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长期以来,我国外语教学一直存在“费时低效”的状况,学生学了十几年的外语却不会进行简单的日常交际。新颁布的英语课程标准以学生“能做某事”的描述方法,设定了各级目标要求。它要求教师避免单纯传授语言知识的教学,尽量采用“任务型”的教学途径,依据总体目标并结合教学内容,创造性地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吸引他们积极参与。学生通过思考、调查、讨论、交流和合作等方式学习和使用英语,完成了学习任务,提高了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和语言交际能力。
关键词: 任务型教学 中职学生 语言交际能力
1.任务与任务教学
以任务为基础的语言教学(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通过让学习者完成各种各样的任务来达到灵活熟练运用语言的目的,即学习者通过表达、沟通、交涉、解释和询问等各种语言活动来学习和掌握语言,完成各种各样的交际活动。许多研究表明,任务型活动是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最佳途径。所谓“任务一是自己或他人从事的一种有偿或无偿的工作,如粉刷房屋、填表、借书、问路、预订机票等(Long,1985);二是指由教师控制和调节的学生获得信息并经过思维加工,最后输出语言的一个活动;三是指练习和理解语言的一个行动或活动,如听录音画图等;四是指一系列语言学习的计划,它具有特定的目标,恰当的内容,规定的程序和一系列结果等基本特点”。对于交际学习任务的定义名家说法不一,但是把任务作为课堂一种语言学习活动,Skehan在A Cognitive Approach to Language Learning(1998)一书中综述了Candlin,Numan和Long等人的观点,客观地提出了任务的几个主要特征:①以意义为中心,即意义是首要的,而不是以操练某种意义不大,甚至是无意义的语言形式为目的的。因此,课堂语言活动更接近于自然的习得;②有某个交际问题要解决,而且这一问题必须与现实世界中有一定关系,这种联系是具体的,贴近学生生活、学习经历和社会实际,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和兴趣,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的欲望。③学习任务的设计和执行应注意任务的完成,即交际问题的解决,任务完成的结果的好坏是评估任务是否成功的标志,同时也为学习者提供了自我评价的标准,并能使其产生成就感。许多国家和地区的课程标准都采用了“任务型”教学模式。
2.“中职英语”的教学目标
基础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中等职业教育英语教学中的具体目标是通过各种各样的任务来实现的,学生需要运用具体、特定的行动来完成一定的交际任务。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各种语言结构和语言功能与不同的学习任务应有机地结合起来。
中等职业英语教材采用以“话题(Topic-based)”为主线和以“任务(Task-based)”为主线的基本原则,即在一个单元中设几项语言活动任务,围绕一个主题展开。任务的目的在该单元的学习目标中有所描述。
根据任务的特征,任务中要使用交际性语言,学习者的注意力应放在意义上而不是关注语言结构上。任务的内容应该是真实的,尽可能贴近学习者的真实生活、日常经历和社会交际。因此,本教材的选材均来自于现实生活,以引起学生的共鸣和兴趣,激发学生积极参与欲望,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同时,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也得到发展。
3.教学活动
3.1任务活动类型
任务包括三种住处活动(activities):(1)信息差活动(information-gap),要求学生用目的语传递信息,如通过询问、回答得到信息等;(2)推理活动(reasoning-gap),要求学生通过已知信息推知新的信息,如学生通过看地图找到目的地;(3)观点表达活动(opinion-gap)要求学生表达自己的爱好、感觉或态度等。具体的任务有预约、存/取款、点菜、咨询、问路/指路、表达观点及意见、介绍爱好等交际活动,并通过填写表格、判断正误、选择排序等口头或书面交流形式来完成。相关活动形式除了教师引导全班同学共同进行外,还可为两人活动、多人活动和角色扮演等。
3.2教学步骤
在语言教学中,运用各种不同的课堂任务的目的是使语言教学更具交际性,而不仅仅是为学习语言而进行语言操练(Richard,1986)。外语能力的发展并不需要系统的语言输入或大量的计划性练习,而只需要教师创设情境让学生参与交际活动(廖晓青2002)。语言学家Willis.J.提出了任务型教学的步骤,分为任务阶段、任务阶段和后任务阶段。以国家规划教材中职《英语》第一册第五单元Let’s Do Some Shopping!为例,本单元前两个课时重点完成听说任务,后两个课时重点完成读写任务。
3.2.1前任务阶段
首先,是Warm-up阶段,这是本单元的准备阶段,给学生看第五单元第一页的图片,讨论以下三个问题:
1.Where are they
2.What are they doing
3.What’s in their hands
学生可以两人一组讨论,然后全班统一答案。教师接着向学生提出问题:
1.What do you often wear in summer
2.Where do you usually buy your clothes,at supermarket or shopping center
然后学生听对话并且做六十页的第四题,目的是使学生更加明确本单元的学习目标及交际任务。
接着进入Listen and speak—Task 1阶段,为了帮助学生完成任务,课本提供了“key sentences”——听力材料中的关键句,如What size do you want?
Size 9.
Can I help you?
How much is it?
Can you give me a discount?
I’ll take one.
先让学生把key sentences读几遍,熟悉该听力信息的表达法。对于要写出所听到的尺码这部分练习,有些学生会感到困难,教师可找一位学生说出自己的尺码这部分练习,全班同学记下;然后找几位同学说出她们各自记下的尺码,看是否正确,如有不同则再说一遍确认。然后,教师帮助学生处理听力材料中的生词,可把生词写在黑板上并解释其意思。如:
(1)dirty 脏的
(2)spot 污点
(3)on the back在背面
(4)have a look看一看
(5)notice 注意
(6)change for换
(7)get back使……回来
(8)receipt收据
3.2.2任务阶段
听磁带,完成表格。如果学生在听的过程中有困难,教师就可把听力材料中的关键句型写在黑板上,如:May I help you,madam?I want to buy a T-shirt for my son……学生听一遍后能说出50%~70%的信息,第二遍大多数同学能完成80%的信息。对于存在听力障碍的个别地方,教师可把听力材料逐句朗读一遍,使学生基本上能够把握全部关键点,正确填写表格,用黑体字描出正确的信息。
最后,再听一遍以便学生确认。任务可分层次完成,对水平高的学生要求听两遍正确填写表格,听懂交际句型;对差一些的学生只要求正确填写表格即可,强调关键信息的理解。这样,全部学生就能较好地完成任务,并有成就感。
3.2.3后任务阶段
后任务阶段为检测、评估阶段,要求学生运用所学语言点进行交际活动,结合本课听力内容,两人一组进行角色扮演:学生A扮演店员;学生B扮演顾客。活动形式为两人一组会话,学生可用学过的句型进行交际练习,然后互换角色。在练习过程中,因学生水平不同,对语言形式不做过多要求,但要注重学生使用语言的方法和过程,以及任务完成的结果。由于课堂时间有限,可选几对完成较好的同学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演,以起示范作用。同时,要求课下继续练习,准备参加班级情景会话比赛。
本单元读写任务:一是把在店里买东西的一段话排序;二是描写An Honest Lady。教学程序为:(1)学生自己读课文,然后就课文回答问题,检测阅读效果;(3)教师点出生词,帮助学生扫除新闻记者障碍;(4)教师解答问题,共同得出正确答案,完成阅读任务;(5)作业为根据本单元内容编写对话,可参照课本,也可自编。
4.结果
本单元的听、说、读、写任务顺序完成。学生在以往的弱项——口语和书面语交际能力方面取得了可喜的进步。本单元结束后,笔者在任教的三个茶艺班里开展了情景会话比赛,让学生运用学过的语言资源进行交际。每班同学自由搭配,先在各班表演,选出两个优秀小组,参加三个班的竞赛;由三个班的同学和老师共同打分,最后评出一、二、三等奖,并颁发奖状。因为会话的语境是同学们熟悉的日常生活,同学们兴致高昂,做了精心准备,带来了服装、道具,表演过程中有场景、有旁白、有角色转换,完成了购物、讨价还价等一系列交际活动,每个编排都内容丰富,富有创意,符合日常生活情景。学生的表演惟妙惟肖,大家不时发出会心的笑。同学们的热情之高,想象力之丰富,表演才艺之精湛,着实令老师始料不及。这充分证明了任务型教学可把课堂上学到的语言知识转化为语言能力运用到日常生活交际中,是通过交际练习使用语言的最佳途径。
5.讨论
任务型教学强调学习过程和习得过程,语言学习和运用的目的性强,学生使用和接触语言的方式也更接近日常生活。在任务型教学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1)启发学生,引起他们的兴趣,使他们积极参加各种学习活动;认可学生的努力,对他们所展示的内容表现出强烈的兴趣。(2)任务有难易性。可设计、选择简单的任务或把任务分层次,以适合不同能力的学生。所有的任务都遵循“具有合理的挑战性”原则,只要学生为完成任务付出了努力就会有收获。(3)任务活动注重意义的表达和吸收,所谋求的效果不是一种机械的语言培训,而是侧重学生自我完成任务的能力、策略的培养,重视学习者在完成任务过程中的参与和交流活动中所获得的经验。但语言教学不应完全排斥语言形式,而应对有意义的语言加以重视。(4)学生在活动中可能存在“认知负荷”、“交际压力”等影响任务难度的因素,因此采用两人活动或小组活动进行对话比在全班面前发言更容易。
参考文献:
[1]国家教育部.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Skehan.A Cognitive Approach to Language Learning.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8.
[3]廖晓青.交际教学实验简介[J].国外外语教学.(2).
[4]Willis,J.A Framework for Task-based Learning.London:Longman,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