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小学生习作能力的培养

2012-12-29 00:00:00姚月珍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2012年5期


  习作训练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可是,小学生普遍存在着畏惧作文、厌倦作文的心理倾向。如何让学生爱上作文,如何有效地培养小学生的习作能力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下工夫。
  一、培养学生积累生活素材的能力是写好作文的关键
  积累生活素材是提高小学生写作能力的关键。“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与写的关系总是紧密相连的,读是写的基础,写是语文综合能力的表现。实践告诉我们,大量阅读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或阅读其他相关书籍,既可以扩大小学生的生活视野,拓宽知识面,提高鉴赏能力,又可以逐步丰富学生的语言、词汇、写作素材,让学生领会和掌握一些基本的写作规律。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教学中,要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学习活动,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社会等教学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言实践的机会。就写作而言,生活就是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宝山,因此我们要有效地指导小学生通过自身的经历和实践获得真实感受,积累写作素材。平时,我们在班级中可以开展形式多样的班队活动,如“有趣的呼啦圈比赛”“变废为宝,巧手创新比赛”等,通过这些丰富多彩的班队活动,为学生创设积累习作体验的一个又一个空间,从中也为学生的写作提供丰富的“养料”。 又比如,结合学校实际,可引导学生到大自然中去观察农村的山清水秀,感受天然的植物园、动物园,认识事物。这也能积累写作素材。我市有许多名胜古迹,如桂平西山,那里有历史悠久的建筑物,有古老的文化底蕴,有秀丽的自然风光。我就组织学生去那里走走,看看,说说。学生在饱览了家乡的大好河山之后,由于有了素材积累,写起游记之类的文章来,他们就会如鱼得水。此外,学生平时看的书,摘的句子,背的段落,写的日记……这些都是很好的作文素材,我经常引导他们进行整理、归类、阅读,提取生活素材,便于写作时选择运用。生活素材的积累是写作的关键,解决了关键问题,小学生就有了写作的热情;有了热情,小学生在作文时就能畅所欲言,就能写出好的习作。
  二、培养学生仿写创新的能力是写好作文的途径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称小学生的作文为“习作”。习作,重在一个“习”字,它强调小学生的作文就如同绘画中的写生一样,是一种练习,它截然有别于“创作”,要求不宜过高。小学作文教学中,仿写是随文练笔的主要形式之一,也是学生学习作文的阶梯。小学生由于年龄小,认识水平和分析能力偏低,知识水平有限,不可能和成人一样搞创作,也不可能每篇作文都是全新的构思。因此,指导小学生仿写是很有必要的,这样能够帮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迁移、运用,转化为能力,而且很多课文本身就是极好的示范。例如,中年段刚学习写景作文时,学生观察的景物多而杂,自己又不容易取舍,不能很好地将各个景物连接起来。但教材中写景的课文不少,这就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个不错的写作示例。这些写景的文章条理分明,观察景物的顺序非常清晰,在指导写景作文时就可以成为学生仿写的好范例。通过对课文结构的仿造,能够降低小学生安排材料的难度,学生写起作文来也就比较得心应手。再如,六年级学生就要离开学校了,可引导他们写写离别母校的文章。这时,学生心里要说的话一定很多,但表达起来又没有什么头绪。我在指导时,就引入课文中的学习范本,如《别了,我爱的中国》《再见了亲人》……指导学生学习这些课文的表达方式。不少学生模仿了《别了,我爱的中国》的文章结构,全文以“别了,我爱的母校”为主线,从校园、同学、老师入手,表达了即将离别母校的心情。学生将心中想说的话都说了出来,整个写作过程十分愉快,文章也写得具体生动。
  三、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的能力是写好作文的基础
  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为小学生的作文提供了丰富的“养料”,虽然他们说起来头头是道,但是写出来的东西又非常“干瘪”。而且许多学生对作文感到头疼,这就需要教师加以指导,使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调动起写作的积极性,努力培养观察能力。例如,在指导写一次活动《课间十分钟》的习作时,小学生虽然平时很会玩,可是要他们写这样的作文,他们却又发愁了,写打球只会写打来打去,写投球只会写扔来扔去,写出来的作文内容干巴巴的,没有写出好玩的味道。这就要求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学会写下观察记录。如人物的神态、动作、心理、语言等,观察要入微,写出来的作文才有血有肉。于是,我让学生亲临其境再参与体验,在活动中引导观察,加强指导。以一个投球游戏为例,我引导学生先观察整体的活动气氛,再聚焦到活动中最活跃的几个同学身上,让大家仔细观察他们的动作,观察他们躲开球时得意的表情和当时所说的话,再观察他们投中时的表现和语言,以及周围同学的反应等等。游戏结束后,让学生再写作文,写出文章就生动活泼、充满情趣多了。
  通过各类观察活动的指导,将作文教学融于实践活动之中,一方面能引导学生逐步学会观察事物,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社会活动中,亲近美丽的大自然,逐步养成留心观察周围的一切的良好习惯。另一方面,能使小学生摆脱被动的状态,变“老师要我观察”为“我要观察”,以形成自己真正的观察能力。这样,学生能自主写作,自由抒发,创意表达,自然会写出许多好的作文来。
  (责编 刘宇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