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监管新标准实施的影响

2012-12-31 00:00:00施其武
银行家 2012年7期


  贷款损失准备是银行应对贷款损失的第一道防线,是保障商业银行稳健经营的重要基石。2011年7月,银监会发布《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明确自2012年起对商业银行的贷款拨备率和拨备覆盖率进行综合考核,其中前者以2.5%为基本标准,后者以150%为基本标准,两者中的较高者为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的监管标准。这是中国银行业贯彻落实“巴塞尔协议”的重要举措,标志着中国银行业动态拨备制度已开始逐步建立。本文主要根据我国上市银行公布的财务报告,以16家上市银行的拨备覆盖率和贷款拨备率为研究对象,对《办法》的实施效应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上市银行贷款损失准备状况
  本文选取《办法》发布前各上市银行2011年中期报告和《办法》实施后的2012年一季度报告的数据,对上市银行的贷款损失准备情况进行了比较分析。
  截至2011年二季度末,上市银行的平均拨备覆盖率为246%,远高于150%的警戒线;平均贷款拨备率为2.44%,接近2.5%的监管要求。《办法》实施后,截至2012年一季度末,上市银行的平均拨备覆盖率达到276%,比2011年二季度末提高30.32个百分点;平均贷款拨备率2.59%,比2011年二季度末提高0.14个百分点,达到监管标准,上市银行的总体风险抵补能力进一步提高。
  从机构类型来看,由工农中建交五家银行构成的“大型银行”在《办法》发布之前(2011年年中),平均拨备覆盖率为232%,平均贷款拨备率为2.60%,两项指标均已达标;由其余11家银行构成的“中小银行”,平均拨备覆盖率为330.75%,平均贷款拨备率为1.93%,后一指标的达标压力较大。《办法》实施后的2012年一季度末,“大型银行”的平均拨备覆盖率达到261.11%,比2011年二季度末提高28.49个百分点,平均贷款拨备率2.74%,比2011年二季度末提高0.14个百分点;“中小银行”的平均拨备覆盖率达到363%,比2011年二季度末提高32.88个百分点,平均贷款拨备率为2.13%,比2011年二季度末提高0.2个百分点,但距离达标仍有0.37个百分点。可见,《办法》的实施,受影响较大的主要是中小商业银行。
  各行具体情况看,有如下特点:
  拨备覆盖率全体达标。截至2012年一季度末,除深圳发展银行以外,全部上市银行的该项指标都有所提升。如图1所示,浦发银行拨备覆盖率高达458%,北京银行和招商银行紧随其后,分别为446%和404%,最低的中国银行也达到226%,远高于150%的警戒线。相比较而言,中小银行的这一指标平均水平高于大银行。
  贷款拨备率达标银行由三家上升至四家。《办法》发布前的2011年二季度末,16家上市银行中,仅有农业银行、建设银行和华夏银行三家的贷款拨备率达标。《办法》实施后的2012年一季度末,除光大银行外,全部上市银行的该项指标都有所提升;达标银行增至四家,分别为农业银行4.09%,华夏银行2.83%,建设银行2.60%和南京银行2.52%。与拨备覆盖率情况相反的是,大银行的贷款拨备率普遍较高(均在2%以上),而中小银行则较低(最低的兴业银行只有1.55%)。如图2所示。
  贷款损失准备监管指标实施的影响
  对贷款拨备率的影响。根据各上市银行的净息差值,2.5%的贷款拨备率已接近其平均水平。因此,贷款拨备率的实施对银行而言,意味着信贷成本的变相增加。即银行发放一笔贷款的毛利,几乎刚好满足提取贷款准备的要求,银行的利润空间缩小。特别是对于拨备压力较大的中小银行,存在降低股利分配的可能性。在利率市场化进程加快的情况下,银行存贷利差持续缩窄,传统“吃利差”的盈利模式将难以为继,在一定程度上敦促银行业加快业务转型、转变盈利模式的步伐。
  贷款拨备率和拨备覆盖率同时使用带来的影响。对比图1、图2数据发现,拨备覆盖率较高的银行,贷款拨备率却很低,两指标之间出现背离现象,尤其以农业银行和兴业银行最为明显。同时,从银行类型来看,大银行的拨备覆盖率较中小银行低,但贷款拨备率却明显偏高。当银行同时满足两项指标的监管要求时,不良贷款率临界值为1.67%。根据两者的计算公式,可以发现,造成二者背离的重要因素是不良贷款率。公式为:
  贷款拨备率=拨备覆盖率×不良贷款率
  如图所示的不良贷款率透露这样一种现象:农业银行较高的不良贷款率是保证其在拨备覆盖率不高情况下贷款拨备率达标的主要原因,而兴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较低是导致其尽管拨备覆盖率较高但贷款拨备率仍不达标的原因。换句话说,资产质量好的银行,反而离贷款拨备指标的差距较大,需要补提的准备金规模较大,短期内对银行的经营冲击更大;而不良资产水平较高的银行,恰恰可以达到或者接近2.5%的指标。由此,贷款拨备率在一定程度上具有逆向激励效果,掩盖了风险管理水平较差的银行,制约了风险管理水平较好银行的业务发展。
  对银行行为选择的影响。为持续达到两指标的监管要求,特别是对于贷款拨备率压力较大的中小银行,可能会通过调整资产负债结构来对冲监管要求,从而削弱监管指标的有效性。
  压缩信贷规模,或变相发放贷款。为符合拨备要求,部分银行可能大幅度减少贷款发放,转向投资国债,从而对银行信贷资金支持实体经济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部分银行可能通过金融工具创新、表外业务等变相发放贷款,进而使得银行业务脱离监管范围,影响国家宏观调控效果。近阶段,银信票据合作业务、银行间的代付业务呈现快速扩张特征,由此看出银行对即将实施的贷款损失准备监管新政承受了巨大的压力。
  增加拨备计提,或减少不良贷款核销。由于核销不良贷款会降低拨备额,使得贷款拨备率的分子减少,在分母不变的情况下,贷款拨备率下降,导致拨备压力增大。因此,在目前不良贷款率较低、拨备覆盖率远超150%的前提下,上市银行要达到2.5%贷款拨备率的监管要求,更倾向于通过减少不良贷款核销来提高贷款拨备率。由此,贷款拨备率的实施将影响银行不良贷款的核销力度,银行的不良贷款余额可能趋于上升,甚至会出现不良贷款双升。
  有关政策建议
  贷款损失准备监管新办法对商业银行经营发展形成的倒逼机制,为商业银行加快转型提供了契机,促使其保持稳健运行,增强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从商业银行角度,应从如下角度努力:
  提高贷款分类准确性,夯实拨备计提基础。计提拨备的基础是准确分类,商业银行应提高贷款质量分类的准确性,在重点关注贷款迁徙率、贷款分类偏离度等动态指标变化的同时,加强贷款分类的科学管理,完善内部评估体系,做到准确及时地反映风险状况。
  转变传统经营模式,推动业务多元发展。商业银行应转变长期以净息差为主的盈利模式,积极调整业务结构,大力发展中间业务,提高手续费、佣金等在利润中的占比;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积极发展表外业务;创新金融服务,提升服务内涵,开拓满足客户需求的市场化金融产品,扩大金融服务面。
  提升风险计量水平,科学配置信贷资源。2.5%的贷款拨备率,使商业银行新增贷款的收益率明显下降。商业银行应借助经济资本、风险限额等组合风险管理工具,充分考虑贷款损失准备的计提因素,引导信贷资源按照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和银行信贷结构调整政策进行科学配置。
  从监管角度看,为提高贷款损失准备政策的实施效果,避免政策实施过程中存在逆向激励和监管套利行为,监管部门需采取以下配套措施:
  尽快制定具体的差异化监管实施细则,避免逆向激励。《办法》第九条提出了对单家商业银行应达到的贷款损失准备监管标准进行差异化监管。建议监管部门应尽快制定相对应的具体实施细则,将差异化政策落实到实处,避免因“一刀切”对所有银行采取同样的调节措施,而对风险管理较好的银行产生消极影响,削弱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实效。
  促使银行更加关注贷款的准确分类,夯实拨备基础。引入贷款拨备率,实际反映了监管者对银行贷款分类准确性的审慎态度。贷款分类不实关键在于正常类贷款和不良贷款之间的灰色地带——关注类贷款。建议建立一个介于贷款拨备率和拨备覆盖率之间的指标,将关注类贷款纳入其中。可定义为:
  贷款损失准备÷(关注类贷款+不良贷款)
  同时,加强对贷款质量分类的持续核查力度,确保贷款质量能够客观、全面、准确的反映。
  加强对银行金融创新和不良核销监管,严防规避监管。一是为防范银行以创新为名规避监管,加强对银行创新业务的理性判断和审慎监管。对银信合作、资产证券化、回购以及其他表外业务,属于商业银行承担风险的,必须及时计提相应的拨备和资本。同时要严防银行同“影子银行”合作中的监管套利行为。二是对采取降低不良贷款核销力度的方式来提高贷款拨备率的银行,应加强对其不良贷款核销情况的监测,同时督促银行强化风险意识,提高不良贷款的处置回收率。
  (安徽银监局课题组,施其武,成员:钱震宁、戴萍、杨梅(执笔)、段明明)
  (作者单位:中国银监会安徽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