教学中,受到了广泛好评。在初中文言文教学中,可以积极借助多媒体的优势,使其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一是利用多媒体课件中视频或音频播放的特殊优势,用色彩鲜明的画面将文言文中的情景再现出来,创设高仿真的课文情境,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这种创设情境的方式,能够跨越时空距离,突破时空的局限性。
三、传授文言文阅读方法,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
第一,三看、两查、两问,理解文言文大概意思。文言文与现代白话文有很大的差别,学生的文言文理解能力较弱。因此,在进行文言文教学时,必须注重让学生掌握理解文言文主要内容的基本方法,从而提升文言文理解能力。传授理解方法,促进学生自主理解能力的提升。在文言文理解方法的传授方面,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做到“三看”。一看课文,二看注释,三看资料。在实际学习过程中,可以将这几种方式结合起来看,通过看课文明白大意,借助注释,进一步理解课文,再结合资料,能够更加全面地理解课文的意思。二是做到“两查两问”。两查是指:通过查工具书和上网查询,进一步理解课文,扫除理解方面的障碍。两问是指:在学习过程中,要勤于向老师问,向同学问,通过师生沟通、生生沟通等方式,弄清文言文课文的具体意思。
第二,小组合作探究,全面理解文言文词义。对于特别难理解的字、词或义项过多的词,教师可让学生讨论,让学生对课文中的实词、虚词进行探究理解。如可结成四人小组,每人一句或一段,其他同学加以补充,这样的练习涉及面广,每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也可以按照事先编好的组别,按次序轮换,完成课文的翻译。
第三,不断归纳总结,形成知识脉络。学生文言知识的积累,尤其对重要的通假字、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实词和虚词的理解,要让学生学会归纳和总结,认真做好笔记,以备考试前复习。
三、结语。
文言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因此,我们应该想方设法创新文言文的教学方法,创新文言文诵读方式,激发学生的诵读热情,通过配乐朗读经典佳作,激发文言文诵读兴趣,确保诵读的灵活性,充分发挥多媒体优势,降低文言文学习难度,传授理解文言文的方法,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张海莲.谈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法[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1,(10).
[2]吴洪雷.放飞文言文的课堂——小议初中文言文的几种教学方式[J].科技创新导报,2011,(36).
[3]庞句线.初中文言文教学的“病症”及“疗法”[J].新语文学习(教师版),2008,(03).
[4]曾乐.让文言文教学缀满个性的花朵[J].当代教育论坛(教学研究),20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