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时可衡量“国民幸福总值”

2012-12-29 00:00:00
海外星云 2012年18期


  美联储主席伯南克日前在一次会议上倡议,应把“幸福研究”纳入政府经济决策范畴,认为政府仅关注如何降低失业率和通胀是不够的,民众是否幸福也应成为衡量的标准。
  环顾当今世界,国家、政府的主要职能不知从何时起都已变成抓经济,而衡量经济的好坏,也已简化为GDP、失业率、通胀率等一系列数据;而作为经济活动主体的人,他们在其中的感受如何、是否真的受益和切实感到了幸福,却日益被忽视。“有钱不等于幸福”、“金钱买不来幸福”,这是很多人都明白的道理,可现在发展经济本身却成了经济的全部。
  美国民众当前最关注的就是经济,随着总统大选逐渐进入白热化,经济议题势必成为全民话题。不过,如果按照伯南克幸福经济学的标准,奥巴马和罗姆尼两位候选人的经济纲领似乎都是在隔靴搔痒,例如,奥巴马力主为富人加税、为中产阶级减税,只是为了让百姓口袋里多几个钱,而罗姆尼强调增加就业,也只是让失业者重捧饭碗,至于这些政策能否提升百姓的幸福指数,他们思考得并不多。
  幸福是什么?如何衡量幸福?如何才能让人感到幸福?这更像哲学家们应探索的问题,而伯南克也试图给出一个经济学家的答案。他强调,当基本的物质需求得到满足后,更多的财富未必会让人们感到幸福。他还援引调查指出,人们对幸福的定义其实呈现出一些共同点,如身心的健康、亲密的家庭、小区关系、感到能控制自己的生活,以及有机会从事休闲活动。
  这或可给政治家带来一些启示,即一味刺激就业、增加国民经济收入,未必会让民众感到幸福。其实,对世界不同国家的调查也发现,世界上国民幸福感最强的国家,多数都是非洲的那些贫穷落后国家。
  美国富甲天下,但民众的幸福感却在不断下降。这几年经济滞缓,但国民基本物质需求得到满足仍不成问题,不要说一般民众,就是失业人士甚或无家可归者,由于政府的福利,温饱也基本无虞。按照幸福研究发现的“基本的物质需求得到满足后,更多财富未必会让人们感到幸福”的原理,美国政府在改善民生上应进一步扩宽思路,不再局限在减税、就业、福利的框框中。在这方面,美国应该学一学不丹,这个人均GDP只有美国1/20的内陆小国,国民却傲有全世界最高的幸福指数,原因无他,该国在制定农业、交通及外贸等一系列政策时,都不是以经济为出发点,而是以“幸福和快乐”为首要考虑。
  将幸福引入经济决策,伯南克只是开了一个头,美国要像不丹那样以“国民幸福总值”(GNH)来代替国民生产总值(GDP),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希望他的观点至少能让主政者今后在决策时能够增加一些“幸福意识”,把是否能给民众带来幸福,作为审定一项政策的重要标准。(摘自《美国星岛日报》)(编辑/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