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文科大学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考

2012-12-31 00:00:00尹洪辉
考试周刊 2012年46期


  摘 要: 本文结合文科大学数学的教学改革与实践,阐述了文科大学数学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并从教学思维、教学方法和手段、教材和考试形式等方面探讨了如何促进文科大学数学的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 文科类 大学数学教学改革 改革目标 改革途径
  现在文科类有不少专业开设了大学数学课程,相对于中学数学,大学数学主要研究的是变量,其概念、理论和思维方式是研究自然界客观现象的基础。开设大学数学课程,可以进一步增长学生的数学知识,提高学生对自然界客观事物变化发展规律的逻辑思维能力,这正是文科专业开设大学数学的主要原因之一。但由于大学数学具有较强的抽象性与逻辑性,且一般在新生中开设,这让很多学生一开始还是感到大学数学特别难,特别是文科类本来就抱着上了大学就不学数学了这一既定思想的这一部分学生,感觉更甚,从而丧失学习数学的兴趣。因此,如何改变传统的大学数学教学模式,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逻辑推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已经是数学教育者,特别是文科大学数学一线教师必须深思的问题。
  一、文科大学数学教学的现状
  目前专门针对文科专业的大学数学教材比较少,有些就是理工科大学数学的缩减版、删节版。众多的大学数学教材重理论而轻应用,内容脱离现实,这种以教育数学专业的思维和模式编写的教材远远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特别是对于文科学生而言,纯理论教学可能使得他们产生学而无用的思想,直接影响到他们对这门课的学习的积极性。文科大学数学的主要目的是要求学生掌握代数、分析和概率基本理论和方法,从而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文科学生而言,大学数学是一门基础性课程,能进一步夯实学生的数学基础,又是一门“工具”性课程,能培养学生推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推进文科学生的理性思维和综合素质。为了这一目标,很多编者和教者不断努力,力求完善文科大学数学的课程体系,丰富教材内容,编写适合的教材,同时进行了一系列的教学改革和创新[1]—[4]。
  二、文科大学数学教学改革的目标
  文科大学数学教学改革的核心是内容的改革,必须由“理论型”向“应用型”转变,所教授的数学知识必须来源于实际,并能应用于实际。改革的手段是教学方法的改变,由“示范型”向“互动型”转变,使得学生能有成就感和喜悦感。教学的过程中必须进行思考和总结,这也就是科研,教学、科研是大学教学两个同等重要的功能,只教学不思考,终将被时代淘汰,而脱离教学实践的科研实际上就是空想,是空中楼阁,毫无用处。事实上我们应该把科研活动也作为一种教学模式,从而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建立以培养学生知识的综合分析和创新应用为目标的教学模式,树立起能满足社会发展要求的、符合当前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体系。
  改革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合格的人才,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知识方面,有一定广度和深度的理论基础和应用知识;能力方面,能运用所学知识为自己的进一步发展和将来工作生活服务;素质方面,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团队协作精神,社会需要个体能力和团队意识兼备的人才。为此,在文科大学数学课程教学中应设置适合小组成员之间合作的环节,使个体活动和团队活动都能成为课程学习的方式。
  三、文科大学数学教学改革的途径
  1.教学内容的改革
  大学数学教材,特别是针对文科学生的大学数学教材里不应该全是干枯的公式和定理,应增加数学史、数学美学及方法论方面的内容,因为数学本身就充满审美价值和辩证法。在传授数学知识的同时,要注重渗透相应的数学思维、方法及有启发性的典型例子。应充分利用第二课堂,通过举办关于数学史和数学应用方面的专题讲座,一方面可以拓宽文科学生的知识面,尽可能多地了解数学的发展历程。另一方面又能深化他们对课堂所学知识的理解,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调动积极性,使得大学数学对于文科学生来说不再“谈虎色变”,在顺利完成学业的同时,真正能对其自身的发展有一定的帮助,这一思想是每本教材编写的出发点,并且要贯穿于整个编写过程。如我院陈光署和徐新亚[5]近年新编的“大学文科数学”教材,就是结合我院近年来在文科类大学数学的教授过程中经验教训的总结与提炼。
  2.教学思维模式的改革
  传统的教学思维模式是“演绎法”。它以传授知识为主,内容抽象、刻板,不适应文科学生的思维模式,更不能对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行有效的训练,不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培养。而大学数学是文科学生进入大学后唯一能接触到的理科课程,在一种反向思维的作用下,他们对数学抱有一定的好奇和憧憬的态度,因此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则成为教学思维模式改革的原动力。要改革这种教学思维模式,就必须构建以探求知识为主的思维方式,即“归纳法”,通过对各种现象的观察、分析和归纳进而发现、研究并解决问题,其优点是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发散思维和创新精神,这种思维始于直觉而止于演绎,再现了科学研究和科学发现的过程,适合文科学生的思维特征。
  3.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
  传统的教学方法是以讲授为主的,是教师个人的表演,学生只是观众。而课堂不是舞台,课堂是生命相遇、心灵相约的场所,是师生通过对话探寻真理真知的地方,应该采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讨论法。这也可以看成老师是导演,学生是演员,全员参与的模式。通过教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经过质疑和答疑来解决问题,教师的主导作用得以有效地作用于内因,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在此基础上还可以结合讲授法,将重点、难点和思路讲透,使文科学生也能发现数学中真理的火花,从而调动其学习数学、发现数学、运用数学的积极性,使大学数学的课堂也能成为情智课堂,民主课堂。
  利用现代化的技术和设备,改进教学手段,把抽象的数学概念和理论转化为直观可视的形象媒体,对于感性思维突出的文科学生来说更容易接受和理解,并能多角度多层次地与学生进行信息传递,增强互动效果,使文科大学数学的课堂也能热闹活跃起来。这方面的工作我院的一线教师正在做,并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效果,特别是正在建设的网络课堂,除了相应的课件可以查看下载外,还可以在线讨论、答疑,使学生真正拥有第二课堂。但是我们还应该知道数学的教学不能完全依赖多媒体,两者之间应该是相互补充、互相映衬的关系。一些必要的推导过程还必须以传统的方式进行演示,这也是老师把自己的思想以慢镜头的形式在学生眼前展示。
  4.考试与成绩评定的改革
  考试与考查相结合:对于文科学生而言应该以考查为主,但是对于一些普通院校,由于学生素质和制度上的原因,考试是必需的。除有期中、期末两次考试以外,平时还应有一些小测验,如我校正在进行的尝试:每章一练,时间可以是一节课,或者课后独立完成,内容涵盖全部所学知识。由于考查内容少,且都是最近所学,同时最终的期末考试内容不超出平时练习,这样大部分学生都会认真对待,这对增强学生学习信心和提高教学质量会有许大的帮助。
  成绩的评定也应做相应的调整,基于文科生的特点,平时练习的比例应占总成绩的50%,期中考试占20%,期末占30%,按这样的结构进行成绩评定,学期的总评成绩基本上能全面反映学生的综合能力。
  四、结语
  根据目前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求,提出了文科大学数学教学几方面的改革,目的是增强文科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使其理性思维得到一定的训练,综合素质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从而更具有竞争力,更具有发展的潜力。
  参考文献:
  [1]王艳平,徐美进.大学数学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2009,(4):61-64.
  [2]刘荣辉,孙凤芝.大学数学教学方法的改革探讨[J].高师理科学刊,2010,(1):82.
  [3]程会仙.寻求《大学数学》教学改革突破口的思考和实践[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2009,(2):61-63.
  [4]刘龙章,滕宇,王志.大学数学课堂教学方法的研究与实践[J].宁波工程学院,2010,(1):84-87.
  [5]陈光署,徐新亚.大学文科数学(第二版)[M].同济大学出版社,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