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英语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2012-12-31 00:00:00赵金保李瑞云
考试周刊 2012年93期

摘 要: 目前中职英语课堂教学仍然存在着费时低效的状况。中职英语教学方法需要进行改革和创新。作者根据有效的教学理念,结合教学实践,对“教学目标设计”、“教学资源利用”、“教学评价改革”和“设置情境教学”四个方面进行了探索和研究。

关键词: 中职英语教学 教学方法 教学改革 学习兴趣

英语在中等职业教育中是一门必修的基础课,随着科技发展及国际间合作的日益密切,社会对英语的复合型人才需要日益增长,而目前中职学校学生的英语基础普遍较差,英语教学就成了基础文化课中的难题。大多数学生对英语不感兴趣,甚至有的学生彻底放弃。究其原因,有以下几个原因:(1)教材内容和教学方法陈旧,教学手段落后。(2)忽视学法。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成为接受知识的“容器”,学生越来越对英语学习没有兴趣。要增强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使学生获得最大的进步与发展,有必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因此,目前的中职英语的教学方法急需改革和创新。我结合教学实践,对“教学目标设计”、“教学资源”、“教学评价”和“设置情境教学”这四个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和研究。

一、以学生为主体对教学目标进行有效的设计

(一)以课程标准、教材和学生实际为设计的依据。

教师在上课之前应阅读“教参”等有关书籍,把握每课所对应的课程标准;仔细阅读教材,梳理每课的教学内容,构建知识网络,把握教学重点和难点;对学生的实际状况进行分析,包括:中职学生的学习习惯、兴趣、态度、班级水平和心智水平,以及对所学内容的态度、已经掌握了新的学习所需要的相关知识和技能等。

(二)及时反思教学目标的实现情况。

反思是一种手段,是为了更好地发展。由于中职学生的特殊性,教学反思在教学实践中必不可少。教学反思使教学活动处于一种“反思—改进—提高”、“再反思—再改进—再提高”的螺旋式上升的良性循环之中,就能进入更优化的教学状态,使教学更有效,使学生得到更充分的发展。

二、利用教学资源,拓宽学习渠道

(一)文本资源。

文本资源是学生接触最广泛的、最重要的、不可代替的课程资源。文本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最广泛、最易行的,除教材、练习之外,还应充分利用英语报纸杂志。教师要求学生在课余时间到图书馆查找、阅读或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及个人的英语水平订阅合适的英语报纸杂志,如《英语沙龙》、《英语广场》等,做摘抄或剪报,学期末举行学习成果展览、交流活动,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增强信息收集整理、英语口笔头表达、交流能力。

(二)影音资源。

语言是有声的,因此影音资源必不可少。其逼真、生动的画面,悦耳的音响,使学生的思维活跃。中职学生的英语基础较差,通过声音和画面的结合,有助于发挥学习的主动性,从而优化教学过程。

1.要求学生收看英语电视节目。如中央六台的“动感英语”、中央十台的“希望英语杂志”等节目,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及需要有选择地收看。这对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听力、扩大词汇量都有好处。

2.播放英语电影。利用英语原声电影激发学生学英语的兴趣,引导学生在观看英语原声电影的同时,提高自身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达到提高运用英语语言的能力。我选择题材轻松、内容简单的电影。观看完电影后,教师可以回放电影中的精彩片断与经典对白,以供学生学习、模仿和表演。

3.学唱英语歌曲。英语歌曲是学生乐于接受的课程资源。它融英语语言学习与娱乐为一体。既可培养学生欣赏音乐的审美情趣,又可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学到地道、纯正的英语。

三、改革英语评价机制

评价是英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的评价体系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保障。中职英语作为一门文化科目,对于多数中职学生来说,却是一道“难题”。他们在初中阶段的基础较差,单凭“一张试卷”式的简单的评价方式是片面的、单一的。我认为中职英语教学需采用考试和考查相结合的形式。考查有日常性、阶段性和总结性三种。内容包括会话、听力及笔试三项。成绩的评定可用百分制与等级制相结合的方式。口试则可用优、良、中、及格与不及格评定。建议采用将教学评价与学分制结合的分级评价法:如果说学生所学专业与英语联系不是太大的话,就可以结合学生的专业进行听说测试。测试通过规定学分就可以毕业。对与英语联系较密切的专业的学生可以将笔试与口试结合,但应突出语言运用能力方面的评价。这样的评价机制,可以大大地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四、创设英语情境,培养学习兴趣

中职学生的英语基础较差,自信心不足,在英语课上,绝大多数的学生都不敢开口,也羞于开口。创设真实情境是让学生开口说的关键,也是最能调动其学习积极性的方法。我在实践教学中采用以下创设情境的方法。

1.依靠教学讲台,以语言、表情、动作、实物等创设最直接、最经济的教学情境。教师在课堂上要活泼、风趣、幽默,在讲台用自己的言行影响、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热情,将学生带入自觉的学习境地。

2.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有研究表明,由听觉引起的注意力可达64%。英语教学中听力是基础,使用多媒体教学能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听说环境,创设逼真的情境,从而营造浓郁的学习氛围。

3.创设真实情境,使学生置身其中,增加实际体验。只有来源于生活并运用于生活的英语才是最有价值的,即“在用中学”。教师可以将学生在生活中可能遇到的英语交际场景运用到口语练习中来,让学生模拟真实的交际,有“问路”、“收银”、“在咖啡店”、“餐厅服务”、“宾馆接待”等。这样就激活了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总之,新世纪的中职英语教师必须更新观念,把由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填鸭式”的教学模式,转变为通过情境创设、协作学习、问题探索等以学习者为主体的教学过程,充分利用文本资源和影音资源,拓宽学生的学习渠道。创设有效的情境,提高中职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培养中职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好地促进中职学生的全面发展、主动发展和个性发展。

参考文献:

[1]鄢子卿.中等职业教育英语教学中面临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教育创新,2007(18).

[2]刘小飞.地方职业教育教研机构在课程与教学改革中的作用研究.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12).

[3]王善新.浅析职业教育在高校教学改革中的必要性和对策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6).

[4]伍丹.对职业教育英语教学的反思与改革[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