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涛 向媛
(四川省电力公司自贡电业局,四川 自贡 643000)
农村电网的运行是否安全、可靠以及经济,对整个电网的建设至关重要。从实践来看,目前我国农网设备和技术相对比较落后,不仅供电能力有限,最关键的是缺乏科学的规划,这将严重制约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因此,是否能够正确认识当前我国农村电网规划中的问题,并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考虑的问题。
农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新农村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电网建设和发展是以电力市场的需求为导向的,它要满足基层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电力需求,因此,要保证其建设的安全性、可靠以及经济实用性。在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电网建设过程中,不仅要提高思想上的重视,而且还要将农网规划工作认真落实到实处。编制农网规划方案时,要根据实际情况,严格遵循农网规划编制原则,将各种影响因素考虑进去,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农网规划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目前来看,我国农网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尤其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影响下,农村用电量发生了骤变,用电负荷与用电量都有了大幅度的增加。主要表现在:1、在过去,我国农村水利用电主是以水稻、小麦和玉米等农作物田地的灌溉为主,而现在经济林的发展速度极快、面积突增。由于农村经济林种植过程中对电力的需求要大于农作物,因此导致农村水利用电大幅度增加。2、乡镇企业发展迅猛,其用电量也不可小觑。3、农村用电的负荷和电量原本呈现出季节性的波动幅度逐渐变小,供电年负荷量不均衡的程度也在逐渐降低,全年用电量基本稳定。4、农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家庭生活用电量也在不断的增长,且速度非常快。
由以上分析可知,目前我国正在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各项基础设施建设正在快速有序的进行,由于农村建设用电量大幅度的提升,因此合理规划农村电网势在必行。正所谓“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在进行规划前,首先应全面掌握目前我国农网规划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一,对我国农村配电网现状的分析不够全面,需用电预测不准确。从实践来看,目前我国很多供电单位对广大农村的电网现状分析的不够全面,只是停留在对现状的统计上,没有以长远的眼光对其进行深入的分析。实际工作状况是:由于普遍存在着基础数据信息收集不全、文字表达含糊、统计数据不准以及前后数据有出入、相关概念分不清等问题,因此难以切合实际地分析出我国农网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比如,输电线路的负载率与联络方式的分析比较简单,很难从分析报表中找出输电线路的缺点;在对新农村建设需用电预测时,由于工作人员自身专业知识比较欠缺,相关数据信息收集不全,从而导致用电负荷和用电量的预测结果不准确。比如,某地区的电力需求预测采用了分区预测法、弹性系数法和人均需用电预测法,则得出该地区2015年的需用电量分别为5.9亿千瓦时、7.4亿千瓦时和4.8亿千瓦时。三从数据上看,三者之间的差距较大,因此,若做出最终结论时仅凭简单的现状分析就做出一套规划方案,将会造成农网电源点的分布以及线路路径的网架结构布设出现重大的误差。
第二,建设投资与其经济效益的估算不准。由于整个农网建设的单位工程造价没有统一的标准,加之缺乏相应的技术和经验指导,导致农网建设投资出现了较大的差异。比如,某地区的同型号电缆单位造价160万元每千米与100万元每千米,而另一些地区无功补偿装置之价格是400元每千瓦和225元每千瓦;新农村建设中,居民改造的投资是600元每户及300元每户不等,那么最终的规划投资估算将存在着较大的差别。此外,对农网规划实施之后的电力系统尤其是电网的结构没有进行科学、全面的分析,缺乏对供电系统的可靠性与线损率等问题的论证。比如,某地区对2500平方公里内的100多万人做出的“十二五”规划投资是3.5亿元,若只用列表方式进行效益分析,则其利润总额为6.4亿元左右,但实际上却与之相差甚远。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农网规划时过于简单,缺乏科学方法和技术措施的支撑。
第三,农网规划太盲目,无功补偿和电压都缺乏有效规划。据调查显示,目前我国农网规划过程中存在着较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与当前我国新农村建设的要求有些偏差。农村电网建设企业的责任在于服务新农村建设,而实践中农村电网的规划内容中很少,甚至根本没有涉及到适应不同情况的村级电网。比如,某一地区的农网规划中,电网规划的层次只是简单地分为乡镇年度建设输电线路汇总,对于各村级的电网建设分析却没有,更不用说新农村建设中的电网规划。同时,作为我国农村电力电网建设和改造事项的重要组成部分,无功补偿具有重要的作用。由于无功补偿是保证电网网络平衡、降低电网系统能耗的主要措施之一,因此无功补偿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一般而言,农村变电所可以采用密集型的电容补偿,并按照主变容量的百分之十至百分之十五来配置电网的补偿容量,100千瓦以上的变压器可采用自动跟踪的补偿方式,其补偿容量也要按照变压器容量的百分之十至百分之十五进行配置。虽然理论上应该如此,但从实践来看,我国农村电网的规划并非如此,只不过是对无功补偿及其装置进行了较为简单的规划,对一些主要的技术设备进行了设计和安装,根本没有对无功补偿可以减少电压和电流的损失等进行细致的分析,没有对无功补偿装置的最佳设置方案进行统一、合理的规划,最终造成了严重的电能损耗。
基于以上问题分析,笔者认为,要加强我国农网规划建设,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要进行新农村电网规划,必须加强思想重视,农网的规划理念应始终坚持“安全可靠、技术先进、节能环保、管理规范”之原则。为了进一步使这一理念应用到实践中,我们需要进一步整合农网规划资源,改进现有的管理模式、重组规划的流程。同时,要建立健全农网规划管理机制,它是农网规划建设的重要制度保证。面对我国当前农网规划建设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最有效的应当策略就是进一步完善我国农网规划建设的管理法规,统一管理标准,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管理体系。同时还要进一步加强管理制度的实际可操作性,不能仅仅使其流于形式,应通过完善具体操作步骤,使风规划管理逐渐走向制度化与标准化。
2加强具体规划环节的可操作性
首先要对我国农网结构及其布局情况进行优化,认真做好现状分析和与电力负荷及用电量的预测。农网规划的技术选择上要以“小容量、密布点、短半径”为基本原则,这样就可以满足其安全性、经济性以及灵活性的要求。农网结构不但要满足近期输送与电能质量的要求,而且还要与农网的中长期发展要求相适应。农网无功补偿的具体要求是:1、变电站的集中补偿。一般的电网35千伏至110千伏变电站处于最大负荷时,其低谷的负荷功率因数一定要小于0.95;2、在对10千伏输电线路进行集中补偿时,要对负荷线路采用单点的补偿方式,补偿的容量是全部补偿量的三分之二。对于线路较长且分支线较多的输电线路,可采用多点的补偿方式,其补偿容量同上;3、配变变压器的补偿。对100千伏以上的用电客户进行无功补偿,用利用分组自动投切的补偿装置。
总而言之,农网规划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工作,面对当前我国农网规划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我们只有加强思想重视,不断实现技术创新,才能保障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顺利进行。
[1]李德强.农网规划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措施分析[J].科技资讯,2011(24).
[2]张杰.刘生春.李春来.浅谈农村电网规划与建设[J].科技信息,2011(02).
[3]莫轻明.略论新农村电网规划建设的探讨及建议[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1(32).
[4]蔡开明.关于农村电网规划建设的分析思考[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1(20).
[5]王怡.农网工程规划与建设的探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23).
[6]昌国乐.当前农村配电网规划存在问题及建议[J].宜春学院学报,2010(08).
[7]曾昌瑜.针对农电规划中的几个相关问题进行研究 [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