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是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课堂是点燃学生智慧的火把。一直以来,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在课堂上所采取的教学方法基本是“填鸭式”、“注入式”的满堂灌教学,重结果,轻过程,忽视学生动手参与的做法。新课标改革使我们认识到,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是使学生“能学习”的关键,所以教师在课堂上要尽量让学生多动手、多动口、多动脑,要为他们营造一个独立探究的空间,让数学课堂活起来。
一、创设情境让学生“想”进来,提高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在学习新知识之前要精心创设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动机,使学生学习情绪达到最佳境界。如:在教学“乘法分配律”时,可设计这样一道题:阿婶在市场上卖土鸡,价格是每千克20元。有位同行对她说:“你可以试试把鸡的鸡爪和鸡身分开来称,以鸡爪每千克12元,鸡身每千克8元来计算。”阿婶想:12元加8元等于20元,不吃亏,于是就按这个办法卖了,可事后一算,却发现自己吃了大亏。那么,阿婶为什么会吃亏呢?这道题目与日常生活中的买东西有关,学生十分感兴趣,都积极地思考起来。
所以,当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时,学生的心理活动就会处于激活状态,产生满足感和愉悦感,从而思维活跃,注意力集中,“我要学”的意识增强。
二、动手操作,让学生“跟”进来,感受学习的乐趣
在教学中老师要尽可能地给学生提供广阔的空间,让学生如同在游泳中学会游泳一样,在做数学中学习数学。学生在经历了自身的动手操作后,能将无形的知识转化为有形的操作,将“无趣”变为“有趣”,将“落后”变为“跟进”。如在教学“圆的初步认识”中,“在同一个圆里,有多少条半径?多少条直径?所有的半径的长度都相等吗?所有的直径都相等吗?”让学生拿出圆形纸片反复对折,度量。学生动手操作,得出结论:在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半径,无数条直径,所有半径的长度都相等,所有直径的长度都相等。学生在观察、比较、动手操作中探索规律,才能突破难点、掌握知识,感受到乐趣。
在教学中,要改变老师讲、学生看的被动接受状态,大胆放手,设计让学生操作的环节,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
三、自主学习,让学生“走”进来,体验学习的喜悦
让学生体验成功是为了激发他们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自主学习中。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会很活跃,会产生不同的想法,老师应放手让学生说,让学生做,充分展示思维过程 。
如:在讲解习题——某服装厂生产西服,八月份生产件数与七月份生产件数的比是5∶4。八月份生产了3000件,七月份生产了多少件?教学时要求学生多思考,用各种方法解题。
学生一:若把八月份生产件数看成5份,七月份生产件数看成4份,先求一份是多少件,再算出4份是多少件。列式为3000÷5×4。
学生二:可以把5∶4看成是八月份生产件数是七月份生产件数的5/4,就可以算出七月份生产了多少件。列式为3000÷5/4。
学生三:把总量看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