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检,母子平安的“必修课”

2012-12-29 00:00:00李晓
家庭百事通 2012年10期


  每一位母亲都希望能生下健康活泼的宝宝,而产检就是每一位孕妇在妊娠期间的“必修课”,这事关两代人的健康。通过产检,可及时发现孕妇是否有潜在的不利于妊娠和分娩的各种因素,减少缺陷儿的出生,保障母亲和胎儿的健康和安全分娩。
  掌握时间 选好项目
  晓华怀孕3个月时去医院检查并建卡,产检时的排队等待让她很不耐烦,加之工作较忙,她就没再去检查过。在怀孕8个多月时,晓华时常头疼,眼睛看东西也有点模糊,双下肢水肿也很严重,赶忙去医院检查,测量血压高达152/104毫米汞柱,被诊断为妊娠期高血压。医生告诉晓华,幸而就诊及时,否则母子都会有危险。
  医学提醒:为了保障孕妇和胎儿的健康,在整个妊娠期间都应接受定期的产检。
  1.首次产检。时间从确诊早孕时开始,以确定妊娠和孕周,最好在孕12周前接受首次产检。通过询问孕妇的月经史、生育史、夫妇双方家族史等个人情况以及常规体格检查、产科检查,可以了解孕妇的全面情况。通过首次产前检查,可以初步确定孕妇和胎儿的健康状况,估计孕期和胎龄,建立孕产期保健卡,制定整个妊娠的产前检查计划。
  2.复诊产检 首次产检未发现异常者,应接受复诊产检。在妊20~36周每4周检查一次,孕36周以后每周检查一次,高危孕妇酌情增加次数。每次复诊是为了了解前次产检后有何不适和新情况,以便尽早发现异常。复诊产检内容包括:常规的血压、体重、宫高、腹围、骨盆的测量和听胎心,血常规、尿蛋白、肝功能等辅助检查,在孕16~20周选择进行唐氏综合征(即先天愚型)的筛查,在孕中期和孕晚期分别进行B超检查,在孕24~28周进行妊娠糖尿病筛查等。通过上述不同时段的全面检查,可以了解孕妇健康情况及胎儿的生长发育、成熟度、有无畸形和胎位,预测分娩方式。医生还能对孕妇进行孕期卫生及营养指导。
  胎儿监测 B超排畸
  张女士正为宝贝的诞生激动不已之际,却被告知孩子右手掌畸形,而此前两次产前B超检查的结果均为胎儿良好,未见畸形。在伤心之余,她和丈夫将为其进行产前超声检查的医院告上法庭,要求赔偿。但医院却指出,张女士未能在怀孕期间进行关键的B超“排畸”检查,才是未能及时发现畸形的原因。
  医学提醒:在孕期各种大大小小的检查项目中,孕期B超检查是属于定期检查的项目。这是一种简便且几乎无创伤的诊断性产前检查手段。其不仅能动态跟踪胎儿的成长,还能早期发现胎儿畸形,如脑部和脊柱的畸形、消化道和泌尿系统畸形、肢体缺陷、先天性心脏病等。在所有检查胎儿是否健康的方法中,唯有超声波可以在不伤害胎儿的前提下进行观察,不会给母子带来损伤。
  1.检查次数及项目。为了解孕期胎儿的生长发育情况,一般建议至少进行3次超声检查,分别在孕16~20周、24~32周和38~40周进行。如果有异常情况,应适当增加检查次数。
  2.第一次检查。孕16~20周之间,应对胎儿进行全身系统的第一次全面检查,观察胎头、脊柱、心脏、肺、胃肠、双肾、膀胱、外生殖器、四肢情况。此时胎儿四肢舒展,是检查四肢等是否有畸形的最佳时期,发现异常,也便于及时终止妊娠。
  3.第二次检查。在孕24~32周再次检查,了解胎儿组织器官发育情况,是否存在畸形,还可发现部分漏诊的胎儿畸形。重点观察胎儿鼻唇部、心脏部位,如有畸形,可由孕妇决定是否终止妊娠。
  4.第三次检查。在孕38~40周再次检查,确认胎儿有无形态学异常,有无脐带绕颈,并根据胎儿的头径、骨骼的测量估计胎儿的体重,明确胎儿的胎位,预测分娩方式。
  此外,孕妇若患有先天性心脏病或妊娠糖尿病、妊娠期接触过特殊药物或受到感染、高龄有不正常孕产史,或胎儿有心律失常、胎儿水肿、染色体异常等情况时,应在孕24~28周进行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
  产前诊断 拦截畸形
  小诺怀孕20周时做唐氏综合征筛查,医生根据她血清标志物的测定值、超声波检查结果,并结合年龄、孕周和体重等进行综合风险评估后,告知小诺胎儿罹患唐氏综合征的风险较大,建议进行羊水穿刺检查染色体以确诊。小诺未听从医生的建议。妊娠足月,她生下一个男孩。孩子诊断患上了唐氏综合征,她后悔不已。
  医学提醒:产前诊断又称为宫内诊断或者出生前诊断,是预防严重遗传性疾病和畸形儿出生的一项有效措施。孕妇在知情选择、自愿的原则下进行产前诊断,并由孕妇根据产前诊断的结果作出决定。
  1.诊断对象。包括35岁以上的高龄孕妇;生育过染色体异常儿的孕妇;夫妇一方有染色体平衡易位者,其子代发生染色体畸变率增大;生育过脑积水、脊柱裂、唇裂、腭裂、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孕妇,其子代再发生几率增高;性连锁隐性遗传病基因携带者,其男胎有1/2发病,女胎有1/2携带者,可做胎儿性别预测;夫妇一方有先天性代谢疾病,或已生育过病儿的孕妇;在妊娠早期接受较大剂量化学毒剂、辐射或严重病毒感染的孕妇;有遗传性家族史或近亲婚配史的孕妇;原因不明的流产、死产、畸胎和有新生儿死亡史的孕妇;本次妊娠羊水过多、疑有畸胎的孕妇。
  2.常用方法。目前的产前诊断技术基本上是通过观察胎儿体表的形态特征、染色体检查和分析基因本身及其代谢产物来进行诊断的。常用的产前诊断技术可分为非介入性的如超声波、X光、CT、核磁共振,介入性的如羊水穿刺、绒毛穿刺、脐带血采样、母体外周血采样等。
  3.诊断疾病。包括染色体病,如21—三体、18—三体、13—三体综合征和先天性卵巢发育不全症等;性连锁遗传病如红绿色盲、血友病等;遗传性代谢缺陷病,如苯丙酮尿症、肝豆状核变性等;非染色体性先天畸形,如神经管畸形等先天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