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阿拉法特死于中毒的新闻闹得沸沸扬扬。其实,在波谲云诡的国际政坛,曾有不少风云人物都中过“毒”家暗器,他们有的死于非命,有的惨遭毁容,上演了一部部国际版的《步步惊心》。
谁“钋杀”了阿拉法特 8年前,阿拉法特去世的时候,法国的医院沒能提供阿拉法特的确切死因。他的死在巴勒斯坦民众心中一直是个挥之不去的问号。最近,半岛电视台播出了一部长达50分钟的纪录片,该片将矛头屡次指向阿巴斯领导的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片中引用曾为阿拉法特治疗的医生的话说,阿拉法特的离世并非医疗事件,而是政治事件。
今年7月初,瑞士一家实验室的检验结果显示,阿拉法特可能死于高剂量放射性钋中毒。钋是一种放射性的物质,中毒以后会产生放射性中毒的症状,比如原因不明的呕吐、腹泻、皮肤红斑、发热、头发脱落或急性全血细胞减少等。瑞士研究所在阿拉法特穿过的内衣上发现的钋-210含量足以杀死20人。该研究所主任弗朗索瓦•博查德说:“我可以证实,我们在沾有阿拉法特体液的衣物上发现了无法解释的大量钋-210。”7月12日,阿拉法特死因调查委员会宣布,根据现有材料和阿拉法特生前临床症状可以推断他是中毒身亡。
如今,不少巴勒斯坦民众都认为以色列是杀掉阿拉法特的幕后黑手。这个要想找到“合理”的解释,一点都不困难。首先,以色列曾多次威胁要清除阿拉法特,况且他们也有投毒暗杀巴勒斯坦领导人的先例(1997年,摩萨德特工曾在约旦一次毒杀哈马斯领导人哈立德•马沙尔的行动中失手,两名特工当场被捕)。此外,放射性物质钋的提取必须要有核反应堆,以色列又正好具备这个条件。阿拉法特的遗孀苏哈的意思是,巴勒斯坦当局要开棺验尸,这个要求已经获得了同意。但巴勒斯坦人也清楚地看到,半岛电视台的这一调查存在诸多疑点。比如,根据化学专家的说法,钋在时隔近8年之后不可能保持这么强的放射性。另外,在这8年间,保存这些衣物的阿拉法特遗孀苏哈为什么沒有受到放射性物质的影响?
即使最终证实阿拉法特是被这种物质毒死的,那怎么证明是以色列干的?因此,如果沒有确凿证据,此事很难在巴勒斯坦民众中引发大规模的反以行动。这一事件是否会对巴以和平进程造成影响目前还难下断言。
被毒死的俄罗斯特工 俄罗斯媒体近日报道,俄罗斯自由民主党党团议员卢戈沃伊指出,利特维年科之死与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前主席阿拉法特逝世有着明显的联系,并认为两人的家属应要求国际调查。巧合的是,利特维年科也是钋中毒而死,而且卢戈沃伊正是当年英国口中毒杀利特维年科的头号嫌犯。
利特维年科曾是苏联克格勃和俄罗斯联邦安全局的特工,后叛逃并流亡到英国。2006年11月1日,利特维年科因为上吐下泻被送到伦敦巴尼特医院,医生在其尿液中发现了大量的放射性元素钋-210。此后不到一个月,利特维年科因神经中枢、心、肺和肾等系统均受到严重损害,最终不治身亡。
利特维年科在死之前,跟父亲有一番交代,大意是自己因为流亡后多次批评并曝光莫斯科当局的丑闻,已经登上了俄情报人员的暗杀名单,自己是被毒死的。英国警方后来正式宣布利特维年科死于谋杀,在经过深入调查后将特工出身的俄罗斯商人卢戈沃伊列为头号嫌犯。利特维年科发病当天曾与卢戈沃伊在伦敦千年饭店的酒吧会面,可能在此期间被后者下毒。英国警方在卢戈沃伊的旅馆和乘坐的飞机上均发现了钋-210的痕迹。
除了阿拉法特,利特维年科案可以说是近些年最受关注的中毒事件,案情的曲折古怪自不必说,更由于其具有跨国性质,对英俄两国的外交也造成巨大的影响。英国政府后来要求俄罗斯将卢戈沃伊引渡至英国受审,俄罗斯沒有同意,两国开始相互驱逐外交人员,关系降到冷战后的最低点。
拿破仑的N种中毒 在阿拉法特之前,世界上最著名的中毒事件当属拿破仑之死。拿破仑的死因一直众说纷纭,目前最流行的说法是他死于砷中毒。滑铁卢战役后,退位的拿破仑被流放到圣赫勒拿岛上。1821年,52岁的拿破仑临死前曾断断续续地说:“我要死了,尸体需要解剖。”当时的尸检报告称拿破仑死于胃癌,但多年之后人们从拿破仑头发的样本中发现了高剂量的砷。砷是砒霜的主要成分,虽然剂量并不足以立刻毒死拿破仑,但日积月累最终要了他的命。
因技术难度问题,还检查了好几次,最后用的头发是拿破仑赐给照顾他的仆人的。下毒的人经查是一个自愿随他流放的贵族,而这个贵族是联军派在他身边的,因畏惧这个战神再次复出,联军令其每每在拿破仑喝的酒里下少量的毒药。拿破仑感觉到身体慢慢变差,怀疑中毒,医生却诊断不出,以致身死。还有人猜测,拿破仑中毒其实是意外,当地的酿酒者用含砷的物质来清洗葡萄酒桶,毒素可能渗入到酒中。
拿破仑死于砷中毒的说法持续了很多年,直到2008年,意大利国家核物理研究所的工作人员推翻了这种说法。研究人员在实验室中将装有头发样本(拿破仑童年、流放时期以及去世时的头发)的“胶囊”植入一座小型核反应堆中心,检测元素含量。研究人员发现,200多年前人们头发中砷元素含量高出现代人平均含量100倍。那种高含量在今天看来可能足以致人中毒,但在拿破仑和他同时代的人中,头发中砷元素含量高现象普遍存在。
还有一种说法跟拿破仑在圣赫勒拿岛住所的环境有关。他的房间里覆盖了一种特殊的墙纸,上面的一种绿色涂料中含砒霜。圣赫勒拿岛远离大陆,岛上气候潮湿,水汽将墙纸中的有毒物质蒸发至空气中,拿破仑等于在有毒的环境里逐渐中毒身亡。
尤先科惨遭毁容 2004年乌克兰总统大选时,人们突然发现,热门总统候选人尤先科的脸部皮肤留下严重的痘疮伤疤。这次毁容被疑是遭人投毒,尤先科也一直称,遭人投毒是“纯粹的政治事件”,是一场暗杀阴谋。
给尤先科进行诊治的奥地利医生也确认了这一说法,经医生诊断,导致尤先科毁容的罪魁祸首是毒性很强的致癌物质二恶英。二恶英是一种有毒的含氯化合物,是目前世界已知的有毒化合物中毒性最强的。它的致癌性极强,还可引起严重的皮肤病、伤及胎儿。人体微量摄入二恶英不会立即引起病变,但摄入后却不易排出。如长期食用含二恶英的食品,有毒成分会蓄积,最终可能致癌或引起慢性病。当时化验的结果表明,尤先科血液和皮肤组织中的二恶英含量超过正常水平1000倍。如果剂量再大一点点,尤先科很可能在总统选举前就已经中毒身亡。
虽然保住了性命,但尤先科满是疤痕的脸近年来的确给世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有媒体调侃说,乌克兰“橙色革命”有两大标志:一是尤先科遭投毒毁容的、疤痕累累的脸;一是“天然气女皇”季莫申科头上那条金黄色的麻花辫。
2004年以来,尤先科为恢复容貌一直在接受治疗。他在接受法国《费加罗报》采访时曾自曝:“(二恶英中毒后)抬起手臂都要费九牛二虎之力……两年来我动了24次手术。这是我第一次对外披露。我从那个世界活过来了。”
尤先科中毒毁容事件也给医学界带来一些后续影响。自2004年之后,医学界加大了对二恶英的研究投入,因此对二恶英中毒研究也已取得突破性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