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关特供

2012-12-29 00:00:00宋绍武
党员文摘 2012年5期


  姐夫在县政府做了二十多年的秘书,退休后,带着外甥女来省城创业。
  姐夫准备在行政大楼对面开个打印店,附带卖些杂货。我觉得不妥。机关办公设备早已现代化,谁还在外面打印啊?可姐夫说就算是给机关拾遗补缺吧。
  半个月后,我听说姐夫的业务相当红火,很是惊诧,就专门去店里一探究竟。
  外甥女正忙,十指在键盘上翻飞,好像在打一份公文。姐夫在货柜前整理货品。
  我指着雨衣、手电筒、雨鞋、铁锹、应急灯、仁丹、创可贴等,问这些能卖得出去吗。姐夫笑道:“这是按需配货。到防汛季节,上面号召上堤巡护,机关就得配。”
  还有一些洋镐、手套、水桶等,我问姐夫:“你怎么还卖这些?”姐夫点点头,这些是给植树节准备的。“这些旧军大衣、夹克、旅游鞋有何用?”我接着问。姐夫又道:“领导下基层看望困难职工,不能穿得太光鲜,这些就是亲近百姓的‘道具’。”那堆八成新的横幅是从机关回收的,迎接上级检查视察,换些字就行了,交活又快又便宜。外甥女学的是中文,再加上他点拨,现在可以代写各种报告、总结等公文,这块业务量也不小。
  姐夫最后总结道:“我为啥能把行情摸得这么准呢?机关事务我熟悉呀,适销对路。当然,经常和部门的头头脑脑们搞好关系也是成功的关键。”
  (吴德宝荐自《杂文月刊》2012年1月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