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美术的质感呈现在预设情境中

2012-12-31 00:00:00孙凤驹
考试周刊 2012年93期

摘 要: 情境教学法作为一种大力推广的教学方法,已得到广泛推广。目前,很多教师对这种教学手段进行了大量而深入的研究。作者以高中美术特色教学为契机,从教学模式入手以实例的形式对课堂情境教学法的合理利用进行分析。

关键词: 高中美术 情境教学 质感

根据美术课程新课程标准,美术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新课标的要求下,高中美术教师应尝试使用情境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就是使学生身临其境或如临其境,给学生以鲜明具体的形象,这样使学生从形象的感知达到抽象的理性的顿悟,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情绪和学习兴趣,使学生活动成为学生主动、自觉的活动。

一、在游戏中创设教学情境

如在教学“点线面的装饰语言”时,我就安排了一个视觉游戏导入新课教学中,首先在多媒体屏幕上显示一个圆形黑点,让学生观察,由此展开联想并交流。当学生发现可以任意联想并且只要真实表达,老师都会鼓励时,就很积极地投入这种发散思维活动中。然后在屏幕上又显示由一个点演变成的一条线,加上原来的点的形态,让学生想象并发言。当最后在屏幕上出现由线演变成面的形态,加上之前的点和线,形成一个相对具象的舞蹈的人的形态后,学生的想象变得非常丰富,学习气氛非常活跃。整个过程用flash,可以让学生感受非常生动地感受由点演变为线,又由线演变为面的过程。这个视觉游戏很快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成功地导入了新课。又如在教学《美妙的动画》时,为了达到动画的效果,我设计了一个小游戏:猫捉老鼠。让一个同学扮演猫,另一个同学扮演老鼠,按照动画制作的特点展示情景,直观地展示动画制作的原理,课堂教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二、在情境中欣赏雕塑作品

美术教学内容中,有很多雕塑作品。如在雕塑《大卫》中有三个造型,它们分别是多纳泰罗、米开朗基罗与贝尼尼。其风格各异,各自都相距100年历史。预设时分别请来三个欣赏者来摆一下造型。多纳泰罗的《大卫》个头很小,是个少年的形象,就找了个头较小的同学来模仿,他头上戴一顶帽子,手里握着一根木棍作为长剑,面部表现出喜悦与自豪。米开朗基罗的《大卫》是一块巨大的大理石雕刻的,是一个气魄宏伟的巨人,就找一位身材高大的男同学来模仿,左手拿一块石头紧握着搭在肩上,右手自然的下垂,头部高高抬起,充满必胜的表情。贝尼尼的《大卫》中有一个旋转的动作,于是就找一个中等身材的学生手里握着石头作抛物状,头抬起,眼看着前方。让这三位同学同时站在讲台上,并作出不同风格的造型,他们的不同姿势与动态让人一目了然,效果非常好,课堂气氛也很活跃。在这样的课堂氛围中,自然地把米开朗基罗的《大卫》的独特艺术价值艺术特点植于学生脑海中。

三、创设历史作品情境,渗透情感教育

根据教学经验,情感教育已经渗透到历史情境问题教学中,通过设置一些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问题,从简到难逐渐加深,把学生从被动的学习状态变为积极主动,从而获取历史感悟,并以此理解现实,指导学生进一步学习,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例如在教学“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时,就引用鲁迅在《中国利弊》中的一些评价来创设问题情境:为什么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如此辉煌,但是近代相继成为侵略中国的工具?等学生充分思考后,教师加以归纳整理,进一步指导学生找出其中的规律,用唯物史观来解决这样的历史问题,不仅要改变阿Q式的民族自慰方式,还不能因为近现代中国的落后现实而妄自菲薄,而且要在深入思考落后原因的基础上思考民族振兴的途径,这就体现了爱国主义精神。

四、在音画视频情境中营造情境氛围

随着现代多媒体技术的发展,情境式教学有了很大的发展空间。在教学中各种多媒体技术的综合运用,再现了视觉直观性,营造了立体的欣赏的氛围,大大激发了学生的欣赏的兴趣。在美术鉴赏过程中由于审美直觉刺激了学生的感觉,他们将不满足于停留在表面的连锁反应,为了达到有效的学习效果,在每节课的课件制作中,都应把本课的重点作品介绍制作成三到五分钟左右的视频,以加深学生对此内容的理解。例如:把《清明上河图》动画版制作成一段视频,在这幅流动的长卷中,人物、舟车、货船等来来往往,络绎不绝,社会风俗等让人一目了然。这种精心设置的情境,使学生达到“物我两忘”的审美境界。这种情境的创设能强化学生的审美感受,有助于学生在审美的同时,充分加深对作品的理解,使欣赏更现实、更立体、更生动,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五、在历史漫画情境中提高手绘能力

漫画是历史课本与资料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美术教授聂幼犁曾指出:漫画也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史料,是中学历史课程需要解决的重难点之一。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漫画用幽默而夸张的笔法描绘历史事件,赋以深刻的寓意,以便揭示事件的本质特征。随着历史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历史漫画不仅进入课本中,还进入历史学科评价体系之中,无论是在江苏学测、高考还是全国性的高考试卷中都相应地出现了历史漫画类试题,且比重不断加大。为了扎实推进高中历史新课程改革并结合我校美术教育的特色,发挥美术生特长,我校经常在学生中开展“手绘历史漫画大赛”活动。历史漫画选题范围极其宽泛,可以是历史人物、历史故事、重大事件等,作品表现手法不限。赛后由学生自主推选出10人评判小组,对所有上交作品进行初步筛选。筛选出的作品制作成展板进行为期一周的公开展示,最终评出一、二、三等奖各若干名,并给予表彰。

总之,教师要深入地钻研教材,寻找一种把各种知识联系起来的整合手段,拓展教材的功能与内涵。让教师成为以一个问题辐射多个问题的人,改进教学方式与方法,使教学成为开放的、有趣味的、充满活力的活动,从而创设出一个对于每个学生都是最佳的教育情境。

参考文献:

[1]王慧.浅谈高中美术教学的创新与探析[J].青年文学家,2012(2).

[2]葛璇.引入现代教学手段提升美术教学成效[J].文理导航,2010(05).

[3]郭婷君.探索新课程教学改革后的美术鉴赏教学实践[J].新课程,2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