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是人脑对事物与人的需要、观点的反映。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人的情感是对客观事物所持态度的体验。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是指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育者根据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理论,针对语文教材实际,凭借各种教学手段来激发和培养学生积极的社会情感。
一
为什么要在语文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呢?
人是认知与感情合一的高级动物,一刻也不能没有感情。这也是人与动物之间最大的区别,离开了感情需要,人就不能生存,“哀莫大于心死”就是明证。人是多种感情的融合体,缺少感情的滋养,人就不能健康地成长。在语文教学中,情感是非常重要的。知识传递伴随着浓烈的情感才能达于学生的心胸,也只有饱含“感情的知识”,学生才乐于接受、理解、记忆和运用。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注重情感教育,归还人类最美好的东西——感情,让教学充满爱,让教育对象在爱中学习,在爱中茁壮成长。“用情感来激发人,好像磁力吸铁一般,有多大分量的磁,便引多大分量的铁,丝毫容不得躲闪。所以感情这东西,可以说是一种催眠术,是人类一切动作的原动力”。在语文教学中,就要用情感来激发人,促使学生在强烈的感情氛围中自奋其力,自致其知,陶冶情操,使他们的心灵达到高尚的境界。
二
然而不容乐观的是,在语文教学研讨中,认为语文教学费时费力、效果差的观点仍然普遍。当然,影响教学质量的各种因素很多,在此不再赘述。语文教学作为语言教学的一个过程,同时也是一个情感交流的过程。教学中如果正确把握情感教育,既可以帮助塑造学生良好的品行,又可以激发学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一)师生平等交流沟通,营造轻松愉快、民主和谐的教育教学氛围。
良好的教学过程是师生相互沟通、相互交流从而增进师生情感交融,促进学生学习能力提高的过程。教学中应树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和谐轻松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对老师产生信任感、亲近感产、亲切感。教师可轻松愉快地通过语文教学上的艺术性、形象性、趣味性揭示语文教材本身的魅力,达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用细微的身教体现情感教育。
老师健康热情、开朗的形象是进行情感教育的先决条件。教师教育学生不仅要靠口耳相传,更要注意言传身教。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来说都具有很强的感染性。试想一位整天死气沉沉、板着一副面孔的教师,学生怎么可能接近你,更不必说让他们和你一起走入课堂内容,积极思考和解答问题;一位整天心不在焉的老师,把本职工作当做苦差事来应付,学生更不可能与你身心交融,不可能让学生以主动进取的心态去投入学习中。每当我步入学校走进教室,心中油然而生的是一种责任感和神圣感,发自内心地自觉遵循职业道德规范,一丝不苟地教读每一个音节,讲解每一个知识点,耐心细致地解答每一个疑难问题;自始至终热情饱满,从而不知不觉地感染着每一个学生,鼓舞着每一个学生。在细微的言行中全身心地投入情感,在我的课堂中师生间和谐相处,在这种教学氛围中,教学成绩逐年上升。
(三)用无私的爱心进行情感教学。
心理学认为,人的情感与认识过程是紧密联系的,任何认知活动都伴随着一定的情感,又都在情感的动力影响下进行的。教师的情感不仅影响着自己的教学思路,更对学生的感知、记忆、思维、想象等认识活动产生重要的作用。
“耐心即是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我非常赞同这个观点。情感教育必须以“爱”为核心。在语文教学中,整个班级学生的成绩参差不齐,这是许多教师都不可回避的一个现实。教师的爱心不仅体现在优秀学生身上,更要倾注在学习困难的“学困生”身上。
情感沟通是教学的重要前提,师生情感一致时,双方易形成默契,所谓“心有灵犀一点通”;情感有隔阂,学生就会产生抵触心理,影响教学的顺利进行。因此情感是教学语言极为重要的因素,它直接影响学生情感变化,影响学生对教学信息的认知和理解。积极的情感性言语能使学生在一种情绪的感染中全神贯注地接受教学信息,它像纽带一样把教师、教学内容和学生有机地联结起来。
(四)创设情境,激发情感。
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如果能以灵活多变、新颖独特的导入语,或是有意识地创设一些能引起学生精神活跃的问题,把学生带入新鲜的情境中,就很容易拨动学生的心弦,激发学生的情感。有一位教师讲《变色龙》时,首先说:“今天我们来学习《变色龙》,变色龙是一种什么样的动物?”接着又问:“这篇课文就是写这种动物吧?”学生回答:“不是,是写人的。”老师又说:“既然是写人的,为什么要用‘虫’来命名呢?这个名字真令人费解!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学习课文吧!”教师这样明知故问,就极大限度地刺激了学生大脑的兴奋点,让学生以饱满的情绪进入课文的学习。教师创设的这种情境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获取知识,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五)在教学之外扩展情感教育。
情感教育重在教学中的全过程,但课堂上师生交流时间毕竟有限。个体的情感教育不易进行。因此,课外的情感投入至关重要。通过与学生或者学生家长的共同交流,常常产生出乎意料的效果。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语文课程要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由此可以看出中学语文进行情感教育是我们教学的一个重点。就现在我们使用的中学语文教材来看,也的确是“文情并茂”,蕴含着大量的情感因素:有对热爱祖国、忠于人民的赤子之心,对事业孜孜以求、对理想的无限执著;这里有朋友间的莫逆之交、手足之谊;有缠绵悱恻、刻骨铭心男女之爱;这里有慷慨激昂、英雄虎胆的豪放;柔肠百结、催人泪下的凄婉……这些都为语文教师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道出了情感教育的真正意义所在。教师是学生灵魂的工程师,这就要求我们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用富于激情的语言,激起学生积极美好的情感体验,从而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