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顾问(外三篇)

2012-12-29 00:00:00彭素虹
文学港 2012年6期


  几年前,我受聘担任一家冶金企业的文化顾问。按照大多数人的理解,这顾问一词,意味着是顾得过来就问问。当然现实的情况并不尽如此,我虽然不坐班,没有其他的工作任务,但我需要在每年的冶金系统行业内部研讨时上交论文。可以这样说,我这顾问的事情虽然不多,但职责不小。
  前段时间,我代表单位把今年参评的论文上交了上去。这论文年年评,轮到我们单位时,要么是三等奖,要么是鼓励奖,总而言之,也就是一个安慰而已,搞得我也没有多大积极性。于是,今年我把去年参评的话题改头换面了一番,甚至有些数据我都没有变更,我想,就当重在参与吧,我这顾问也就能起这么点作用了。
  可是周一上班时,就在我刚在办公室坐下来的几分钟时间里,我接到了一个电话,这电话内容让我和我的同事们心情大好。电话是我在论文评审委员会工作的一个老战友打来的,他透露给我一个内部消息,说我这次上交的论文已经通过初审、复审,目前排名第一。“当然,你不能骄傲自满,这评为第一名也有很多因素在里面。”他在电话那端说,让你和你的单位成为第一名是一种形势需要,其余你就不要多想了。
  我当然犯不着去考虑什么原因,我要的就是评上第一名这个结果。战友的大嗓门电话让我的同事们也忍不住侧耳倾听,末了,战友还告诉我一个更为惊喜的消息,这次适逢冶金系统研讨十周年庆,所以一等奖的奖金额度为十万元。这自然是个好上加好的好消息,同事们立马在办公室里相互传开了。
  同时被传开的还有我即将拿到十万元的消息。中午在食堂就餐时,工会主席坐在我的身旁,他有些语重心长地对我说,能拿到第一名是集体的荣誉,别忘记了你是工人阶级的一分子,我们工会强调的是凝聚力和向心力,“团结就是力量”是我们一贯的口号,你要记住时刻与劳动群众保持高度统一。工会主席的一番话让我连连点头称是,我能拿奖离不开组织的关心支持和帮助,请主席放心,有我喝汤的机会一定不会让大家饿着,奖金到手第一时间里与大家分享。
  下午,我的办公室一下子变得热闹了。首先过来的是办公室主任,主任用非常热情的口吻对我说,一直都想过来看我,可办公室的事情多又杂,也没有抽出时间过来跟我聊聊,这你能理解的哈!我说理解、理解,谁不知道办公室主任是领导的得力助手呢,里里外外都要应付,不容易。你作为单位聘请的顾问,也没有个部门归属,这是我工作上的失职,这样吧,你就在我们办公室落脚,大家离得近,有什么事情也好打个招呼。临走时,主任紧紧握住我的手,记住,以后你就是办公室的人了。我说那敢情好,等我拿到奖金了请办公室的同仁出去撮一顿,也算是为我的加盟庆祝一下。
  紧接着,登门的是生产技术部长。按理说,我是文化顾问,跟生产技术部门关系不大,但部长进门的一番话让我有了醍醐灌顶的感受。平常在生产现场忙活,也没有过来跟顾问交流一下。不消说,顾问的很多论文数据都来自我们一线员工的操作实践吧!我说对头,我只是一个码字工,更多的经验都是我们的员工在生产过程中积累的。那就对了,我觉得顾问你该多下基层,深入实践,现在文学艺术都讲求“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这样吧,顾问以后就入驻我们生产技术部门,当生产顾问,便于你掌握第一手写作资料,也便于更好地促进生产,你说写论文开展研讨的目的不就是为生产服务嘛!部长的话言简意赅,我说是是是。
  后来,销售部长来了:顾问你知道的,没有销售业绩就谈不上一个企业的发展,更别谈论文写作了。你以后就做销售顾问,实现销售经营与论文写作的双赢。我说好好好。安环部长来了。顾问你要记住,任何时候安全都是放在第一位的,这论文写作自然离不开安全主导,你以后就做安全顾问,让安全环保与写作一路同行。我说对对对。能源部长来了:顾问你是见过大世面的,现在能源峰会探讨最多的就是能源未来,小到个人的生存、企业的发展,大到一个国家的长治久安、社会的持续进步,这能源问题都是亟需重视的,你以后就任能源顾问。我说行行行……
  慢慢地,家里人也知晓了我获奖的事情。爱人一改平常对我的写作不闻不问的表情,一副小鸟依人状靠在我身边说,给我买条裙子吧,我看中商场里四位数的那条裙子已经很长时间了;女儿拉着我的手说爸爸好棒,我要买苹果iPad,上网查资料方便;母亲大人是一位虔诚的基督教徒,儿子你跟我一起去趟教堂,为孤寡老人捐助一笔经费吧!连久不联系的弟弟也打来电话,大哥,我最近炒股陷进去不少银子,你弟媳妇一个劲地埋怨我,为了让我们家少些战争,这次你一定要支援我一把。
  大概一星期后,我在论文评审委员会工作的老战友又一次打来了电话,“这评审最后的结果出来了,基于多方面考虑,这次的一等奖颁给了另一家企业。不过,你还是不要灰心,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努力创作,以后中奖的机会多的是哈!”这一次,战友的电话同办公室的人也听见了,并且一会功夫就在单位传开来。打这以后,同事们跟我见了面,他们都假装各忙各的,没有人过问我加盟的事,也没有人来我这里串门了。
  家里人得知这个消息后,不再对我提要求,弟弟很扫兴,也不打电话过来了。于是,我的生活又恢复了平静。
  寻找陈红
  我从来没有见过陈红,甚至这些年来,也从来没有人在我面前提起过陈红这个名字。但是,前不久,我的邻居从伊斯坦布尔来的客人托付我一件事情,让我帮忙寻找陈红。
  听邻居介绍说,陈红是这位客人的侄女,客人想要找到陈红,是想让她去伊斯坦布尔帮忙打理自己的酒店。邻居还说,这陈红十年前的模样,跟我现在长得差不多。
  我先去了陈红曾经工作过的单位。还甭说,这老单位的人还就是热情。一进他们办公大楼,我对门卫大哥说,要找陈红,他立刻热情地问,你要找哪个陈红,是唱《常回家看看》的那个陈红,还是演《大明宫词》的陈红?她们从当红歌星、影星走向幕后发展,现在成功地转型做了制片人,你帮我“人肉”搜索一下,这叫陈红的究竟都有些什么背景?
  我说门卫大哥,你真是追星一族呀!我要找的是现实生活中的陈红,听说她原来在你们这个单位工作过,你能不能给我提供一些她的信息,比如她过得怎么样,为人如何等。门卫大哥马上一副公事公办的表情,你是哪个单位派来的,有介绍信吗?这陈红惹上什么麻烦了,问题严重吗?我赶紧介绍我是受一位老人家所托,也就是想知道一下陈红的基本情况。门卫大哥的表情缓和了些,说你去楼上问问别人吧。
  我一上楼就遇见一位四十出头的大姐,她一听说我在寻找陈红,立即非常热情地拉住我,这陈红啊,三言两语还真说不完。
  陈红刚到我们这个单位的时候,并不太讨领导喜欢,每次开会,领导点名批评的人员名单里面,一定会有陈红的名字。那时平常上班,我们一般都穿工作鞋。一到了夏天,办公室的人都穿着凉鞋上班,图个清爽。但是这时候,领导不会拿别人说事,就专找陈红谈心。我们也分不清楚究竟是陈红做得不够好,还是领导要求严的缘故。
  那时候,我们的电脑房紧挨着领导办公室,每次只要陈红一走进这个房间,跟随进来的就是我们的领导。要么会拍拍她的肩膀聊聊家常,要么会问她一些工作上的事情。有一次,陈红有些牙痛,她一边敲打着键盘一边不时地伸手捂捂自己的脸庞。这时恰巧领导走了过来,他见陈红的模样关切地问,牙痛厉害吗?来,我帮你看看。一边说,还一边把手伸到了陈红的脸上……
  常听说女人看女人尽是挑毛病,我想,也许男人眼中的陈红又会是另一种模样呢!“我认识的陈红,不知道是不是你要找的人。”我在茶水房碰到一位正在打水的大哥,他谈到陈红的神情眉飞色舞,干脆放下茶壶,跟我聊起了陈红的事情。
  那些年我们办公室有位喝了酒爱出风头的男同事,这习惯我们倒也说不上有哪里不好。但是,有一次单位搞集体活动,晚餐结束后大家一起去量贩卡拉OK,这小子趁着酒劲把手放到了陈红的大腿上。好家伙,你猜结果怎么着?我们大家还没有反应过来,只听见一声清脆的响声,陈红给了这小子一巴掌。后面就见这男同事的脸青一阵红一阵的,都说酒醉的人心里明白,大家也都知道陈红这女子是不好惹的了。
  “可是,陈红的家庭生活却很纠结。”这位大哥话锋一转,“有一阵子听说陈红老公的钱包丢了,后来又听说找回来了。我们都说这世道还是好人多啊,陈红该给人家写封感谢信或者让媒体报道一下,雷锋精神应该弘扬嘛。过了很久我们才知道,原来陈红的老公把钱包落在宾馆里了,宾馆服务员打扫卫生时找到了钱包里陈红的电话。这陈红接到电话是哭也不是笑也不是,因为她老公告诉她是在外面吃饭时掉的呢。”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看来这叫陈红的也不例外。我决定去趟陈红就读过的学校,想想最近红得一塌糊涂的电影《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勾起了多少人纯真年代的回忆,这陈红也会是有故事的人吧!
  陈红就读的学校坐落在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当我到教务处询问陈红的事情时,一位男老师从电脑后面探出了头,他有些疑虑地问我:“你要找陈红呀,我的初恋女友就叫陈红。”我有些讶然地笑了,天底下还有这么巧合的事情。
  高中的时候,我跟陈红是同班同学。因为家境比较贫穷的缘故,我老受到隔壁班同学的嘲笑。有一天,当他们又一次聚在一起对我指指点点时,我忍不住冲了上去,对着其中的一位同学挥了一拳。后来,学校对我进行了批评教育,并给予警告处分。那些日子,我的心里极度郁闷,上课时也是没精打采的,学习成绩更是一落千丈,我对自己都有些自暴自弃了。
  这时候,给我的人生重新带来阳光的就是陈红。她知道我爱吃苦瓜炒鸡蛋,周末回家,她特地带来自己在家里烧的这道菜。班级里“五四”青年节组织活动,她主动请缨要跟我合作双人舞。尤其是在接近期末考试的那段时间,我一点学习的劲头都没有,每天耷拉着脑袋在教室里发呆。有一天,陈红跑到我面前,像变戏法一样从手中拿出了几只蝴蝶,直到我笑逐颜开她才离去。这位男老师很兴奋,好像蝴蝶还在他眼前飞。
  离开学校时,阳光明媚,我的眼前有无数的蝴蝶在飞舞。当我去陈红居住的小区时,保安告诉我,这个小区里住着好几个叫陈红的女子。有积极献血、助人为乐的大学生,也有抗震救灾支援灾区的建设者,还有义务照顾孤寡老人的志愿者。“你看看,我们这里经常收到感谢陈红的来信呢。”
  我为有陈红这样的好人感动着。当我正准备走出小区时,听到有人叫着陈红的名字,保安问我眼前的这个陈红是不是我要找的人。我朝保安挥了挥手,向着陈红大步走上前去。
  秘书先生
  认识“秘书先生”有很多年了,可以说,我是看着“秘书先生”长大的;也可以说,我见证了“秘书先生”的成长。
  “秘书先生”是我的同学,在学校里,我们都称呼他为彪马,当然我们这不是在替某个国际品牌免费代言。因为那时,我们的彪马还没有显现出成为“秘书先生”的潜质。
  后来,当我们毕业分配到工厂,还在为每天的四班三倒作息时间而头疼时,彪马给我们带来了一则好消息。他在一次书写单位的黑板报时,因为漂亮的板书被厂领导看中直接提拔为秘书了。听到他的这个消息,我们都埋怨自己为何没有练就一手好字,并且在我们看来,几千人的工厂里,见一回厂领导比买彩票中奖的几率还低,他怎么就偏偏遇上了呢!
  听说秘书是分一秘、二秘、三秘的,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机要秘书、文字秘书、生活秘书等。这个秘书的工作具体是什么样的情形,我没有仔细研究过,但是,对于彪马的变化,我们可是看在眼里的。
  差不多一年的时间过去后,我在同学的聚会上见到了彪马,他给我的第一印象是肚子变大了。当然,此时的彪马不仅是当年那个只会写一手好字的“秘书先生”了,他的气势俨然已经不只是一个秘书。他虽然默不作声,也不加入同学们热烈的时事讨论中,但每当有人问他什么问题,他都笑眯眯地回答:我很忙,回头我给你问问去。给人的感觉,他不是在参加老同学的聚会,而是在出席某个公事公办的会议。末了,在大家准备离席时,他又开口说了一句话:以后有什么活动可以提前通知我,我会安排好的。
  又一次见到彪马是在他的办公室。那天我刚好到他们单位办点事,顺道去老同学这里串串门。可当我一走进他的办公室时,眼前的情景让我愣住了。一排排凌而不乱的文件堆得如小山一样,挡住了我的视线,要不是彪马在一堆文件中抬起了头,我还真没有发现他坐在那里。看着我诧异的样子,彪马指着面前各式的文件袋告诉我,这些都是领导交办这周和下周要完成的公文写作任务,他只能抽出五分钟的时间来接待我。在我们交谈的时候,还不时有电话打进来,他拿着话筒,一边回答着“是的,我知道了”,一边无奈地对我苦笑着。看到他忙碌的样子,我赶紧知趣地离开了。
  因为与彪马比较熟悉的缘故,在单位打算组织联谊活动时,我想到了与彪马联系。经过商议,我们带着两班人马一起去了避暑山庄纳凉。在下午进山庄的途中,碰巧我的手机没电了,我向彪马提出借用一下手机时,彪马告诉我,单位规定,他们的手机要随时处于畅通状态。打一个电话对你有什么影响啦?我很纳闷。这是我们的工作职责要求,彪马继续坚持着。
  好好先生
  我已经有很长时间没有见到“好好先生”了,不知他最近过得好不好。
  “好好先生”姓郝,单名一个浩字,是我们一同打工的老乡。刚开始,郝浩并没有引起我们的注意,他长着一张极为普通的脸,属于那种放在人群堆里很容易被淹没的人,并且,他做起事情来也不是很麻利。这男人做事要是不利索,自然不会给旁人留下好印象。可时间长了,我们发觉,郝浩有一个特别明显的特点,无论叫他做什么,不管他当时有多忙多累,他都会爽快地回答一个“好”字,完全是不假思索的样子。久而久之,大家背地里就称其为“好好先生”了。当然我们也说不上来,这称呼是否带有揶揄的成分。
  “郝浩,帮我顶一下班。”“好!”
  “郝浩,下周去义务献血。”“好!”
  “郝浩,过来搭一把手。”“好!”
  可以说,这“好好先生”的“好”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
  前一阵子,郝浩的邻居要出差一趟,就把家里的小孩托付给郝浩照看。这郝浩还真是好,当做自己家的孩子一样疼爱。每天6点起床带着孩子跑步,早餐牛奶面包、鸡蛋豆浆换着来。等到中午休息时间到了,他还不放心孩子放在家里,要亲自回家来给孩子做饭吃。如果只是这些饮食起居的日常料理倒也罢了,郝浩把孩子像朋友一样来对待,每晚陪孩子一起做作业、玩游戏,给孩子讲益智故事。即便孩子做错了事,郝浩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加以开导。那些天,孩子在郝浩家过得相当舒坦。
  大半个月以后,孩子的父母出差回来,发现自家的孩子长胖了,学习态度也端正了。可问题也随之出现,比如孩子变得挑食,邻居一直倡导男孩子要“贱养”的理念,让孩子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同时,当孩子在学校遇到什么困难时,也不愿回家告诉父母,而愿意跟郝浩交流。看着孩子这么依恋郝浩,这让当父母的不知说什么好。
  后来呢,有老乡给郝浩介绍了一个女朋友,也是一外地女子。这郝浩吧,也不管对方乐意不乐意,就不拿自己当外人了。每天早上,郝浩都会买好早餐去女孩的宿舍,等着女孩下楼来。有一天,女孩跟别人换班在房间休息,郝浩就拎着早餐在宿舍外面傻傻地等着,直到这宿舍大门关上,郝浩才不甘心地离去。当女孩因阑尾炎生病住院的时候,郝浩又是跑医院又是跑菜场,每天忙得连自己吃饭也顾不上。
  女孩的父母过来看时,郝浩以勤务兵的姿态全程陪同女孩子的家人。去商场购物,特产买了一大堆,请客吃饭忙得不亦乐乎。这一次,我们都以为郝浩一定有戏,可事实告诉我们,当这女孩子结婚的时候,郝浩却是伴郎。看着郝浩在一旁幸福的模样,我们连连感慨,这“好好先生”还真就是好。
  当然,“好好先生”作为一凡夫俗子,也有跟人较劲闹翻脸的时候。年底,我们一群老乡聚在一起,大家天南地北地神侃。有老乡带着家属来,这家属一不留神说了一句“我们那里有景德镇陶瓷,你们老家还没有呢”之类的话,当然这话,家属是对着自己的老公说的。可郝浩碰巧坐在这位家属的旁边,一听这话就不乐意了。“我们老家有蜀绣蜀锦,你们那里还没有呢!”郝浩显然有些愤愤不平。
  这本是小两口之间的玩笑,被郝浩这么一说,家属的脸挂不住了,“你的家乡好,那你怎么不留在老家,干吗还要出来打工啊?”郝浩也不示弱,“我是打算出来见见世面,再回去建设家乡的。”他们你一言,我一语,就这么唇枪舌剑干起来了。从那以后,我们知道,“好好先生”还有一个特点,谁不说俺家乡好,俺就跟谁急!
  春节过后,郝浩还真就回了老家,听说带领家乡人养猪致富去了。有一阵子,他打电话来,让我帮忙找找农技局的专家问问,这猪厌食、拉肚子该怎么办?我说郝浩,这实践出真知,你还真跟猪耗上了!郝浩在电话那端说,接下来,等养猪致富起来,他还要在老家搞蘑菇种植,搞园林绿化。到时,等你回到老家,会看到漫山遍野的果树,让你垂涎欲滴的哦!郝浩兴奋地描绘着老家未来的美好蓝图。
  哈!这敢情好。那我提前预约,回老家来做一位尽职尽责的园林守护者。郝浩在电话那端连声说着“好好好!”我想,在“好好先生”的带动下,老家也一定会变得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