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背景资料
小贝(化名),男,12岁,五年级。
小贝可谓大名鼎鼎,教过他的老师无不对他印象深刻。但问及他,老师们总是摇头说“这个孩子本性难改”,同学们也把他列为班级调皮捣蛋的一号人物。接这个班之后,我才知道小贝“一号人物”的身份并非徒有虚名:上课,他不认真听讲,要么玩玩具,要么搞恶作剧;作业,经常是乱做一气;一个月下来的常规分数汇总,别的同学是加分,他是减分,是班级里被扣分最多的学生。
二、案例分析
十个问题学生,有九个来自问题家庭,小贝也不例外。他父母离异,父亲与继母在外地工作,常年不回家;逢年过节,父母除了给他买吃的、玩的,对他的学习、教育基本不闻不问;小贝跟着爷爷和奶奶生活。
静下心来认真分析这个孩子,我发现他其实有很多优点:真诚、大方,从不与同学斤斤计较;别人有困难时,乐意帮忙;思维敏捷,做作业的速度是班里最快的。每个教过他的老师都说,这孩子很聪明,但造成了今天这种状况,真是可惜。
三、辅导过程
养成好习惯容易,但改变陋习比登天还难。为了给小贝一个缓冲时间,我规定同样的错误,他最多只能犯两次。第一次,我会告诉他错在哪里,应该怎么做;第二次,我就要严肃批评他,并对他的常规评比分数作出相应的调整;第三次,我会对他采取惩罚措施。一次上午课间,他在教室捣乱,引起其他同学互相追赶。我把他叫到办公室,告诉他这样做对自己和同学都不安全。他当时一脸羞愧,连声答应我不再胡闹捣乱,但下午课间他又重犯了错误。我很气愤,但还是强压怒火,对他说:“小贝,你上午在这儿保证不再犯这样的错,但下午你又犯了,你要写一份检讨给老师。还有,如果这个星期你还犯这样的错,那么之后的两个星期的课间你都不准离开座位,上厕所也要让班干部陪你去。”他依然满口答应,很快就送来了检讨书。我想,这下他应该安稳几天了。但是第二天下午,我刚进办公室,就听到消息:小贝和一个同学打起来了。我让班干部把他带回座位,向他宣布:下课不准离开座位。
两周后,我又找他谈了一次:“这两周,你感觉怎样?”“下课后看到同学们都在玩,心里很羡慕。”“想不想和同学们一起享受课间十分钟?”我因势利导。“想!”他回答得很干脆,可见他已向往很久了。“那好,从本周开始,如果你能按课间要求去做,你就能和同学们一样自由享受课间十分钟。”我的话就像特赦令一样,他的脸上马上露出了笑容。接下来的几个星期,他课间活动规矩了很多。
四、案例反思
教好每一个学生,这是最大的教育效率。实际上,学生在幼儿园和小学阶段,个体差异并不明显,年龄越大差异反而越明显,这是一个漫长的改变过程,而并非瞬间的造就。但它是一个非智力因素的问题,完全可以人为地进行控制。这要求老师和家长从教育的初级阶段就尽量关注每一个个体,以减小这种差异。差生的智力和能力并不差,由于受家庭、学校、社会等不良因素的影响,才导致他们在思想和行为上变得乖张。作为人民教师,我们要对得起“园丁”的美好赞誉,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
教学上,我们强调因材施教;教育上,我觉得应该因生施教,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矫正不良行为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像上面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小贝做作业马虎时,我第一次提醒,第二次批评,第三次让他重做,如有第四次,重做两遍。在各种不同的常规要求中经历着相同的一、二、三……渐渐地,他上课比以前认真了,字迹比以前工整了,常规积分与同学的差距小了。学生的一错再错并不是简单的重复,也不能认为是学生的屡教不改,这是变化中的新错误。因生施教是项细水长流的工作,具有长期性、复杂性、反复性的特点。在这里,我运用了斯金纳等人提出的强化理论,根据小贝好动的心理特点和易反复行为的规律,对他的行为予以强化导向,并加以规范、修正、限制、改造,使他根据反馈的信息,主动适应环境刺激,不断地调整自己的行为。
斯金纳所倡导的强化理论,是一种以学习的强化原则为基础的关于理解和修正人的行为的理论。强化理论指出:根据强化的性质和目的可把强化分为正强化和负强化两个方面。正强化比负强化有效,负强化会引起一定的副作用。所以,在强化手段的运用上,应以正强化为主,必要时也要对不好的行为予以惩罚,做到奖惩结合。在对小贝进行强化矫正的过程中,我过多地运用了负强化(即惩罚),所以小贝能暂时约束自己,但没能从根本上认识自己行为的不当,一旦没了约束,他还会反复犯错。在以后的教育中,我要尽量少用负强化,努力以正强化引导学生。
(责编 莫彩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