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然茶经六章

2012-12-29 00:00:00容韬
文学港 2012年6期


  唐陆羽著《茶经》三卷十章,七千余字,精微博大,笼络人间茶道,使天下尚茶成风。今人效颦以撰诗赋,涵咏六章,以彰萧山茶事。
  嘉木源:云石观茶
  雾起后,松风竹月嬉戏
  你晏坐或行吟,不足以敲响空山
  杜审言说,山鸣万乘来,如同百鸟朝凤
  王摩诘没有反驳,只说忘记语言
  响天岭上,那些叶瓣
  居于世外,时闻鸟鸣
  愿守一截枯枝,安度平生
  再没有比这更沉静的生活
  沿着人烟小径,寻访云石的茶树
  但看却无的草色蔓延到脚下
  没有俗事,没有时间踱过我们额头
  没有风雨,只有矮矮的树在
  轻微地摇晃
  江南具:跨湖有桥
  独立跨湖桥
  一枚传承8000年的茶籽出现在你眼前:
  这是神农氏草书大地的墨点,
  抑或陆处士漏听的雨滴
  倒影之桥,一如湖水浸透的茶瓣
  浮勾云霞,沉捺磐石,似在抄录清微小雅
  阅读涟漪,聆听水的语言
  看得久了,那些波浪,都在对你微笑
  舌有波罗蜜,心开莲花瓣
  你与沙砾,不再相谈无料
  你是否已嗅得自己的影子泛出几许清香
  待明日,心存麋鹿,浅饮清泉
  明雨造:三清有韵
  雨后,二十四位工匠在流水线上
  编排杭州茶史的活字印刷
  这是一桩雅事,伴着失传已久的沐浴焚香
  明前,狮山古村,女娲殿里
  未来贡茶,正在擦亮一位帝王的剑
  随后扫荡大元皇朝的残山剩水
  在沸腾的水下,三清茶还原了前世幽香
  也唤醒了金戈铁马
  这一盏刚柔并济的佛天雨露
  何妨以百亩菊田相换
  三巡过后,茶身婉约舒展
  豪情收敛于叶柄,清平世界摊开在脉间
  云烟煮:龙井有情
  最初的日子,我们
  并未看透生命里的红与黑
  时序无常地揉捏着心灵的陶胚
  初巡的人生鲜美若汤
  再巡则清蒸山水,中年气象醇如陈酒
  待到第三道茶,就拂散了红尘里龙团凤饼
  桑麻间,半壶龙井品沧海
  花鸟鱼虫人物,飞溅在泡沫中
  一瓢西湖,一瓢湘湖,饮啜浮生炎凉
  眼耳鼻舌身心,一茶定夺甘苦
  西湖、湘湖,两枚诗稿中聚散离合的韵脚
  两位春天的采茶女,互相梳妆
  钱塘江上浮云,便是两湖探亲的信笺
  你笼起一袖云烟,明日寄往哪里?
  忘禅饮:萧然品茗
  湘湖边。品一杯龙井
  如入雨后桃源,就此浮沉都市之外
  仙女湖畔。采一瓣嫩叶
  从这座嫩绿的港埠出发,泛舟于内心的清流
  透过蟹眼观人生,如何
  透过一杯茶的气泡观婆娑世界,如何
  透过你的瞳孔,观自在,观无何有之乡,又如何
  我们坐在雪地,天空降落着白而冽的水,
  天气入了佳境
  掌灯时分,走回自己的书房
  翻足本,读逸史
  品茗,在那些月光如水的秋夜
  坐以忘物,隐身于红尘浓密处,
  冥思茶百戏而不厌
  唯独睁开眼,一切相都消散,清寂与枯淡皆无
  万般略:本我即茶
  我有九难,说不出的苦
  我有八十一劫,另一个我在镜中反复演习
  当诗意在江南瓦解
  在中原崩颓,在整个华夏版图上节节败退
  我辈就隐身于水,用语言缝补旧明月
  微暖的午后,树阴爬过棚架
  火即将升起
  那些修理我灵魂的器具,已经到齐
  罗筛靠着风炉,锥刀、竹鞭
  交叉于漉水囊上……像一家人
  在油画里郊游。亚麻布上,松节油
  尚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