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利用情境 促进意义建构

2012-12-29 00:00:00周明
教学月刊·小学数学 2012年7期


  “乘法分配律”的教学目标主要是理解乘法分配律,通过“猜想—质疑—验证—归纳—应用”的方法让学生亲历乘法分配律的探索过程。以下是一位教师的教学片段。
  【案例一】
  1. 比赛:(分男女两组)
  65×17+35×17(65+35)×17
  37×41+43×41(37+43)×41
  40×25+4×25(40+4)×25
  8×125+80×125(8+80)×125
  学生讨论,感悟到计算结果虽然相同,但存有计算简便与否的差异。
  2. 不分小组,学生自己选择方法计算。(全班只有一个学生选用后者)
  (37+63)×4237×42+63×42
  3. 根据计算结果相同,用等号连接两个算式,像这样的等式叫什么?
  生:乘法分配律
  4. 思考前面5组10题,鼓励学生用字母、图画、动作等表示算式的特征。
  生:(A+B)×C=A×C+B×C
  生:(○+□)×△ = ○×△+□×△
  生:(小鱼+笑脸)×17 = 小鱼×17+笑脸×17
  教师引导学生用小写字母来表示乘法分配律。
  5. 开放题:63×15+( )×( ) = ( + )×( )
  学生交流汇报。
  教师从两个方面来定位:①是否符合乘法分配律;②是否能在计算上简便。
  6. 投影: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 ),再把两个积( ),这叫做乘法分配律。
  7. 练习:
  (1) 把计算结果相同的用线连起来。(4组)
  (2) 填数。(4组)
  从教学过程看,教师通过“比赛激趣—引导观察—自主归纳—迁移拓展—归纳定律”,让学生经历了“猜想—质疑—验证—归纳”这一探索过程。然而细细想来,学生探究规律仅从试题情境上加以归纳,没有联系生活实际,这对于尚处在形象思维的四年级学生来说是否太抽象了?对于规律的归纳是否只是停留在“形”的模仿?对于为什么相等,为什么可以转换,缺乏必要的经验支撑。因此,规律应用的价值也就显得单一了。
  由此笔者认为,从表面上看,学生是经历了发现、验证、归纳的过程,但没有真正参与到探究乘法分配律的学习中,对于乘法分配律的认识没有经历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的过程。于是,笔者尝试把“计算比赛”变为“创设生活情境”,把“算式验证”变为“情境解释”,对本课进行了新的教学,以期望利用情境促进学生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本质。
  【案例二】
  1. 在情境中探索规律
  教师出示题目:
  (1) 校舞蹈队的10名同学要买服装,准备参加一年一度的艺术节集体项目比赛,上衣每件45元,裤子每条35元。一共需要多少元?
  (2) 学校新进13套桌椅,桌子每张36元,椅子每张14元。学校一共用了多少钱?
  (3) 国庆节淘气和笑笑乘汽车从江山到杭州旅游,汽车平均每小时行98千米,上午行了2小时,下午行了3小时,汽车全天共行了多少千米?
  (4) 如图,求下面图形的面积。
  要求:①用不同的方法列综合算式解决。
  ②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学生交流、汇报,并写出算式。
  师:这4个问题各写出了2个算式,得到了4组等式。观察这4组等式,你发现了什么?请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设计意图:教师通过生活情境的引入和数学问题的解决,引导学生对多个数学事实进行观察,从而发现乘法分配律,培养学生数学探究和归纳猜想的能力。)
  生:两个数的和与第三个数相乘,等于每个加数分别与第三个数相乘,再把它们所得的积加起来。
  生:(甲数+乙数)×丙数 = 甲数×丙数+乙数×丙数
  生:(○+□)×△=○×△+□×△
  生:(a+b)×c=a×c+b×c
  ……
  (设计意图:启发学生从多个角度表述乘法分配律,既可以加深对乘法分配律的理解,又可以培养学生的数学表达能力和数学交流能力。)
  2. 在情境中解释规律
  师:同学们,你们这样表示正确吗?
  生:正确,我能举例证明它。
  生举例并证明。
  生:我的例子是(2+5)×8 = 2×8+5×8,通过计算左边等于56,右边也等于56 。
  生:我的例子是(4+7)×3 = 4×3+7×3,我认为4个3加上7个3等于11个3 。
  生:我的例子是(32+20)×3 = 32×3+20×3,我编了一道题来说明:学校新进3套桌椅,桌子每张32元,椅子每张20元。学校一共用了多少钱?左边先算出1套的价钱,再乘以套数算出一共用了多少元。右边先算出桌子和椅子分别用的价钱,再算出一共用的钱数。
  学生继续用情境说明等式的左右两边相等。
  师:谁能结合长方形周长情境,说说64×2+26×2与(64+26)×2为什么相等。
  ……
  (设计意图:立足于概念本质由浅入深加以追问,让学生自己举例子解释乘法分配律,能加深他们对乘法分配律和乘法意义的理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说理和论证能力。)
  3. 在情境中拓展规律
  教师出示:我们班男生有27人,女生有23人,每人植2棵树。       ?
  生:我的问题是我们班一共种了多少棵树?
  生:我的问题是男生比女生多种了多少棵树?
  学生尝试解决这两个问题。
  生汇报第一个问题:
  生:我的算式是(27+23)×2=100(棵),我认为全班共有50人,就是求50个2是多少。
  生:我的算式是27×2+23×2=100(棵),我认为先求男生种的棵数,就是求27个2是多少;再求女生种的棵数,就是求23个2是多少;然后把男生种的棵数和女生种的棵数相加。
  生汇报第二个问题:
  生:我的算式是(27-23)×2=8(棵),我认为男生比女生多4人,就是求4个2是多少。
  生:我的算式是27×2-23×2=8(棵),我认为先求男生种的棵数,就是求27个2是多少;再求女生种的棵数,就是求23个2是多少;然后把男生种的棵数减去女生种的棵数。
  生:我发现就是把几个几和几个几相加或相减。
  生:我发现(27-23)×2=27×2-23×2。
  生:我可以说(a-b)×c=a×c-b×c。
  教师出示题目,要求根据情境写等式。
  1. 校舞蹈队的10名同学要买服装,准备参加一年一度的艺术节集体项目比赛,上衣每件45元,裤子每条35元,舞蹈鞋每双8元,一共需要多少元?
  2. 学校新进102套课桌椅,每套35元,一共用了多少钱?
  学生尝试写等式。
  生:我的等式是(45+35+8)×10=45×10+35×10+8×10,因为左边是10套衣服的总钱数,右边是10件上衣、10条裤子和10双鞋子的总钱数。
  生:我的等式是102×35=100×35+2×35,我认为102×35是100个35加上2个35。
  ……
  (设计意图:分配律的“形”是丰富多彩的,教师只有注重引导学生用乘法和加法的意义来理解乘法分配律,学生才能进行正确、灵活的运用。)
  总之,乘法分配律的教学重在“悟”,切忌“灌”,意义的理解远远胜于形式上的模仿。在教学时,教师要从定律的本质入手,通过丰富感知素材、强化数学表象、设计精当练习等途径,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自主探究,大胆交流,进而促进学生深刻理解,主动建构,灵活应用,让学生真正获得认知层面和情感层面的“共赢”。
  (浙江省江山市城东小学 32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