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引导学生进行积累和梳理

2012-12-31 00:00:00赵萍
考试周刊 2012年46期


  现如今,语文老师越来越觉得学生难教,抱怨学生回答问题时,词不达意。特别是作文时,学生语言贫乏,找不到好的句子来描述自己的想法,不知道作文该怎么写。这都是因为学生积累知识少造成的。
  学会积累与梳理是学生的发展要求,但是现实中存在许多问题。比如学生的底子薄弱,或者边学边忘,学过的东西运用起来不能得心应手,等等。语文的学习过程就是一个不断积累、梳理的过程,积累和梳理是语文学习中必须养成的习惯。
  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训练,让学生打好扎实的语文基础。教师应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注重听说读写之间的有机联系,加强教学内容的整合,统筹安排教学活动,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课标明确指出初中教学应该注重积累和梳理,这是形成语文素养的一个极重要的途径。同时养成这样的一种习惯也是学生能够终身学习终身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
  一
  语文积累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显形积累,是事实性的、知识性的。它包括字词句篇等语言材料、知识、素材、典型的语言运用案例,包括用得精彩巧妙的实例,有代表性的错误用例和语言修改范例,通过运用、积累成为自己的“语言库”。二是隐性积累,包括思想的积累、方法的积累、情感的体验、生活的经验、方法的积累等。
  语文积累要有长期性,不能急功近利,语文学习是一个很广泛的概念我们不能单单通过盯着教材的要求或几篇课文的背诵来积累语文能力,这是肯定不行的。积累的面要广,形式要多样。积累不但要有课内,还要有课外。最主要的是不能单靠老师课堂上的讲解,而是要靠学生自主积累。
  怎么样才能学好语文?语文学习到底需要积累什么?
  我觉得学好语文,首先头脑中要有一个“语言库”,“库”中要有字、词、句、篇。即原材料积累,怎么做到这些呢?主要是通过诵读、阅读,以及运用。
  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进行积累和梳理,指导学生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和习惯。我在教学中是这样做的。
  (一)兴趣爱好方面的积累。
  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开展积累。把搜集的资料分门别类,做目录,摘抄在笔记本上。
  (二)语文教材方面的积累。
  在实际教学中,我要求学生根据不同学习阶段,所涉及的各方面的语文知识,进行有效的积累。这里包括好词好句、古代诗文、名人名言、故事与典故、涉及的语文常识、文学常识等。具体做法如下:
  方法一:诵读。记诵是有效的积累方法。典范的语言材料,包括古今诗文名篇,名言警句等,必须记诵。正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通过记诵大量古今中外名篇美文,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方法二:做笔记、记卡片、剪报纸。老师帮助学生分类归纳,指导学生利用做笔记、记卡片、剪报纸的方法进行积累。
  方法三:测试。测试也是一种较好的积累、梳理的方法。是对所学知识进行专项的整合,帮助学生在头脑中构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具体做法是运用默写本进行听写,错的在书上标出,反复默写。
  (三)随笔写作方面的积累。
  随笔写作是在阅读的基础上,开展的一项学习语文的活动,是和读书笔记并行的两个行为,读书笔记以吸收为主,突出积累;随笔则以运用为主,突出写作。学生在读书中获得的写作灵感、写作技巧、美丽情感、精彩词句等,如在写作灵感的冲击下,用随笔的方式展现出来,就有一种阅读的成就感。这样,日积月累,集腋成裘,学生的写作水平肯定会有较大幅度的提升。
  (四)引领学生重视对隐性知识的积累。
  所谓隐形知识,主要是指生活的经验、情感的体验、思想文化等。
  二
  学会了积累,还要对知识进行梳理。梳理不只是知识条文的识记、死记硬背。而是让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有了长期的积累以后,自己有的时候可以按科学规律去对其进行梳理。有时候还要根据自己的需要,他是学生对知识的一种感觉,他通过自己的归类、分析、整理,使它条理化,系统化,形成一种新认识。
  梳理可以说是探究学习的方法,比如在综合性学习《古诗苑漫步》中,可以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可以按照作者、历史年代、作品风格等,分成不同的小组进行整理、分类。学生根据自己的创意,设计封面、封面语,编成一本书。请各个组把自己整理的结果汇报一下,进行交流。这里又体现出合作学习。最后老师把他们组织起来梳理一遍,这就成了复习古诗文一个很好的资料,更是集体的学习成果。
  利用分小组学习的方法,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最后汇总,形成一个结论性的东西。其实梳理积累已经演变成了一个再积累的过程,这个再积累的过程就是让学生自己去学会学习。梳理一定要让学生自己去梳,自己去理。这样才是最有用的。不光是获得了知识,同时也获得了能力。
  要学好语文,就是要让学生养成一种主动积累的习惯,并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积累、梳理,不断地丰富阅历,不断地丰富知识,等等。这个习惯的养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也是一个必要的过程。一旦养成习惯,就会对我们的学习有很大帮助。
  总之,教师要不断指导学生积累和梳理,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积累和梳理的良好习惯。不能越俎代庖,教师要注重方法的归纳,不能搞成大量的操作,不能泛而无序,乱而无章,引导学生对具体语言材料、素材、规则、方法等观察归类,不宜搞成学科知识条目识记,从而让学生在学习中得到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