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贿者的“清单”与受贿者的“笔记”

2012-12-29 00:00:00检风
党员文摘 2012年5期


  近年来,“行贿清单”、“受贿笔记”在各地屡屡被发现。在这些“清单”、“笔记”的背后,是一桩桩大案、窝案。
  行贿清单“泄密”掀开大案
  山西省太原市新建地产项目近年来成倍增长,这也成为权力部门官员腐败的高发区。去年年底,山西省人民检察院根据线索控制了一名为房地产商跑项目的“中间人”,通过这名“中间人”的一本行贿清单,办案人员开始调查太原市规划局相关人员。就这样,因行贿清单“泄密”,牵出太原市规划局60多人的窝案。
  2010年5月11日,北京市房山区人民检察院反贪局接到群众对药品代理商王尊合参与行贿的举报。王尊合原是一名药品代理商,挂靠在一家医药公司名下代理销售“劳克”牌结核丸。被抓后,办案人员从王尊合身上起获了一个U盘,里面有一份名为“结核丸资金流水账”的文件清单。长达88页的清单记录了从2006年至2010年四年间,他每次行贿的时间、受贿人、药品名称等,共计行贿320余万元。行贿对象上至结防所所长,下至结防所会计,有近20人。
  办事要行贿送礼成“潜规则”
  一些手握权力的公务员、国企领导,或多或少给办事人员设卡,以借机让办事人员送上各种好处,致使许多事情不行贿不送礼就很难办,送了礼行了贿就变得好办。
  “粤北首富”朱思宜为了能将煤销入韶钢,从董事长到科长等,他一一行贿,行贿金额近2000万元。据调查,他十分善于通过私人送钱的方式结交权贵,打通生意场上的各种关卡。并且,他自有一套自己的送礼标准——过节费,厅级干部五六万元,处级干部两三万元;托关系办理一般事务,10万元到20万元;托人办重大事情,则100万元、200万元都不吝惜。当然,朱思宜在送礼方面是很有讲究的。比如对厅级干部,第一步——“投石问路”,先给一两万元,看他敢不敢收;如果收了,就开始第二步——“加深感情”,送上两三万元;如果又收了,就进入第三步——“稳定关系”。
  行贿费用打入预算成本
  当媒体曝光一些私人企业老板偷偷记下的“行贿清单”后,人们多少认为这些老板存心想“害人”。其实不然,行贿后记清单的做法,固然有人是想秋后算账,但大多数人只是为了留个账本,便于经营管理上的成本核算。
  据纪检机关的工作人员介绍,其实大多数行贿人特别是需要成批行贿的企业老板,都有一份“行贿清单”。调查发现,许多企业老板逢年过节或有重大项目需要运作时,都要造好用于送礼行贿的预算,做到有账可查,有记录在案。
  在江西某地,由于工程建设利润高,施工单位之间竞争激烈。为获取工程项目,将工程造价的5%至10%列入“公关费预算”用于行贿,竟成为当地建筑行业的“潜规则”。
  受贿人也作“笔记”
  与行贿方作“行贿清单”相对应的是,受贿人也作起了“受贿笔记”。这一方面是方便不时翻阅,了解“经济增长趋势”,另一方面是为了兑现承诺,帮助行贿者办事,对不行贿者给以冷落和反制。
  据查,重庆市司法局原局长文强单独受贿或者与妻子周晓亚共同受贿共1625万元人民币。在庭审现场,周晓亚自称有一个笔记本,记录了收受贿赂的部分情况。
  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交通局原局长霍建民把所有行贿者的名字和金额一一记录,而且一记就是五年,笔记本长达27页,大到工程队负责人送的几万元,小到个人送的烟酒、茶叶、米、面、油,等等。编排体例和方法堪称便捷。例如,一是讲排序,受贿的钱数排在最先,以万元为单位,分别用“1”、“0.1”、“0.05”等表示;二是分门别类,如香烟,他要记清楚是黄熊猫还是小熊猫,是软中华还是硬中华等。
  (吕丽妮、李云贵、金卫东、刘名远荐自2012年1月4日《新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