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党建文化探析

2012-12-31 00:00:00
科技资讯 2012年7期


  摘要:在党建研究中出现了新的课题,那就是党建文化,其包含了对于党建实践产生效用的价值取向、情感立场、不同的信仰以及思考形式。它的产生是基于党的建设实践,在它产生的同时还对党的建设实践具有影响和引导作用,会左右某个时期党的建设选择何种模式。中国共产党的党建文化要向权利取向型的民主文化模式转变,而不再是传统的任务取向型的集权式文化模式,这样有助于党建模式转变为法理型政党转型,不是原来的任务型政党。
  关键词:党建文化集权文化任务型政党民主文化法理型政党
  中图分类号:D6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1)03(a)-0000-00
  在执政党建设实践中提炼出了一个新的理念——党建文化。它有着浓烈的当代中国特色的文化气息,它的产生是中国共产党不断强化自身建设,引领中国革命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积累发展起来的。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是我们一直探讨的问题,而从党建文化这个方向来看,这就是一个价值观念以及如何去做的问题。党建文化涵盖了党如何对自己的定位、行动和改善,还包括社会如何看待党、评价党、对党是否认可。两方面相互交汇,使这种既是文化实践又是文化创造的形式成为党的建设、党的领导的实质。在党的建设中发扬主动的文化思想,去了解党建文化的过去,丰富党建文化的内在,以此来带领新的时代环境下党的建设时间及先进的社会文化,是新时代新阶段,我们执政党的新的任务。
  1党建文化的内在本质
  文化作为一个我们要拿来详尽的研究的对象,我们必须要知道它所要触及的周边,尽管它的概念复杂且难以界定,而且还囊括非常广的方面。正因为它涵盖面广,所要我们可以认为,文化是我们的精神构造其形态或者我们的思想理念的形态化。什么是党建文化呢?其实简单的说就是党建在实践中散发出来的特有的文化气息,党建实践产生效用的价值取向、情感立场、不同的信仰以及思考形式等,这些都是他的特点。党建文化是从党建实践中归纳总结出来的一个新的理念,它不同于政治文化和政党文化。
  政治文化体现于国家人口对于政治主体的态度、情绪以及评价,所以国家的人民才是政治文化的主体,群众性是其特征;政治洗头以及相关的部分所表现出来的政治态度、信仰及情感,这些都是客体。政党文化的主体是政党成员也就是通常说的党员,他们的特征是比较优秀,这个与政治文化有区别;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等都是构成它的客体,涵盖面非常广泛,政党成员的价值观念、处事方式、工作心态都是其具体的体现。由此可以看出政治形势的客体其实是政党文化的主要客体,这是因为政党组织的政治倾向比较明确,这也是政党文化有别于政治文化的原因。
  政党成员既是党建文化的主体,同时也是政党文化的主体;不过党建文化的客体比起政党文化要小非常多,它仅仅只是政党建设,党建实践产生效用的价值取向、情感立场、不同的信仰以及思考形式是其体现。所以党建文化的本质就是从属于政党文化的。党建文化其实构建了政党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因为政治权利的影响与取得,或者他的保持与运行,都离不开党政建设,这些都是党政建设的最终目的。
  党建文化引导这党的建设实践,因为有了党的建设实践才产生了党建文化,所以它左右某个时期党的建设选择何种模式。党建文化是许多文化因素组合而成的比较复杂的复合型文化,他并不只有一面而已。在此我们只对党建文化的主要层面就像探讨,因为它支配着其他的非主要层面。
  2新阶段强化党建文化建设的主要方式
  (1)将党建文化载体建设的更好。首先,创建党建文化产生的氛围和载体。要点是将各级学习型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更加全面,让更多的人知道、了解,可以创建指导中心,编写让人一看就懂的生动教材,安排一些产地让党员活动,定期开展一些活动,在公共场所,建立党校,党建宣传栏,优秀事迹贴报。在党员居住的地方,设立党员示范岗位,让大家学习。其次,搭建有特点的党建环境。各地根据自身情况、与实力,建设好名人故居,烈士陵园等具有自身特点的文化场所,以此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让党员知道当地的名人志士,从思想上教育党员,感受党的思想方针与历史艰苦。还应注重发掘当地历史文化,将党建文化与历史文化相结合。将党建文化与现代化相结合,利用互联网,搭建网络党校,利用广播,电视等等渠道宣传党建文化,全方位的报道、宣传党组织方针,工作情况,优秀事迹,全面构建现代化党建文化。再者,挖掘地方文化,取其精华,将地方文化优秀的方面融入到平时的党建工作中来,提升党建质量,将此作为党建文化建设的关键内容,使得地方党建思想系统也有条件完善。最后,保持与时俱进,不断革新学习型党组织的文化载体。通过各种活动、论坛、报告会、讲座等等载体,使得党员干部的学习方式多样化。
  (2)完善党建文化的制度。首先,将党建责任落实好。强化基层党建工作指导、完善党员领导干部的联系方式、制定基层党建的目标与管理措施、加大经费的投入完善党建工作些都是党建责任制的主要方面。要有党建就是我们的职责所在的观念,不能放任,抓不好就是失职,党建责任制是党建工作作为党组织书记考察的重要职务。基层党组织要有促进建设、为人民服务、团结一致、和谐共处的思想。其次,注重结合企业文化,在经济发展的过程里将党建文化丰富、发展、充实其内涵。非公有制企业党建文化具有催化作用,他有助于创先争优活动的开展,它体现了非公有制企业党建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它是构建和谐朝气企业,实行党建实践里产生的价值观念、行为做法、制度结构、工作氛围这些具有非公经济党建特色的精神和物质财富的总和。要从实践中汲取经验,在产业链上建立党建支部,革新农场党支部组建方式,将特色产业与产业中的优秀党员结合起来。让精英党员带动普通党员,普通党员带动农民群众,在产业岗位上起到带头作用,具有优秀示范性,以此建立非公经济党组织,推动非公企业发展,及提升党建有提升企业经济效益。最后,构建良好文化氛围,坚持以人为本。要注重人权、互相关心、互帮互助,对违纪党员的管理教育制度要完善,确保每个支部都有一名思想素养好,能力好的党员为大家服务,起到引领带头的作用。经常开展报告会,讲座,让大家吐露心声,可以有效及时的了解党员的情况,对于违纪的党员,由优秀党员一对一的跟踪教育,可以对他的思想情况以及是否转变有所掌握,也能让他感受到组织的关爱。
  参考文献
  [1] 刘小枫.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M].北京:三联书店,1998.
  [2] 王邦佐.中国政党制度的社会生态分析[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3] 桑玉成,李冉.政党文化与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研究[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6.1
  [4]马庆钰.告别西西弗斯[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