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教学手段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2012-12-31 00:00:00杨根付
考试周刊 2012年93期

摘 要: 在教学中只有灵活、适当地应用各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设备才能适应当前形势的需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 多媒体教学手段 物理教学 物理情境 物理实验

随着计算机多媒体、网络等技术的日趋成熟,多种现代化教学手段已悄悄走进课堂,教师只有会使用并合理使用才能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一、利用多媒体创设物理情境,使物理课堂丰富多彩。

传统教学模式下的新课引入,往往是教师举例、复习回顾、通过例题引入,等等。这样的新课引入枯燥乏味,不易被学生接受,长此以往他们必然提不起兴趣,直接导致学习效率低下,进而产生厌学情绪。相反,如果我们在教学中利用多媒体,就可以为课堂教学提供丰富、生动、直观、形象的物理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我在讲《世界是运动的》一节课时,并不是直接告诉学生或是举例让学生知道我们生活的世界是运动的,而是借助于多媒体播放火箭发射卫星升空时的场景,刘翔跨栏夺冠时的情景,赛车在赛道上奔驰的情景,以及行星绕日运行和花粉在水中运动的视频等。学生立即被这些令人震撼的情景所深深吸引。我再提问:这些视频播放的画面中的研究对象都有一个什么共同特征?由学生自己观察、分析、归纳,这样不但可以启发学生的思维,而且能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以及树立将来报效祖国的雄心壮志。这时教师再结合曾经学习过的分子运动的例子,进一步让学生体会,最终分析得出整个世界都是运动的,世界上的一切物体都在运动,不存在不运动的物体,这样一来既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又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迅速将学生的思维拉进课堂,很轻松自然地引入新课教学中来。

二、采用录像机录像的方法让学生看到课堂上无法完成的实验。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可以说实验是物理学科的灵魂,在教学中应做好课本中的每一个演示实验及分组实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利用实验,让学生从实验中获取知识,养成主动参与学习的习惯。但由于实验往往会受到时间、空间等因素影响而无法实现,很多教师都存在着“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苦恼,利用多媒体恰好可以帮助我们解决这一难题,可用摄像机先录下整个实验过程,再到课上播放。

例如:在讲“液体压强”时,对于“帕斯卡用几杯水压破水桶”这一实验事实部分学生不太相信,缺少真实的实验是没有说服力的。但是在教室又没有空间来完成这个演示实验。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决定利用星期六的时间带领几个学生到室外去完成这个实验。带着实验仪器,来到学校教学楼的四楼,从楼顶放下一条水管。通过向水管里面注水的方法来压开塞得很紧的瓶塞,采用全程录像的方法将整个实验过程录了下来,经过简单的编辑后拿到课堂上来播放,学生看到后尖叫声和赞叹声响成一片。这种方法,既培养了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参与探究的兴趣,在提高了可信度的同时也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又例如:在讲液体沸腾时需要做水沸腾的演示实验,如果只是在讲台上做这个实验,那么只有前面两排的同学可以看清楚水中的气泡的变化情况,而声音根本就无法判断大小的变化。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的优点,比如用一个摄像头将水沸腾过程中气泡的变化情况投影到大屏幕上,用一个麦克风放在烧杯旁边,通过功放将声音进行放大。经过改进后,同学们都能准确地判断气泡的大小变化情况和声音变化情况。

三、电子琴与多媒体音箱的配合使用让学生进入有声的世界。

在“声音”这一章的教学中,学生对声音的三个要素“响度、单调、音色”很容易混淆,通过播放音乐时同时改变音箱上的音量大小让学生亲身感受到响度的变化。让学生跟着唱“青藏高原”这首歌,在学生跟不上的时候提出问题:“这时候我们放大声音能跟上唱吗?”学生立即就理解了音调的概念。通过播放各种不同乐器的声音让学生进行辨认是什么乐器或者利用电子琴来模拟各种乐器发出的声音,让学生辨认是什么乐器发出的声音,并提问:你们是根据什么来判断是什么乐器发出的声音的呢?从而让学生理解什么是音色。从课后的作业反馈的情况来看学生对声音的三要素掌握得很好。

四、采用网上答题系统,既能及时反馈提高效率,又减少了纸张的浪费。

进入初三的复习阶段,知识点很多,容量很大,同时学生也必须进行一定量的答题训练,才能加深对“知道”类型的知识点的记忆,也才能在中考中取得较好的成绩。传统的模式就是印发大量的试卷让学生回家做,然后教师批改统计错误率后再评讲,这种方式周期较长不能立即进行反馈,等到评讲时有的学生已忘记当时答题时自己的想法。同时如果想统计学生的错题,老师就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针对上述情况我采用制作题库的方法让系统自动进行组卷,组卷前可以进行题量、难易度等设置。学生在机房网上进行作答,这样只要学生一提交试卷,教师就可以在后台看到每个同学的成绩及各道题目的错误率等情况。这样就可以针对错误率高的题目有针对性地进行评讲和强化训练,这样大大地缩短了反馈的周期,学生的印象非常深刻,在提高效率的同时也节约了开支。几次测试练习下来后,可以根据学生的错误重新组织一张试卷,这张试卷就是最好的复习试卷。

总之,一支粉笔、一本书的时代早已过去,在教学中只有灵活、适当地应用各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设备才能适应当前形势的需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同时多媒体也不是万能的,一些在课堂上能够做的实验教师还是要去做,多媒体毕竟不能替代传统的实验。只有使用适当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