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业领域,从科研到农民田间生产,相当于从天空落到地面接地气,中间有很长一段路。如果按照100分来说,一个好的科技产品,只能得40分,更重要的60分是深入到田间地头最后一公里的农业科技推广。产品再好还得要农民用得起,想去用,并且能够科学地使用,真正推广起来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程。
近日,11家中央媒体奔赴内蒙古进行“走转改,春耕赴基层主题采访活动”。在呼和浩特市赛罕区西耙栅乡前不塔气村蔬菜基地,《经济》记者不仅看到了繁忙的春耕景象,更看到了应用型农业科研与推广的成功案例。
永业科学研究院院长仝宝生对记者说,“在春耕期间,农民要种植,我们就要把产品的技术、使用方法传播给农民,尤其是教会农民正确地使用喷施技术。根据现在的气候条件以及作物的长势,农技人员会给农民讲解技术并推荐适合的农资产品。比如,永业的强根宝,是用来蘸根的,让农作物的根系发达,移栽成活率提高;永业的种宝生,是用来浸种拌种的,使种子发芽率齐苗率提高。我们非常重视春耕,因为早春农作物的施肥、植保,包括田间管理,对农作物的整个生长期来讲至关重要。”
观念转变带来绝对差异
前不塔气村,呼和浩特市第一家万亩无公害蔬菜基地,目前有菜地4000多亩,其中设施农田1460亩,温室大棚900多栋,每年向呼和浩特地区提供商品菜1.3亿公斤。
过去,农资商只是单一推销农资产品,在赚取利润后,并不管农民是否能够增产增收;而很多时候农民在花钱买了产品后,由于不会科学使用并没有得到应有的收益。而在前不塔气村,这一现象却因为一个特殊群体的到来而改变。
2007年4月,永业集团在前不塔气村建立了永业科技服务站,进行高科技产品永业生命素的推广,引导农资商帮助农民科学地使用农资产品。
对于这一行为,永业集团董事长吴子申告诉记者,这源于他们观念上的改变。农资商会由先前的坐商,转变成现在的急农民所急、想农民所想、农民需要什么就提供什么的服务商,真正帮助农民科技致富。农民最需要什么呢?农民最需要的就是能赚钱,能致富。而永业集团在前不塔气村蔬菜基地的实验证明,使用永业生命素,农民投一块钱能够赚到十块钱,这是一个财富公式。
永业集团通过对用户、客户跟厂家之间的链条关系进行重新梳理,产生了商业内容交给厂商,科研内容交给科研机构,其他的交给农民。永业集团的商业逻辑是使其产品的整条产业链形成一个利益共同体或者是命运共同体,永业集团带着大家共同服务农民、服务农业,把帮助农民致富的想法落实到田间地头,同时,尽可能地帮助产业链上的各个环节的价值得以实现,也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实现永业集团的发展战略。
技术服务助推知识农业
现代农业是一个产业体系,其中蕴含着诸多的科学的元素,不仅包含有计算机等现代信息工具,还囊括了工程、基因等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的力量开始在农业发展中掀起更大的浪潮。
为了拥有知识农业的话语权,永业集团成立了永业科学研究院,并在全国建立了三万多家科技服务站。这些永业科技服务站,深入到乡镇村庄,田间地头,不仅为农民提供高科技产品和农业技术指导服务,而且搭建了永业科学院的科技工作者了解基层种植情况、进行科研与生产的桥梁。
永业科技服务站的站长都是懂农资的专业技术人员。有些科技服务站还会协助安排配备农业大学生,以及联系当地专家做定期培训。永业的农技人员会不定期在科技服务站巡回检查指导工作,经常会派专家、教授进行技术指导,帮助农民解决农作物的“疑难杂症”。
此外,据吴子申介绍,每年特别是在春耕之前,永业集团都要组织永业科学研究院的农技人员、研发人员以及专家教授对粮食作物、果树、蔬菜等重点作物的种植进行气候条件研究、施肥研究、病虫害研究,并且增加技术储备和人力储备,保障春耕期间的农技服务需求。
打造农民综合服务平台
走访中,记者还了解到永业科技服务站在作为农民学习、经验交流、生产经营信息交流等场所的同时,还具有其他的社会功能。
农业学校以及相关专业的大学生,可以在永业科技服务站里见习、实习、就业,以使他们在帮助农民的同时学以致用;科研工作者可以通过永业科技服务站找到他们的科研需要,从市场的角度让科研成果转变为现实的生产力;媒体可以通过科技服务站了解基层困难,反映农民的需要;金融部门通过科技服务站来向农民发放惠农贷款,如农业银行的惠农卡正在部分永业科技服务站进行试点,这样既缓解了科技服务站过去的赊销种料、肥料的问题,同时也把农业银行支农、惠农政策落到了实处。
用吴子申的话来说,永业科技服务站正在构建一个农民综合服务体系,其核心是要解决农民买难卖难的问题,从源头堵住坑农、害农的现象,在让农民买到放心的农资的同时提供一系列市场信息,帮助农民解决卖得好的问题,加快农民实现致富愿望的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