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体育课堂是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要充分重视课堂教学管理,遵循体育课堂教学管理的基本原则,创新体育课堂教学的管理方法,增强体育教学效果。
关键词: 体育教学管理 指导思想 基本原则 管理方法
中学体育教学工作中,经常会出现大纲要求与具体的详情、学情不相符的情况,加上教师的个性不同,完成任务的效果也会不尽相同。课堂教学是教学的基本组织形成,是完成教学任务的中心环节,增强课堂教学效果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长此以来,我们局限于或停留在教学内容、方法和体育课的结构等形成构架上,没有充分重视课堂管理,下面我就体育课教学管理的指导思想原则与方法等进行探讨。
一、树立正确的体育教学管理指导思想
课堂教学的管理提出教学改革要与学校的培养目标相结合;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宗旨;由单纯的知识传授型向创新研究能力的培养转变;强调认知与情趣的统一、师生心灵的沟通等,教师运用课堂教学的艺术性,在正确的教学观和学生观指导下,通过控制、调节使课堂学习的情境与气氛趋于活跃,纪律稳定,效率高。课堂是教师的岗位和战场,但不是由教师完全垄断和独霸一方,以教师为主导,就是发挥教师的组织、引导、指挥作用。
体育老师不仅是体育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技巧的传授者,同时还是思想教育工作者。教师应当积极地承担起既教书又育人的课堂教学管理,这就要求体育教师不仅要研究教材与教法,还要研究学生,不断总结经验教f48f5d462a8c54819081285e36e76eb6训,提高教学管理的思想水平和艺术水平。首先,要热爱学生,端正教育动机。教学改革要以培养学生成才为根本,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宗旨,教学改革要由单纯的知识传授型向创新研究能力的培养转变,强调认知与情趣的统一、师生心灵的沟通,教师要以学生为出发点,关怀爱护学生,满腔热情地教育学生,对学生充满真挚爱心,不用生硬粗暴的方式去制服学生。其次,要树立教师良好的形象。教师的为人师表体现在教学的精益求精和严于律己、自我检点上,教师是体育知识和基本技能、技巧的传授者、学生智能的开发者、课堂教学的组织和控制者、高尚人格的表率者,一个受学生敬仰、善于调节和控制课堂教学的体育教师,一定会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遵循体育课堂教学管理的基本原则
调整并保持学生良好状态原则。以正确的学生观为指导,充分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发挥教学的整体性和协调性。课堂教学是师生双方的共同活动,是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共同体验的过程。教师要用积极的态度肯定学生,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促进学生良好反应并保持学习状态,要诚挚、客观地分析和对待学生态度上和体育基本知识上的缺欠。学生有的认为体育课可有可无,对此,体育教师要冷静客观地对待,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和特长,正面诱导,给遇到困难、丧失信心、情绪低落的学生以必要的心理援助,主动与学生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在教学中发扬民主,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努力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体育教师要精心设计和运用各种教法,培养与训练学生的思维活动,使学生从客体逐步转变为学习的主体。
体育课堂管理,不单单是课堂纪律的维持,更是体育基本知识技能的综合体,要遵循科学操控课堂的原则,以正确的教学观为指导,严要求、善诱导,提高课堂教学的科学性和艺术性,有效地驾驭整课堂,因此教师要有严密的教学工作计划与目标,认真把握教材,艺术地做好纪律的组织和知识的组织工作。在实施管理中,既要认真观察学生动态,严格要求,又要理清知识要点,在技能和技巧训练上下工夫,合理运用操练组织方式,使学生的能力训练具有科学性、实效性,分配给学生的任务要数量适中且针对性强,并创造一个良好的课堂学习和管理的气氛。
教师要排除非智力因素的干扰,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加强体育课堂的重要原则。课堂教学的稳定性和有效性,往往和非智力因素有关。人的各种心理活动(包括认知、动机、态度、情感等)与人的外部行为是在特定的学习空间产生的,在体育教学中,教学环境与学生的认知行为都存在着一种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动态关系。首先我们要在正确的体育教学的主体观念中,引入非智力因素,把学生全部心理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使之引入正确的轨道,产生正确的体育学习动机、兴趣、丰富的情感、坚强的意志、调动健康的非智力因素的参与积极性,教师要伸出热情的双手,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地进行学习,课后对学生鼓励和肯定,以此不断增强其成就感和自信心,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创新体育课堂教学的管理方法
根据体育课教学管理的思想和原则,对学生课堂的思想集中程度和纪律状况,采用不同的教学管理方法。
重视体育课堂组织教学中的语言。巧妙地运用身体语言,包括目光与面部表情、身体运动与触摸、姿势与外貌、身体间的空间距离等,这些在体育课堂教学中体育教师与学生交流沟通时,即使不说话,也可以传递许多信息,从而给体育课堂教学顺利进行带来一定的效果。对积极参与、有创造性思维表现的学生当场给予表扬,善于运用语言表扬、鼓励等激励方法,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和刻苦锻炼的热情。对学困生的进步,予以充分鼓励,对个别学生讲话、做小动作等,若经目视、手势启示后仍未见效,可给予批评,引起其注意,使其迅速纠正。在尊重学生的前提下,学生也会尊重和配合老师自觉进行体育课堂教学,这无形地给体育课堂教学带来有效的组织管理。
重视动作要领的掌握。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单纯地把提问看成教学方法和手段,而应看到它还具有管理和组织功能。教师上课讲授动作要领时,总会有个别学生开小差,此时,提出正在讲述的问题指定他们回答,能起启示诱导作用。对思维活跃、参与能力强的班级,也可提出问题让他们讨论。如在平时的短跑测验中,有相当部分学生使用站立式起跑,教师可针对这个问题让学生讨论,然后进行对比性训练,最后教师再进行总结,其结果一目了然,只要教师要求明确、组织有序、逐渐养成习惯,课堂教学就会显得活泼有生机。
重视课堂评价及体育达标。随着中小学生进行体育学分的评定,包括体育理论考试、体育教师可以重点强调和宣扬课堂评价的重要性,从体育课堂的出勤、课堂的纪律和课堂的教学任务完成程度等方面对体育课堂教学进行评价。课堂评价是对学生的体育学分起决定作用的,以便于学生自觉遵守体育课堂教学的纪律,更有利于课堂教学的组织和管理,确保体育课堂教学顺利进行。
抓好体育教学管理,要根据体育教学的学科特点,理解体育具有健身性与竞争性、艰苦性与趣味性、可变性与群体性等特点。这些特点决定了运动的强烈快感体验和参加运动实践的强烈欲望,随着体育课堂教学的进一步延伸,这种情感体验和运动需要表现得更加强烈。在良好的心境状态下参与,这就更要求体育教师加强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管理,也就是提升课堂的驾驭艺术,以达到体育课堂教学的快乐性,从而保证快乐体育课堂教学有效进行和教学目标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