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问题提出
环顾当下的教学,每每提及思品课如何上?很多教师都会说:“好上!”说好上的原因不外乎其内容简单又不考核。而仔细看来,却大多是局限于教材,拘泥于形式,且脱离现实的枯燥说教。如此这般,一节课便轻松地结束了。这样的教学,学生的参与度有几何?效果几多?教师心里没数。从新课程的标准来看,一节课只有让学生明白怎么做、做什么,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才能被充分地激发出来,教学才会有效。为此,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对提升小学思品课堂的教学效果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二、谈“三从”
1.从教室走出来
从思品课教学涉及的内容来看,可以说是“包罗万象”,其内容接轨历史、融合社会、联系人生。一个小小的教室,浓缩得下这么多知识吗?因此,教师应该将教室作为主阵地但不能作为唯一的教育场所,应结合教材的实际和需要,让思品教学从教室走出来,容纳广阔的社会、热闹的工厂、美丽的农村、迷人的公园等鲜活的资源,构建出思品教学的大课堂。
例如,笔者在《珍惜劳动成果》《节约水电》等章节的教学过程中,就带着任教班级的学生走入农村,亲眼目睹农民伯伯种粮食的艰辛,走入工厂去看一看工人叔叔制造成品的辛劳。走入电站、水站,和工作人员进行交流,聆听他们对水电等情况的介绍,将“珍惜劳动成果”“节约水电”构建节约型社会的观念深深地印入了每个孩子的脑海里。
2.从教材走出来
思品教学不能离开教材,教材是专家和学者深入调研后,结合教学要点精心选择的,或以故事的形态,或以事迹的描述,或以诗歌和寓言的形式进行编排,有着一定的代表性。但是从另外一个方面看,教材只是一种教例,是一个比较好的教例,如果在教学中一味地拘泥于教材,那么很容易导致教学模式和思维的单一化,学生的学习兴趣必然高不到哪里去。
笔者认为,要有效地达成教学目的,仅仅依靠教材是不够的,必须从教材中走出来,将“理”切实有效的转化为“行”。总的来说,思品课教学应该以教材为依托,为主要框架,充分拣选学生生活中的小事,校园学习中的新事,国内与国际重大的新闻等等素材来辅助教学,将生活中的正面及反面的素材都拿来充实到“教材”之中。如此一来,教学就更能贴近学生的生活,让学生的品行形成和发展有了更好的约束和引导。不过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应注意拓展的适度性和选择性,选用的素材必须与原教材能够紧密地联系到一块,能够达成一致的教学目的,两者要“红花绿叶交互辉映”,有效提高课堂的容量和学生的参与度。
3.从传统教学模式走出来
回顾我们的传统教学模式,大多是教师说学生听,不过我们应该意识到“话再好听,也有听厌的时候”,所以经常会出现教师道出的“理”非常动人,却只能将自己感动,学生大多无动于衷的尴尬。
大量的教学实践表明,要提高思品教学的效率,就必须尽量避免枯燥的说教,要从传统教学模式中走出来,建立多元化教学模式和手段,尽量少些“行动指令型”教态,而多采用些“潜移默化型”教学手段。把做人的道理化作柔风,就算学生是顽石,亦能吹石成粉;把行为的准则通过生动的事例化作水滴,终有滴穿檐下石的时候。
三、话“四得”
1.得与各科教学结合
从小学的课程设置来看,小学各科都有着自己的德育目标,也就是说,思品课与语、数、音、体、美等其他学科一样都属于小学德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思品教学就得与这些学科的教学结合紧密些,绝不能从小学德育的整体体系中割裂开来,孤立的说教必然不会受到学生的欢迎,反而更会让学生认为可有可无。
2.得与课外阅读结合
思品是学生最为重要的素质,将伴随着学生的一生,一本思品书与此相比显得太薄,受到篇幅的限制,根本不可能把学生的需要全部满足,于是必须得丰富,丰富的最佳途径就是与课外阅读紧密地结合起来。课外书籍浩如烟海,从人生哲理到百科知识,从革命领袖故事到英雄模范事迹,无所不有,篇篇生动而且精彩。将思品课与课外阅读紧密结合到一块,是阅读能力的提升,亦是思想品德的升华,能让学生在课外书籍的阅读过程中汲取到营养,“一本好书,可以影响学生的一生!”
3.得与先进电教手段结合
从思品教材的内容来看,教材内容生动、插图精美。如果用传统的说教,明显是将鲜活的东西讲死了,大量教学实践证明,教学与各种先进的电教手段相结合,会收到很好的效果。也许只需要一台录音机,动听的声音和迷人的音乐就能搞活课堂的气氛;也许只要借助投影仪,通过逼真的图案和鲜艳的色彩就能提升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
4.得与少先队活动紧密结合
思品教学,是实施小学德育的重要途径。少先队组织,是实施小学德育的组织者和具体执行者。思想品德课和少先队活动,是小学德育的两大主阵地。少先队经常组织的“为贫困学生捐款”“植树造林”“学雷锋、做好事、树新风”等具体的活动,与思品教学中谈及的“团结友爱、助人为乐、环保教育”等教学内容相当吻合。特别是近年来少先队组织开展的“五爱、五心教育”“跨世纪少年雏鹰行动”“雏鹰假日小队”“争做五好小公民”等大型活动,对思品课教学,起到了“提供舞台,创设情境”的作用。一个少先队活动开展活跃的学校,其思品教学必然生机勃勃、富有特色。二者相辅相成,优势互补,密不可分。
(责编 张亚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