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时期随着高校教育改革的推行,学生在课程选择上有了较大的自由空间,由此带来教材管理过程的更新快、多样化、随机性等特征,原来的教材管理模式以不再适应发展需要,建立新的管理模式,更好的为教学服务已势在必行。
关键词:教材管理,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3(a)-0000-00
教材是一所学校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学中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体现和知识的载体,教材管理也是高校教学管理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着高校教学秩序的稳定运行和教学质量的提高。高校教学改革后,高校教材管理也随之出现了新的特点:
1目前高校教材管理工作的特点
1)新时期知识更新速度加快,教材也出现改版速度快的特征,给教材的选用和征订工作带来难度。现在是知识爆炸的时代,知识的更新速度已超越以往的任何一个时期,与时俱进已经成为每个人在这个时代更好的生存下去的必备法则,各高校也不例外。教材质量的好坏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的好坏,因此要经常进行教材评估与教材的更新选用工作,更新慢,跟不上社会知识发展步伐,影响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社会竞争力;更新过快,又容易出现教学体系不完整,知识衔接不紧密的问题。
2)新时期高校学科专业多,教材种类多,呈现出多元化特征,增加了教材征订工作的复杂性。为了生存和发展,适应社会对人才的各种需求,各高校纷纷新增专业学科,尤其是一些新兴热门专业,因此教材的需求也就大幅增加。尤其是在教学计划允许之下,同一门学科的授课教师也可能选取不同的教材,更是增加了教材征订工作的难度。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教材的形式也出现了革新,不再是单一的纸质教材,它可能包含了一本书,一个软件,甚至是一个网址。
3)由于学分制的实施,新时期教材订购数量出现了随机性的特征,预订和发放呈现出不确定性。随着高校教育改革的实施,学分制的推行,必修选修课和辅修课程的设定,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自主选择的机会和更大的学习空间,但也同样为教材的征订工作出了个大难题。这种体制下,教材的征订不再以某专业某班级的人数为基准,而是要以某个课程的选课学生人数为基准。一个班中所选用的教材品种和数量随着学生选修课程的多样而大不相同,订购的数量出现了随机性,订多了,教材积压,资源浪费;订少了,无法满足学生上课需要,影响教学秩序。随之而来的,教材的发放及教材款的结算都不能再以班级为单位进行,而要以学生个体为单位进行,一人一本帐难度大大增加。
4)新时期高校教材征订工作已出现信息化的特征,这就要求各高校应迅速的实现教材管理的现代化。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运用已经深入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高校教材管理运用现代化的手段使原本复杂的工作变得井井有条。网络可以将最新的专业学科发展情况、教学改革情况、重点学科建设情况展现出来,为高校和教师提供教材选取的参考和导航,实现网上查询和征订,并收集信息反馈。同样,这也要求各高校要重视教材的征订和管理工作,加大对相应的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投入,提高教材管理工作手段,实现教材管理的现代化。
2 探索新时期高校教材管理工作新模式
1)新时期高校教材管理新思路的思考。以往的教材管理工作,大都是“教师选定,统一订购,统一发放,人手一册”的模式,不再适应新时期高校教育改革的步伐,应当拓宽思路,探寻新的教材管理理念,即以人为本的理念。新形势下,教材不再是教师向学生灌输知识的载体,而成为了学习者主动获取信息和自我教育的参考物。因此在教材的选用上应采取由教务管理部门回收学生对教材学习的反馈信息,并由教师总结;同时联系各书商进行大型优秀对口教材展示,提供更丰富的教材样书资源供教师选择,对下一批次学生授课时,教师先选取多本教材样本,让学生有自主的、多样性的选择机会。以人为本就要维护学生的利益,合理使用学生的教材款,在教材选购时尽量的降低成本,账目公开透明,阳光运作,减轻学生的负担。如一些高校已经邀请教材供应商进行竞标,提高了教材供应商的服务意识和服务质量,也为学生赢取了更多的折扣。同时,教材管理人员也要提高个人素质和管理水平,本着以学生为本的价值理念,以人性化的管理和服务意识,更好的满足师生的需求,牢把教材关做教学工作的坚强后盾。
2)新时期高校教材管理新体制的思考。以往的教材管理,大多数高校只是
建立了教材科隶属于教务处,教材科的管理人员不过3、4名,而他们面对的确是几千人甚至上万人的高校,因此新体制的第一步,必须要建立完善的教材管理机构。一些高校已经建立了完备的教材管理部门及完整的教材管理制度,他们负责贯彻教育部关于教材管理的各项方针政策,组织教材研究、选定,规划教材建设。教材管理部门可以去掉纯粹的行政色彩并引入经营制度,学习高校后勤的社会化改革,将教材管理引入市场机制,建立有自主经营意识的新的教材管理部门。紧紧围绕社会意识、市场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主动参与市场竞争,扩展竞争空间,激发教材管理的激情和热情,为高校的教学改革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
3)新时期高校教材管理的新手段的思考。以往的教材管理,很多高校都是
手工操作,或借用一下计算机的办公软件进行整理,严重影响了教材管理的工作效率。虽然很多高校已经利用网络资源与教材供应商进行联系和沟通,扩大了教材供应的渠道宽度和联系速度。但面对当今学分制下灵活多变的选课方式和教材选择模式,高校应当加大对教材管理手段的投入,实现现代化的管理。目前,已经有专门的研发机构正在逐步开发出适应高校教务管理的软件系统,高校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进行软件定制。如某高校经过可行性分析论证,引进了一套高校教务网络管理系统,此系统就包括了教材网络管理系统,为教材的征订、库房存储、发放、财务结算及网上浏览提供实用、先进的管理手段。它可以将各类教材查询、出版发行信息直接发布到校园网上,使教材供应与师生面对面,有助于满足师生需求;它可以将每个学生的教材领取情况和教材费的使用记录在案,并进行自动结算方便学生查询;它可以将学生的教学计划、教学任务和教材使用关联起来,学生通过查询及时发现自己选修的课程是否完成了教学计划的规定。总之,一套先进的管理系统,不仅实现了教材管理的现代化,使师生足不出户就可以查询到他们所需要的信息,更加促进了高校教学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
参考文献
[1].谢新栋.我国高校教材管理改革综述[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9(8):132.
[2].贾红.学分制与高校教材管理模式改革[J].绥化学院学报,2009(8):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