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教学方法是否得当,直接影响着学生能力的高低和教学效果的强弱。无论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都应着眼于学生素质和能力的培养,从根本上体现语文教学的本质。因此,语文教师必须明确教学目标,紧紧围绕语文教学的本质进行教学。
关键词: 语文教学本质 教学方法 语文素养
何为“语文”?“口头为语,书面为文”(吕叔湘语),实际是指出了学生应掌握和具备的两种基本能力:说和写。我们常说,要让学生学会、会学。“会学”是终极目标,它要求教师传授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会灵活运用,举一反三。洪镇涛先生的“学习语言说”这一教学观,明确提出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就是指导学生学习语言,让学生掌握语言工具,这从根本上揭示了语文教学的本质。我们进行语文教学,也必须从这一本质着手,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
张文斌先生曾在《素质教育·语感教学·单元教学》一文中指出,学生的语文素质主要指六个“一”,那就是:一张铁嘴,一笔好字,一手好文章,一肚子名篇诗文,一个勤奋积累的习惯,一个善于独立思考的头脑。而听、说、读、写这四种基本能力,就是学生具有良好语文素养的具体体现。学生只有具备良好的语文素质和这四种基本能力,才能适应现实生活的需要,才能显著提高语文成绩。
那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如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和语文能力呢?笔者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还学生主角,教师甘当配角。
传统教学模式一直是教师充当主角,学生充当配角。在教学过程中,一些学生在生活中早已熟悉的东西,教师还在不厌其烦地从头讲起;一些具有较高综合性和较高思维价值的问题,教师却将知识点分化,忽视了学生自主探究和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一些本该让学生去动手操作、试验、讨论、归纳、总结的内容却被教师的直接告知取而代之;一些学生经过自己的深思熟虑形成的独特见解和疑问,往往因为老师的“一言堂”而被扼杀。甚至有的教师在课堂上滥用讨论、合作学习的方式,不给学生足够的机会和科学的指导,使课堂流于形式。能讲的都讲了,不用讲的也讲了,不允许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越俎代庖,甚至大包大揽,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学习效果到底如何,教师一概不问。这样的课堂教学,只能使学生养成慵懒的坏习惯,扼杀学生的个性,挫伤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不能够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更谈不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和语文能力。
从教育学角度讲,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主导。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仅仅是起“引路人”的作用,学生的学习是任何人也代替不了的。在新课程下,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作用,通过设计和组织有效的、科学的语文课堂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创造性,为学生提供参与课堂活动的机会,构建开展探讨、研究的平台,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人。那些以学生对语言文字所负载的思想内容的理解取代学生对语言的学习,以对语言材料的详尽分析、讲解取代学生对语言材料的感受与领悟,以习惯于对文章的篇章结构作详尽的剖析取代学生对语言的品味,以语文知识(特别是写作知识)的静态重复的灌输取代学生对语言的实践等错误做法,不利于学生素质和能力的提高。教师应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扮演主要角色,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样才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应变能力。
二、全面把握教材,重点讲授,不面面俱到。
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主导者,首先应该正确处理教材,全面把握教材内容。教师只有站得高,才能高屋建瓴地组织教学。但知识的积累不是一蹴而就的,知识转化为技能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因此,教师幻想通过一节两节课的讲授就迅速地、明显地提高成绩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现实的。如果教师贪大求全,在有限的课堂上面面俱到,就会落入“填鸭式”的窠臼里,而学生则茫茫然,学生思维或处于休眠状态,或处于高度紧张状态,这种做法既耗时费力,教学效果也不明显。
我在讲授《包身工》一文时,为突出文章点面结合的写法,既有重点讲授,又有丰富多彩的听说读写训练,使学生学得轻松而愉快,并通过具体的写作训练,使学生在动手的基础上从本质上理解点面结合写法的妙用,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如此精讲精练,积少成多,学生既积累了知识,又学会了运用。
三、精心设疑,诱发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苏霍姆林斯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学会精心设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充满浓厚的学习气氛。在教学中提出的种种问题,应耐人寻味,曲径通幽,给人无穷的思考。
教《鸿门宴》这一课时,我先补充了编者删去的部分,然后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刘邦、项羽双方兵力对比悬殊,为什么却是刘邦获得了最后的胜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阅读课文,兴趣颇浓。通过仔细研读课文,反复揣摩文章所埋下的伏笔,所作出的暗示,茅塞顿开,从课文中找到答案,情绪亢奋。通过对这一问题的研讨,学生对文章脉络了解得一清二楚,较好地理解了作者的写作技法。
四、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丰富联想。
创造性思维和联想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尤其是在文学欣赏活动中,需要学生通过创造性思维和丰富联想,与作者一起“精骛八级,视通万里”,步入奇妙、圣洁的艺术殿堂。
但学生往往并不善于进行创造性思维和丰富联想,这就需要教师充分利用教材,引导、启发学生体会作者的巧妙构思和写作技巧,通过课文中展示的生活画面,或细节描写,或人物刻画,或情节,或景物,或环境……引发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积累进行创造性思维和大胆、合理的联想,变抽象为具体,让学生真切地感受作品。
如《荷花淀》一文,水生妻听到丈夫说要到大部队上去时,文中有这样一段描写:“女人的手指震动了一下,想是叫苇眉子划破了手。她把一个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我先让学生找出句中两处关键性词语,在他们找出的基础上我提了这样一个问题:“她的手指为什么会震动?又为什么要把手指放在嘴里吮一下?”学生们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我又问道:“难道仅仅是手指在震动吗?‘吮’这个词语仅仅表现了水生妻要掩饰自己内心的软弱吗?”学生在我的启发、引导下最终找到了正确答案。最后,我又问了这样一个问题:“在这一过程中,水生妻的面部表情和心理活动到底会是怎样的呢?”我让学生用一段话口头作文。至此,学生的兴趣更浓了,积极性更高了,他们各抒己见,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的。
启发式教学不仅能引导学生深刻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写作技巧和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和丰富的联想能力,而且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技巧,以及语文素质和语文能力。
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教学方法是否得当,直接影响到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教学效果的增强。但无论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都应当着眼于学生素质和能力的培养,从根本上体现语文教学的本质。
参考文献:
[1]张文斌.素质教育·语感教学·单元教学[J].中学语文,1996,(3).
[2]皮亚杰著.傅统先译.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学[M].文化教育出版社,1982.
[3]洪镇涛.是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