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作为最重要、最常用的一种熟语,是人们长期使用凝固下来的组词,以其凝练性及典故性成为中华文化的一朵奇葩,是中国几千年来劳动人民的智慧的结晶,彰显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特别是近十年来,中考语文和高考语文一直没有间断过对熟语识记、辨析、运用的考查,尤其是成语。能否正确地分析、辨别、判断和选择成语是中考和高考语文考试中检测学生对语言知识的掌握是否牢固、运用语言的能力高低的一个重要方式。成语在国家教育部的考试中受到如此重视,笔者感到十分欣慰。但是,万事都有其两面性,在教学与日常生活中,在对成语的使用过程中,一些人由于不能正确理解成语的各个义项,存在明显的成语误用现象与错用现象。这对于我们吸收和借鉴优秀文化有很大的阻碍。鉴于以上种种情况,笔者一方面想通过对“不名一文”和“七月流火”成语的辨析加深读者对这两个误用率和错用率相对较高的成语的理解,另一方面想借此增强人们正确使用成语的意识。
一、“一文不名”析
“一文不名”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佞幸列传》:“竟不得名一钱,寄死人家。”这说的是佞臣邓通的故事,汉文帝有一次做梦梦到升天,想而不得,就在这个时候一个黄头郎在后面推了他一把,终于如愿,汉文帝以之为贵人。回头看去,不见其庐山真面目,只看见一黄头郎,背后打了一结。梦醒后,在苍池的渐台,看到了一个与梦中相似的贵人,招来觐见,此人即为邓通。从《史记》的记载中,我们看到的邓通其实没有什么经世之才,为了在官场中保存自身,邓通只能独自善其身谄媚汉文帝。一次汉文帝让人给邓通算一命,曰“当贫饿死”,为他寄托他人而活埋下了伏笔。然后汉文帝赏赐了他一座铜山,于是邓通开始自己铸造钱币,成为“邓氏钱”,邓氏富可敌国。汉文帝生了一个疮,邓通谄媚之极,竟然为汉文帝吮吸脓血,汉文帝感慨曰:“天下谁最爱我者乎?”邓通为巴结太子,直呼太子,结果太子面见皇帝时,面有难色地为父皇吮吸脓血,相比邓通而不如,于是汉景帝心生嫉妒。(话说:伴君如伴虎。)等到景帝即位,邓通被罢免。随后邓通被告发,家产充公,仍欠国家几亿债务。邓通贫困无所依,多亏馆陶救济。又因为邓通只要有钱就要还国债,最后馆陶公主只能让下人借给他一些衣物和钱,所以邓通不能占有一文钱,穷困至极,寄食在别人家直到死去。这就是成语“一文不名”的由来。由此有了“不占有一文钱,形容极度贫困”的意思。
我们日常往往把“不名一文”与”一文不值”相混淆。下面结合日常生活的例子谈谈误用的现象,而且此误用的事例是俯拾皆是的。
(1)据悉,首批作品中不乏稀有罕见的珍品,也有一些不名一文的赝品,届时,金陵晚报将与读者分享藏品主人的收藏经历和专家鉴定意见。(网易.新闻中心)
(2)比如,一个人拿到一大专文凭,就以为是知识分子,不愿待在市民圈子里“怀才不遇”了,想方设法钻进文化部门谋个差事。殊不知那张令市民圈里刮目相看的文凭,在文化部门却一文不名,那里面遍布硕士、博士一类“正规军”。(新华网.警英论坛.工作中的”高处”与”低处”2012.5.22)
(3)既然价值判断只和每个人的价值观有关,在一些人眼里一文不名的东西,却极有可能是另一些人眼中异常珍贵。(人民网.“穷得只剩下证书”的现代版“孔乙己”2012.5.18)
如前所述,在日常生活中这种成语误用的现象是常见的。从上面的举例中我们可以发现,在日常使用“一文不名”的时候往往把它与“一文不值”相混淆。
下面对“一文不名”和“一文不值”进行辨析。“一文不名”在上文说过,“名”是“占有”的意思,意思是一文钱也不能拥有,形容人极度贫困。而“一文不值”的“值”是没有价值的意思,形容没有价值,也形容人的地位低,不能得到人的尊敬。这两个词词义不相同,之所以容易混用,大概是因为它们的外在形式的相似性太高,仅有一字之差。而辨析这两个成语的关键恰恰就在于这“一字之差”,即把握这两个成语的关键就在于正确把握“名”和“值”的意思。上述三个例子就是由于没有弄清楚“名”和“值”的各自含义,才导致张冠李戴的现象。而在信息网络资源极度丰富的当今社会,此种误用现象很容易混淆,所以我们要树立正确使用成语的观念。
二、“七月流火”析
在日常生活中,往往会听到人们用“七月流火”形容天气炎热。特别是在这炎炎夏日到来之际,在各大网页,报纸上充斥着望文生义的“七月流火”。比如:
(1)前两天是暑假开始的首个双休日,7月3号在无锡的各个车站发现,人流中学生流交织着外出旅行流,还有一些趁着假期来无锡找工作的,“七月流火”原本说的是天气炎热,如今用来形容出行的人流也很贴切。(太湖明珠网.2011.7.4)
(2)7月22日,想来那故土上正是七月流火,暑气炎炎,然而南半球这一天的“节气”,却是大寒。(搜狐.《节气的疑惑》.2012.2.25)
(3)俗话说:“七月流火”,刚一出梅便迎高温,这让社区里的老人不甚其苦。7月7日一早。4辆金黄色挂着省级文明顶灯的出租车排队开到了葵巷社区居委会的大门口,佩戴“春之星车队”,“金阳光车队”绶带的的哥们从车上搬下了饮料,花露水,驱蚊水,毛巾等防暑用品,为老人们送去清凉和关爱。(杭报在线.《七月流火的哥送清凉进社区.2010.07.07》)
“七月流火”这一成语语本《诗经·豳风·七月》:“七月流火,九月授衣。”其意思是每当农历七月黄昏,一颗名为“火”的大火星出现在天边的时候,天气开始转凉。首先这其中的“七月”,并非我们现在公历的七月,了解具体时间会使我们对其中的节气关系的理解更加深刻,“七月”指的是夏历七月,这是按我们祖传的农历进行计算的,在农历中七八九月属于秋季。而现在的误用往往有一部分是从时间上误解了词义,用现在通行的公历进行判断,诚然这种理解的方法的确让人不禁联想到炎炎七月。只有正确理解古代时间节气,才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成语本义。再者此“火”非我们现在所理解的“火”,我们现在理解的“火”只能往往理解为自然之火、热、能量等。而“七月流火”中的“火”指的是一颗名为星宿二的大火星,此星并非是太阳系中的火星,而是一颗天蝎座中恒星,散发着其特有的红色光芒,当其出现在西边天空的时候,我们伟大的祖先用他们的经验就知道天气开始转凉。并非我们现在所理解的天气酷热。这一点还可以从孔颖达的著述中得到考证。唐代孔颖达在注解中说道:“于七月中有西流者,是火之星也,知是将寒之渐。”由此可知,“七月流火”虽然涉及时间节气,但是并非指天气炎热,相反根据孔颖达的:“知是将寒之渐”,可知是指天气渐渐转凉。
相同的论证我们还可以在古典文学家余冠英《诗经选译》中得到证明,其中对流火进行了解释:“秋季黄昏后大火星向西而下,就叫做“流火”。从时间、字意的角度出发在看“七月流火”这个词,就不会再望文生义。
成语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之一,我们有必要继承和传承这一优秀文化,只有这样我们的文化才会永久不衰。对于成语使用错误的几种现象,如望文生义,错用对象,褒贬不当,等等,只要从成语的本源出发,就不会产生。正确理解成语探究其背后的故事、典故,你会发现成语也是如此可爱。
(作者系宿迁学院10级本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