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高校扩招以及“就业难”问题的愈加严峻,各高校纷纷创办创业学院、创业孵化器、大学生创业园、大学生创业孵化中心等创业教育与实践平台。在社会上形成了“以政策促进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的生动局面。为了进一步鼓励和引导大学生自主创业,营造大学生创业的良好氛围,江门市地方院校也顺应社会需要成立了大学生创业孵化中心(简称创业孵化中心)。创业孵化中心是专门为大学生提供创业政策咨询、创业培训、创业场地、项目推介、市场论证、专家指导、市场拓展、成果展示等创业服务的综合平台,是大学生创业教育和创业活动的基础工程,也是大学生进行创业实践的重要阵地,因此,建设高效规范的创业孵化中心,具有很高的社会实效性。
然而,创业孵化中心作为一个新生事物,起步较晚,很多方面仍处于探索研究阶段,在其发展过程中无可避免地暴露出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为了了解大学生对创业、创业信息、创业教育和创业孵化中心的认识和需求,发现创业孵化中心在开展工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完善大学生创业孵化机制,以便更有针对性地开展大学生创业的相关工作,笔者针对在校大学生设计了两份调查问卷,即《大学生创业现状调查问卷》《优化创业教育与孵化机制调查问卷》,问卷发放范围为五邑大学、江门职业技术学院、江门市技师学院和艺华旅游职业技术学院。
一、大学生创业孵化机制问卷调查概况及结果
笔者主要针对在校大学生发放了1300份调查问卷,回收了1256份,其中无效问卷41份,有效问卷1215份,有效率为93.5%。问卷涉及面主要包括大学生对创业、创业政策(信息)、创业教育以及创业孵化中心现状的认识M38SxWfDzC5mJIAxp0UjTw/LM7yZq8N5kXiVCyJq2EQ=和需求。通过对调查问卷的数据进行整理和统计分析,得到以下调查结果。
1.大学生对创业的认识与需求
通过对问卷的统计分析发现,江门市大学生对创业的热情度较高,74%的学生都表示有创业的理想和打算,认为创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除了可以解决就业难的问题,还可以实现人生价值、提升社会地位,甚至能赚大钱;58%的学生对创业充满自信,认为就算遭遇挫折,也会坚持和勇敢向前;但也有42%的学生感到有压力,对创业的前景比较迷茫,认为创业就像一场赌博,并不是人人适合,如果遇到挫折会重新考虑创业是否适合自己,再决定坚持抑或放弃;仅有26%的学生表示已规划好自己的创业职业生涯,而60%的学生则表示虽然有创业的想法,但并没有付诸实践的具体计划。
在创业优势方面,有激情、专业基础扎实、有创新意识位列前三位。如果创业,学生普遍会选择自身感兴趣的领域,或者与自身专业相结合的领域,又或者是自己认为有前景的领域;在影响创业成败的主要因素方面,创业技能、创业知识和创业品质(勇气、毅力和坚持)排在了前三位;而在创业过程中遭遇的最大问题方面,资金不足排在了第一位,其次是接到的业务不足以及难以找到合适的合作伙伴。
2.大学生对创业政策及信息的了解与需求
通过对问卷的统计分析发现,大学生对创业政策的了解程度偏低,只有12%的学生会经常关注,很清楚国家出台扶持大学生创业的相关政策和法规;53%的学生会偶尔关注,对创业政策了解一些;30%的学生表示不太愿意主动去了解,甚至还有一些学生一点都不知道。
而对于创业信息的关注情况,很关注和不太关注的情况相当,分别为46%和54%;学生了解创业政策及信息的主要渠道来源于学校就业创业指导中心、创业大赛、社会和学校的创业社团,以及专家的创业论坛和讲座,而媒体(报刊、电视、网络)报道途径仅为8%,政府宣传途径仅为7.2%;学生最希望当地政府改善的创业政策主要包括有放宽贷款政策、税收优惠政策以及拓宽融资政策三方面。
3.大学生对创业教育的了解和需求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对于在高校开展创业教育,34%的大学生认为非常有必要,66%的学生认为有一定的作用;在创业教育课程的开设上,风险投资、职业生涯规划和大学生就业指导是学生最为期待的课程,其中55%的学生希望在开设课程时可以把专业知识与实践能力结合起来;在开展创业教育采取的形式上,创业模拟训练、学生自由创建团队与交流、经验交流讲座排在前三位;而开展创业教育的的最好模式,排在第一位的是全校选修课程结合校内外创业实践活动的教育模式,其次是开设专门课程乃至设立学系并结合校内外创业实践活动的教育模式;在创业教育孵化老师的选择上,50%的学生选择培养综合能力的教师,36%的学生选择创业成功人士,14%的学生选择专业知识老师和风险投资的相关人士;而目前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中,为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太少排在第一位,其次是创业计划大赛缺少对创业方案实施的扶持措施,还有部分学生提及创业教育课程脱离实际以及创业指导老师欠缺专业性等。
4.大学生对创业孵化中心的认识与需求
在这一方面的调查中,27%的学生认为江门市开设的创业孵化中心很好,70%的学生认为还行,仅有3%的学生认为不可以;而且87%的学生均认为孵化中心的综合服务工作对其创业有帮助;而大学生期待孵化中心可以提供的帮助和支持主要包括开展模拟经营活动、提供场地支持、开放学校的实验设施以及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等;而目前孵化中心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孵化实体专业针对性不强、与社会连接较少、运作模式不正规、孵化实体内部存在人员衔接问题等。
二、大学生创业孵化机制的成效与不足
1.主要成效
通过以上调查问卷的分析可以看到,江门市创业孵化中心在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创业信息的宣传、创业教育的开展以及自身机制的建设上,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大学生的创业能力。调查显示,江门市在校学生对自主创业热情很高,而且大部分学生都对创业充满自信,因为他们认为自身具备了基本的创业素质与能力,例如沟通及交际能力、较好的专业知识与理论知识、优秀的管理及领导能力、良好的创业思维与意识等,而这些都有赖于创业孵化中心给予在校大学生一个创业教育与实践的平台,使学生的创业素质与能力得到较好的锻炼和培养。
(2)大力宣传了创业信息。虽然大学生对创业信息及政策的了解程度偏低,但经调查分析发现,大学生对创业政策及信息的了解主要源于学校就业创业指导中心、创业大赛、学校的创业社团,以及专家的创业论坛和讲座等。而就业创业指导中心是孵化中心的主办者,与创业有关的活动,如创业大赛、创业论坛、创业讲座等,主要是由孵化中心策划和组织的,所以,学生对创业政策和信息的了解离不开孵化中心的大力宣传。当然,要切实提高学生对创业信息的了解度,还有赖于政府及社会媒体(报刊、电视、网络)的共同努力。
(3)顺利开展了创业教育。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大部分学生均认为孵化中心开展的创业教育有一定的作用。目前,创业孵化中心已经为在校学生开设创业教育的相关课程、开展创业大赛的培训、举办创业论坛交流、提供模拟实践的机会以及提供项目孵化的环境等,基本能做到专业知识与实践能力的培养两者兼顾。当然,孵化中心在创业教育课程设置、师资配置、创业教育的实践等方面还存在差距,需要进一步优化和完善。
(4)发挥了孵化中心的引领示范作用。本次调查显示,学生普遍认为高校建立的创业孵化中心还可行,而且认为孵化中心对其创业有帮助。学生可以利用孵化中心提供的资金,享受孵化中心提供的优惠政策,在孵化中心提供的创业场地,开设自己的公司,把所学的专业知识应用到公司的实际运营中,解决具体的问题,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目前,孵化中心已吸引了一批创业大学生,并以“创业带动就业”,解决了一部分人“就业难”的问题,起到了很好的引领示范作用。p8ihECY57FJPQUAcA8MISkGbMTXSDhtNUKXTuF8C9RE=
2.不足之处
然而,大学生创业孵化中心作为一个新生机构,很多方面都仍处于探索阶段,难免会在开展工作过程中暴露出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
(1)大学生创业能力偏低。调查显示,虽然大学生对创业的热情很高,创业素质与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的培养和提高,但总体而言,创业能力较差。这与学校创业教育体系的不完善有密切的关系,从调查学生对创业教育的需求中可知,江门市高校的创业教育偏重理论及专业知识学习,而在创业教育实践方面较为欠缺,使得学生参与创业实践的机会严重不足,创业能力自然无法得到很好提高。这也是大部分学生面对创业时自信心不足,敢想而不敢做,面对挫折容易退缩放弃的关键原因。
(2)创业教育体系不完善。本次调查显示,绝大多数学生对创业教育的课程设置、师资配置等方面都存在要求,这说明孵化中心在创业教育的课程设置、师资配置、创业教育实践等方面都与现实需求存在较大的差距。主要表现为学校创业教育尚未纳入正规的教育体系,只是作为限选课开设,使得很多学生难以接触创业教育;学校缺乏专门的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关于创业教育实践课程的开设也不够等方面。总之,创业教育系统还存在进一步健全与完善的空间。
(3)创业政策存在缺陷。一方面,政府及社会对创业政策的宣传力度不够,且落实不到位。调查显示,大学生对创业政策的了解程度偏低,其了解的途径主要源于学校的宣传,而政府及社会(报刊、电视、网络)对创业政策的宣传力度远远不够,尚待加大宣传力度,在全社会范围内形成浓厚的创业氛围;另一方面,虽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的创业优惠政策,但往往因为落实不到位,使得其未能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实质性的支持与帮助。政府发布的各项创业优惠政策需要社会各方面的通力合作,但现在创业优惠政策的导向作用不明显,很多企业都不愿意向大学生提供模拟实习基地,很多风险投资商也不愿意与大学生合作,很多银行也不轻易向大学生提供贷款,即使贷款也是几千元的短期贷款而已等。这些问题在学生的调查问卷中都被反复提到。
三、大学生创业孵化机制完善的对策研究
针对大学生创业能力低下、创业政策落实不到位、创业资金缺乏、创业教育不完善等问题,从提升大学生的创业技能与经验,优化大学生的创业政策、创业教育等方面出发,应进一步完善大学生创业孵化机制。
1.提升大学生的创业能力
大学生创业成功的关键在于自身的创业能力。具体而言,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包括提高自身的领导组织能力、社会交际能力、决策能力以及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与职业技能知识等。大学生的创业能力除了可以在学校开展的创业教育中得到培养外,还可以到大学生创业孵化中心去学习创业知识、创业案例以及参与模拟创业过程,利用创业孵化中心这个平台全方位、全过程提升大学生创业技能。通过高校内部相关机构与孵化中心在课程建设、师资配置、创业实践之间的相互协作培养学生的创业激情,引导学生在学习与实践中体验创业的艰辛,从而较好地锻炼学生的创业能力。
2.落实和完善创业政策
在大学生创业过程中,政府的优惠政策十分重要,它可以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提高学生的创业积极性。虽然国家和政府出台了很多大学生创业优惠政策,但是有些政策的设限条件很多,例如税收的优惠政策以及贷款的优惠政策等都设置诸多限制条件。这使得很多创业政策看起来非常优惠,但实际上限制多、门槛高、程序繁琐。因此,针对大学生的创业政策应该适度降低门槛、优化服务,真正做到“以政策促进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形成浓厚的创业氛围。而且政府要帮助高校宣传、落实好创业的相关政策,例如政府可以把诸如减免税收、创业援助、创业贷款、社会保障等方面政策通过手机整理短信的形式发放给大学生,并通过举办报告会、创业政策讲解课、大型政策咨询会等帮助学生理解运用创业政策,使大学生享受到政府创业政策的真正优惠。
3.完善创业教育体系
创业教育应包括一整套的操作流程,包括创业教材的确定、创业教育课程的实施、创业教师团队的构建、创业知识培训指导等。若想充分发挥学校创业教育的优势,首先,应该将创业教育纳入大学生的必修课程体系,改变目前“业余教育”“就业教育”的现状,将创业讲座、报告等都纳入第二课堂中,鼓励学生参与,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其次,改进创业教材。目前的高校很多教材都是照搬国外的,没有考虑到自身创业教育的实际情况,因此有必要结合本省、本市文化、学校特色以及专业实际自行编订合用的创业教材。再有,加速创业教师队伍建设。目前,江门市很多学校都欠缺专门的创业教师,使得创业教育效果大打折扣,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创业老师进行专门的创业培训,也可外聘企业成功人士、校友担任指导老师,提高创业教师的理论及实践水平。
总而言之,大学生创业孵化中心仍处于发展阶段,在开展工作过程中暴露出问题也是必然现象。随着江门市创业环境的优化、创业政策的完善和创业教育与实践的推进,大学生创业孵化机制定能得到不断的健全与完善,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更多的可能和更大的空间。
【五邑大学青年基金“创业教育与实践探索研究——以五邑大学创业孵化中心建设经验为例”(批准号:10622002),2011年度广东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重点课题“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理论和实践研究—基于高校创业孵化平台建设现状及对策研究”(批准号:2011CZ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