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数学素养的高低,一个重要标志就是能否用数学的方法、策略、思想等去解决数学问题以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因此,解决应用问题的教学历来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发展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一直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在十年课改实践与研究的基础上,《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总目标中提出“增强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将原来总目标中具体阐述目标的四个维度之一的“解决问题”改为“问题解决”,并对“问题解决”的目标进行了具体的描述:“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增强应用意识,提高实践能力;获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发展创新意识;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由此可见,重视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与《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是一致的。同时,《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更加重视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在原有基础上增加了“增强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的目标(这一问题另文再展开论述)。
新课程下的“解决问题”融合于“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四大领域的学习中,在教材编排、应用问题的呈现形式等方面都有了较大的变化,如新课程下的数学实验教材在编写“数与代数”领域的解决问题的内容时,淡化问题的类型,不以类型为线索,而是将解决实际问题作为数与运算学习的自然组成部分,具体按“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展开,引导学生从问题情境与运算意义出发思考解决问题的策略。这样的“淡化类型”的教学,能有效防止“机械照搬”、“套用解法”的现象,当学生遇到一个应用问题时,就不会把问题和类型相联系,而是思考情境中的问题与数学意义的联系,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获得解决问题的一般经历与体验,积淀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促进学生数学概念的理解和数学思维水平的提升,从而真正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实际的教学中,我们发现,很多教师把握不住新课程中解决问题教学的变化,如解决问题与运算学习结合教学,由于在很多内容中运算学习的目标更显性(如算法的掌握、算理的理解),有的教师就难以把握解决问题的教学目标,甚至弱化了读懂问题情境、分析数量关系、检查与反思等解决问题过程的指导,导致了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难以有效提升。
“解决问题”的教学该如何展开呢?教师又该如何帮助和指导学生增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呢?我们认为,教师要结合“情境理解,表征问题—分析数量关系,寻求解决方案—确定解决问题的方案并尝试解决—检验、评价与反思”的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关注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思考的过程,变“教解法”为“策略指导”,特别要重视运算意义理解、数量关系分析、解题策略运用的指导,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积淀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发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主要以“数与代数”领域的解决问题教学为主,谈发展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几个着力点。
一、 加强运算意义的教学,沟通数学问题与运算意义的联系,以运算意义的理解提升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新课程下的解决问题教学,不再分类型教学,学生遇到一个应用问题时,就不再是联系类型思考问题,而必须思考情境中的问题与运算意义的联系。这样,运算意义的理解对能否有效地分析数量关系起着关键的作用。因此,加强运算意义的教学,注意多种运算“模型”的渗透,注意沟通数学问题与运算意义的联系,成为学生能否有效解决问题的关键。
首先,要加强运算意义的教学,让学生充分经历探索运算意义的过程,理解整数、小数、分数的加减乘除各种运算的意义。例如,整数加法意义的学习,北师大版教材一年级上册的“一共有多少(认识加法)”一课,教材通过四个问题引导学生经历加法意义的形成过程,其中问题1“一共有几支铅笔”和问题2“一共有几只熊猫”通过两组动态的连环画情境,帮助学生体会“合起来”的过程,抽象出算式,从而初步理解加法意义;问题3“认一认”是在前两个问题直观体会加法表示“合起来”的基础上,体会两个情境虽然内容不同,但是表示的是同一件事情,都可以用“3+2=5”来表示,从而抽象出加法算式。再通过观察淘气写出的算式,来引导学生认识加号以及算式的读法和写法;问题4“摆一摆,算一算”,通过结合图示情境摆一摆学具,列出相应的加法算式,进一步巩固加法意义的初步认识。
在加强运算意义教学时,教师还要通过情境的多元化帮助学生多积累一些运算的“原型”,也就是理解运算意义不是背出某句话,而是积累一些使用某种运算的例子,为学生理解数量关系以及实现顺利“化归”提供必要的“原型”支撑。例如,乘法的意义可以从“几个几”“面积”“倍数”“折扣”等方面来理解,这些运算意义的“原型”有:“六年级平均每班有38人,一共有6个班,六年级一共有多少人”“教室长8米,宽6米,教室的面积是多少”“我们班喜欢踢球的有8人,喜欢跳绳的人数是喜欢踢球人数的1.5倍,喜欢跳绳的有多少人”“一套衣服的原价为400元,现在打6折出售,现价多少元”等。在学生积累了比较多的运算意义的“原型”后,就能较好地理解运算“模型”的内在结构,如加法可以作为合并、移入、增加、继续往前数等的模型;减法可以作为剩余、比较、往回数、减少或加法逆运算等的模型;乘法可以作为相等的数的和、面积计算、倍数、组合等的模型;除法可以作为平均分配、比率或乘法逆运算等的模型等。
其次,在具体解决问题时,教师要注意沟通运算意义与解决问题的联系,促进学生对数量关系的理解。如这样一个简单实际问题:1只小象搬2根木头,3只小象搬几根木头呢?学生中出现了三种算式:2×3=6(根);2+2+2=6(根);3×2=6(根)。教师追问:2×3=6,3×2=6,你是怎么想的呢?一学生回答:一头大象搬2根木头,这里就是“3个2”,可以用“2×3”或“3×2”。这里通过教师的追问,引导学生沟通乘法算式与乘法运算意义之间的联系。再如这样一个问题:“苏宁家电商场有电视机840台,第一天卖出160台,第二天卖出剩下台数的。第二天卖出多少台?”关键引导学生沟通“剩下台数的”与分数乘法意义的联系,根据分数乘法意义可以得出“剩下台数×=第二天卖出的台数”,从而列出算式“(840-160)×”。
另外,除了重视加减乘除等运算意义的教学外,一些概念的理解同样也对解决问题起到很关键的作用,如分数、百分数、小数等概念以及比、正比例、反比例等概念的理解。
二、 加强数量关系分析的指导,引导学生经历从“数学问题”到“用数学方法解决”的过程,以数量关系的有效建构提升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决问题时,分析数量关系是从“数学问题”到“用数学方法解决”的关键。在学生用一定的方式表征问题后,要进一步引导学生分析已知数量与已知数量、已知数量与未知数量之间的关系,并综合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分析数量关系的能力是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培养的重要方面,需要教师在教学中特别关注。
(一) 注重引导学生分析问题中最基本的数量关系的结构,凸显数量关系的“大逻辑”
分析数量关系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注重问题中最基本的数量关系结构的分析,即关注题目中的“大逻辑”,如“总的数量-卖出的数量=剩下的数量”“男生人数+女生人数=全班人数”等。例如,“学校计划购买120本笔记本奖励给优秀学生,每本4.5元。王老师去购买时,营业员告诉他买100本以上的,每本可便宜0.5元。用同样的钱,现在可以买多少本这样的笔记本?”要凸显最基本的数量关系结构:“钱的总数÷现在每本笔记本的价格=可以买的本数”。再如,“学校舞蹈队有男生20人,如果女生人数减少,就和男生人数相等。学校舞蹈队有女生多少人?”根据“女生人数减少,就和男生人数相等”,可以得出最基本的数量关系结构:女生人数×(1-)=男生人数。对于比较复杂的数量关系,教师要引导学生利用画图、列表、实物演示等表征方式来分析问题的“大逻辑”,从而有效建构数量关系。
分析数量关系时,教师要注意数量关系的建构要结合具体的问题情境,除了“路程、时间、速度”和“单价、数量、总价”等常见的数学模型有必要进行概括外,其他的数量关系不一定要高度抽象概括,避免程式化。如这样一个简单的数学应用问题:三年级有36人参加植树劳动,每组3人,可以分多少组?具体叙述数量关系时,只要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说出“总共36人除以每组3人等于可以分几组”即可,也可以逐步表达为“总共36人÷每组3人=可以分几组”,但沒有必要概括为“总数÷每份数=份数”这样比较抽象的数量关系,因为在实际的问题解决中,不会给问题贴上标签,而是需要学生根据具体的情境进行数量关系分析。
(二) 引导学生表述解决问题的思路,提高学生数量关系分析的条理性
表述解题思路是展示学生思考问题过程的重要方式,能提高学生数量关系分析的条理性。教师应鼓励学生表述解决问题的思路,特别是一些需要用两步及以上计算解决的问题,更需要学生进行解题思路的表述。同时,教师要进行必要的指导,如引导学生用“先……再……”“根据……可以知道……”等语言来表述,提高学生语言表达的条理性和严密性,但也不要过分追求“形式化”,学生只要能把自己的思考过程说清楚即可,也应允许学生根据直觉、猜想、合情推理等表述自己的思考过程。如这样一道题:“一条裤子的价格是18元,一件上衣的价钱是一条裤子的2倍。买这样的一套衣服,需要多少钱?”学生表述了几种不同的思路。思路一:先算出一件上衣的价钱,再计算一件上衣和一条裤子一共多少元;思路二:根据“一件上衣的价钱是一条裤子的2倍”,可以知道一套衣服的价钱是一条裤子的3倍,所以只要18×3就可以了;思路三:先算18×2得到一件上衣的价钱,再加上18得到一套衣服的价钱。显然,这三种表述方式都是合理的。
在学生表述解题思路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从学生的解题思路中了解学生分析问题的策略——直接转换策略或问题模型策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如这样一个问题:“学校体育室共有30个篮球,四(1)班借了20个篮球,又还回来8个,四(1)班还有几个篮球沒有还?”如果学生的思路这样表述:共有30个篮球,借走了20个,算式是“30-20”,又还回来8个,所以算式是“30-20+8”,这说明学生使用的是直接转换策略,即只对题中的表面内容进行理解,只选择问题情境中的数字和关键词(多、少、一共,相差,比……多),再进行数字加工;如果学生的思路这样表述:借走20个,还回来8个,所以沒有还的篮球数是“20-8”,“30”在这个问题中不需要用,这说明学生使用的是问题模型策略,即在理解各个信息之间关系的基础上进行情境模型建构。在了解学生分析问题策略的基础上,教师要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引导学生关注信息之间、信息与问题之间的关系,抓住问题的“大逻辑”,提高学生运用“问题模型策略”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 重视解决问题策略指导,让运用策略成为学生的一种习惯,以策略有效运用提升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无论是问题表征还是数量关系分析,都需要一些解决问题的策略。但策略的培养需要持之以恒、循序渐进,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我们认为画图、列表、模拟操作等策略应成为学生常用的策略,需要在教学中经常进行指导,逐步使运用这些策略思考和解决问题成为学生的思维习惯。
(一) 画图策略
画图策略是利用“图”的直观来表征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数学结构,是最常用的一种解决问题策略,符合学生的思维特点。美国数学家斯蒂思曾说过,如果一个特定的问题可以转化为一个图形,那么就整体地把握了问题,并且能创造性地思考问题的解法。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把“应用问题”画出来,提高学生的通过画图分析问题的能力。
画图策略包括画线段图、示意图等多种形式的图。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画图思考问题时,除了画一些比较规范的线段图外,还应该鼓励学生画自己的图,只要能帮助学生思考问题,都应该进行鼓励。如这样一个问题:“光明小学图书馆新买科技书和故事书共560本,其中科技书本数的与故事书本数的正好相等,新买来的两种书各有多少本?”学生画出了以下几幅图。
从上面几幅图可以看到,无论是哪种形式的图,都可以清晰地看出560本相当于一共有7份,一个比较复杂的分数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因此,教师从低年级开始就应注意鼓励和指导学生用图表征问题,使学生逐步学会看图、画图,使“用图帮助思考问题成为学生的一种习惯”。
(二) 列表策略
列表策略也是一种重要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对于一些开放性问题或者需要用列举法时,列表可以帮助学生整理信息,并利用表格进行分析推理。
例如这样一个问题:“在一边靠水渠处,用篱笆围成一块直角梯形菜地(如左图),已知三面篱笆总长28米,篱笆怎样围时这块菜地的面积最大,最大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这个问题是引导学生运用对梯形的认识以及梯形面积等知识,寻找梯形的On5fntmOM7O+Ix+m+2EEcA==底、高、面积之间的关系,发现规律,建立数学模型。这个问题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对学生的思维要求也比较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列表的方法尝试(如右上表),逐步找出规律,以解决问题。
通过列表尝试,逐步可以发现,当高为14米,上底与下底的和也为14米时,这块菜地的面积最大,最大面积为98平方米,如(6+8)×14÷2=98(平方米)。学生在经历列表、尝试和不断调整的过程,能体会到用列表进行列举的一般策略。
(三) 模拟操作策略
模拟操作策略就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对于一些较复杂或难以理解的问题,可以用人或物模拟问题的情境,通过实物操作或动态模拟使语言叙述的问题变得生动具体,帮助学生理解和思考问题。如这样一个问题:“小军去游泳池游泳,他在泳道内游了两个来回,共游了100米,这个游泳池的泳道有多长?”在这个问题中,对“两个来回”的理解是解决mM+EOGpabVAcuNV8C7V0Ig==这个问题的关键,教学时可以让学生走一走模拟情境,也可以用物体代替进行情境模拟,帮助学生理解“两个来回”实际上就是4个泳道的长。模拟操作使问题变得直观,能帮助学生理解问题情境,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教师要经常引导学生学会用身边的东西动手操作或模拟情境,帮助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以上是解决问题时常用的三种策略,“解决问题”教学要变“教解法”为“策略指导”,帮助学生在解决问题实践中掌握这些常用的解决问题的策略。据相关研究表明,只要方法得当,9~12岁的儿童并不难掌握复杂的问题解决策略,困难的是“辨认有效使用策略的条件”和“从几种策略中选择特殊的策略”。因此,教师除了让学生了解、掌握这些解决问题的策略外,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知道一种策略什么时候是有效的,能从几种可用的策略中选择最恰当的一种,能正确地运用策略,逐步将解决问题策略内化为个人的数学素养,成为思考问题的一种习惯。
(浙江省嘉兴市南湖区教研室 31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