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4点,我被窗户下方巨大的声响吓醒。我住在城市与大自然交会的林处一角,距离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省的首府维多利亚市中心大约5公里远。我睡眼惺忪地向外查看,发现肇事的是只戴着面具、双眼发亮的捣蛋鬼。是“洛基”,一只胖嘟嘟、原本住在我家车库的浣熊,后来车库重新整修,它也就搬去别的地方了。这小家伙一大早就把我吵醒,是在报复我吗?
城市浣熊好奇心强 几乎每个住在北美的都市人,都有和浣熊打过交道的经验。这些可爱、尾巴有环纹的麻烦制造者非常“社会化”,相较于它们住在乡下自然环境中的表亲,这些住在城里的浣熊比较肥胖,也有人抱怨它们比较冒失。此外,城市浣熊的寿命可能比较长,幼小的浣熊更有机会活到成年阶段。就生物演化的角度来看,它们可说是成功了。
北美浣熊(common raccoon)的体型跟可卡犬差不多,在北美的都市生态系中,它们必须与其它原生的肉食动物竞争,例如美洲狮、郊狼以及狐狸。它们乐于与人类共处,长久下来,这样的特性使它们更具生存优势。
数千年来,北美原住民猎捕浣熊,取它们的肉和毛皮,浣熊的英文名字就是源自北美原住民阿尔贡金语中的arakunem,后来美国东部的早期英国移民把它简化且误念为raccoon,这个字的意思是“喜欢用手刮东西的家伙”。不过说得更精确点,它们是一群“讨厌鬼”。
城市自助餐吃到饱 比方说,古玛雅文明(位于现在的墨西哥与中美洲)的人们就对这些爱偷玉米的小贼感到相当头痛,怎么捕、怎么杀都赶不上它们肆虐的速度。虽然浣熊的自然栖地是森林中的水域附近,但它们抗拒不了成熟玉米田的诱惑。为什么浣熊对玉米特别着迷?俄亥俄州立大学副教授、也是进修部的野生动物专家史丹利•赫特(Stanley Gehrt)研究浣熊超过25年,他的观察是:“它们可以为了这项美味不辞辛苦、长途跋涉。玉米成熟的时间相当短暂,浣熊会等待这一刻的来临,然后冲进玉米田大吃一顿。它们似乎就是钟情这味。”
欧洲移民也助长了浣熊族群的繁盛。他们先是种了大片玉米田并搭建谷仓,到了20世纪初期又把农舍改建成公寓住宅。城市里或许没有谷仓,但提供了数不尽的阁楼和壁炉烟囱给浣熊栖身。玉米田虽然美味,但可以吃到饱的城市自助餐更棒!
浣熊和所有哺乳动物一样,需要水、食物和栖身之处,而城市同时提供了这三样东西:户外的露天水池就相当于森林中的溪水,垃圾箱和市街是绝佳的觅食地,没人住的阁楼和烟囱则适合这群天生在树上蹦蹦跳跳的小动物入住。
难以归纳的浣熊行为 浣熊的脚掌就像你我的手掌般灵活,能打开没上锁的门,恣意探索这花花世界,这也是为什么城市会这么适合浣熊族群繁衍。住在北美大城市的浣熊族群规模,大多比乡间的族群大得多。比方说,加拿大多伦多市区所容纳的浣熊数量,据信比同样面积的邻近郊区多出50倍。
“对浣熊来说,城市是绝佳的栖息地。”多伦多市约克大学的心理与生物学副教授苏珊•麦唐纳(Suzanne MacDonald)解释,“城市有许多很棒的地方可以躲藏,也有很多好吃的垃圾,这对几乎什么都吃的动物来说,再好不过了。”城市生活只有几件事似乎不适合浣熊,“它们不喜欢嘈杂的噪音、夜晚的灯光,还有用过的猫砂,因为它们非常讨厌猫尿。”
难怪洛基喜欢我家的院子,那里很安静,而且因为学校近在咫尺,成排的露天垃圾桶经常塞满没吃完的零食和苹果。有天晚上我路过那儿,其中一个满出来的垃圾箱中传出低沉的咕噜声,我马上就知道是谁在里面!
城市浣熊喜欢群聚生活,就像聚在一起开街头摇滚派对那样。在野外,没有亲属关系的公浣熊偶尔会成群结队,但城市里的浣熊更常这么做。赫特说,郊外的母浣熊很少结伴游荡,但在城市里,他看过无亲缘关系的母浣熊就像女孩子一样,有几个月十分亲密,但过一阵子又形同陌路。
(编辑/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