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

2012-12-29 00:00:00
南方人物周刊 2012年30期


  难得的理性声音
  在几天前中国一些城市抗议日本右翼人士登上钓鱼岛(日本称尖阁诸岛)的示威中,有民众打出“哪怕华夏遍地坟,也要杀光日本人”这类耸人听闻的横幅;也有民众在“抵制日货”口号的鼓动下,以掀翻、打砸日本品牌的汽车来宣泄“爱国反日”的激情。
  虽然这些言行未必代表中国的主流民意,但也难免让人担忧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绪可能会滋长蔓延。而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绪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对中国都有害无益。
  让人欣慰的是,这些打砸活动虽然打着“爱国反日”的旗号,仍然受到中国舆论的批评。就连一些平时政见向左的人士也发表文章或通过微博谴责那些超越法律的暴力行为。
  《中国青年报》在评论中要求警方严惩打砸行为:“我们尊重爱国情感,呵护年轻人的爱国热情,但绝不容忍不法行为。”环球网发表文章说:“爱国本身无错,但是以爱国的借口做危害国家和社会的RVy82C584FgmNQRZ2/nk6Jukec+wkJfpd8jgkxIZbHk=事情是最大的无耻。”
  中日积怨由来已久,钓鱼岛更是两国关系中长期存在的一块绊脚石。日本肯定不愿放弃对钓鱼岛的实际控制,而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中国民众对钓鱼岛主权问题会更加敏感,示威抗议活动也可能更加频繁。如果任由这些“爱国反日”示威演变成打砸抢行动,受害的不仅是某些日本产品的消费者,自由派倡导的普世价值、官方维护的社会稳定以及大多数民众希望的正常生活秩序都将受到威胁。
  由于种种原因,很多中国民众一提到日本,气就不打一处来。因此,在一些网民陷入“反日有理,砸车无罪”的迷思之际,主流舆论能及时将打砸与“爱国”区分开来,属于嘈杂中难得的理性声音,值得称道。
  (【新加坡】《联合早报》8月23日)
  “铁饭碗”的回归
  网络招聘网站ChinaHR.com的最新调查显示,政府公务员眼下是中国最热门的工作,4万个调查对象中的10.9%首选当公务员,是2003年以来的最高比例。同时,倾向金融机构的人降到了第三位,只有9%。教育和研究类的工作升到第二位,有9.7%的人选择。ChinaHR.com的专家认为,公务员的最大吸引力是稳定,这在经济不好时至关重要;金融类的工作压力太大,很多90后宁愿从事稳定而压力小的工作。
  以上情况显示出人们对工作安全性的担忧,也表明了新一代中国人对平衡工作和生活之间关系的追求。今年的就业市场将迎来第一届90后出生的大学毕业生,其中很多人出生于经济条件较好的家庭,更倾向于能兼顾家庭和生活的工作。
  该调查还显示,内资企业的吸引力正在追上外企。在10个最好的雇主中,7个是内资企业,包括位于榜首的中移动,还有中国银行、百度和联想等。
  (【美】《华尔街日报》8月24日)
  汉字抑制中国人的创造力
  学习任何一门语言都有挑战,比如英语的发音可能不合常规,俄语的语法可能相当复杂,但汉语这种非字母书写系统则尤其困难。众所周知,汉字与其发音并不是一一对应的,这给学习和记忆汉字造成了很大的困难。如果遇到生字,你几乎不可能知道它的读音。
  掌握汉字时的死记硬背养成了中国人一种循规蹈矩的态度,和重方法不重结果的习惯。过程决定内容。你花了大把时间纠结于写字,但没有时间思考内容。而创造力取决于将不同领域的抽象模式对应起来的能力,这本质上就是字母体系才能培养的技能。但在汉字书写习惯中,并没有任何类似的东西。
  当然,创造力并不是成功的必要条件。成功往往青睐早期适应者,而中国在这一点上出类拔萃。
  (【美】《纽约时报》8月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