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升后勤管理绩效,必须要提高党委当家理财的决策水平,以提高效益为根本出发点,坚持依法施管,加强经费管理,创新管理机制。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后勤保障;质量;效益
[中图分类号]E0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2)40-0037-02
胡锦涛主席指出:“军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大力加强科学管理,切实转变传统的管理模式,不断提高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质量和效益,走出一条投入较少、效益较高的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路子。”胡主席的这一重要指示,深刻阐述了科学发展观与科学管理的内在关系,明确指出提高效益是科学管理的基本目的,为部队后勤工作指明了方向。当前一些单位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管理理念相对滞后;经费、物资等管理重点管控不得力,资源节约意识不够强等突出问题。因此,认真研究探索新形势下后勤管理的特点规律,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后勤保障质量和效益,对推进现代后勤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1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升后勤管理绩效,必须提高党委当家理财的决策水平
坚持党委集体理财制度,不断提高党委当家理财的决策水平,既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也是摆在各级党委面前的一个紧迫而重要的现实问题。一是要确保理财决策的科学性。要深入调查研究,了解本单位年度经费供应总量、各项事业经费供应量、“家底”经费现有量,了解上级下达的各项任务和要求,了解部队需要解决问题的轻重缓急,力求做到供应与需要相一致。要对决策方案进行筛选,通过认真比较、权衡利弊,选择一种最优方案,减少经费使用中的失误。要在实践中修正决策,善于根据变化了的情况审时度势,及时听取有关部门的意见,对决策进行必要的修正,一般情况下结合年度预算调整实施,特殊情况也可以随时修正,但必须经党委集体讨论,使决策科学、实用、高效。二是要融合决策过程的双重性。党委集中理财的目的是集中财力,统筹安排,强化管理,提高经费的使用效益,保证部队战备、训练及各项建设任务的完成。这就涉及局部与全局,眼前与长远的利益关系,因此在决策过程中既要坚持原则性又要贯彻灵活性。坚持原则性,就是要坚持必需的有效的制度和规定,如量入为出、不打赤字预算的原则;统筹安排、保障重点的原则;限额使用、超支不补的原则等。贯彻灵活性,就是从实际出发,对于建设项目的临时变更,部队任务的预料外变动和突然增大,且经费确实紧张并未列入年度预算的,经党委集体讨论后,可采取“家底”补助和半年预算调整解决。三是要维护理财决策的严肃性。理财决策一经做出,就必须严格落实到位,党委要带头严格执行预算,遇到特殊情况需要开支,必须经党委集体研究,任何个人不得随便支出。
2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升后勤管理绩效,必须以提高效益为根本出发点
提高后勤保障效益是后勤管理工作的落脚点,各级后勤人员必须更新观念,紧紧围绕提高效益这个中心,树立起三种意识:一是管理出效益意识。要确立向管理要效益、要保障力、要战斗力的意识,牢牢抓住科学理财这个关键环节,树立标准内出效益的思想,克服依赖“补助”求平衡的行为,充分挖掘内部潜力,开源节流,从正规管理秩序、办事程序入手,努力实现决策科学化、管理规范化和效益最佳化。二是勤俭节约意识。要结合全面建设现代后勤,开展节约型警营建设,牢固树立以艰苦奋斗为荣的思想,增强过“紧日子”的紧迫感、责任感,反对铺张浪费,厉行勤俭节约,坚持量力而行,量入为出,不花过头钱,不在预算外乱支出。三是利用地方资源意识。要把部队后勤发展放在地方经济建设全局来考虑,加强与地方党委、政府的协调,将部队与地方建设的通用项目及时纳入地方建设规划,同时充分利用地方科技资源,提升部队科学技术含量,不断提高社会效益和军事效益。
3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升后勤管理绩效,必须坚持依法施管
秩序不规范,制度不落实,坚持不经常,随意性大,是后勤管理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充分发挥后勤法规统一性、稳定性和规范性的作用,依法施管,使管理工作的每项内容,每个环节始终在法规要求的轨道上运行。一是要建立健全规章制度。近年来,上级出台了许多后勤规范化管理方面的法规,各级要根据上级制定的法规政策,结合部队实际,通过梳理、修订、完善和补充,制定具体的规定、制度、措施或实施办法,使管理工作有章可循,适应部队建设发展需要。二是要全面提高依法施管意识。通过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后勤法规、标准制度的学习和宣传力度,使各级真正熟悉和掌握后勤各类供应标准、建设标准、管理标准和考评标准,弄清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责任和要求,增强按职责、按规定、按程序办事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不断提高标准化供应、制度化管理水平。三是要扎实抓好规章制度的贯彻落实。抓好规章制度的贯彻落实,关键是要持之以恒,坚持把工夫下在抓经常、管长远上,防止搞形式、走过场。同时,要坚决维护规章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纠正和克服有法不依、有章不循的问题,落实奖惩制度,对落实依法管理好的单位、个人优先评优评先,并给予一定奖励。
4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升后勤管理绩效,必须在加强经费管理上求实效
经费管理是实施科学管理的中心环节,也是做好其他后勤管理工作的基础,提高后勤保障效益,就必须在加强经费管理上求实效。一是强化经费归口管理,管住经费的源头。部队经费来源渠道较多,除了预算经费外,还有预算外经费、地方保障经费、历年节余经费等其他经费,把这些经费与预算经费捆在一起,归口财务部门统一调控,集中使用,是确保经费管理不出问题的关键。二是突出预算管理,把住开支的出口。要科学编制预算,在预算安排上重点保障官兵生活必需、完成中心任务急需和解决具体困难所需,做到厉行节约,防止浪费,在编制方法上要把年度预算细化为便于操作的一项项经费开支计划,增强预算执行的准确性。要坚持预算执行报告制度,财务部门每月要对各部门、各单位的经费开支及运行情况进行收集分析,并适时通报,每季度将预算执行情况向党委专题报告,各基层单位也要把预算执行情况纳入支部会议的重要议程,使各级党委(支部)对经费预算执行情况切实做到心中有数,保证经费管理不失控。三是严格经费支出管理,管住花钱的过程。各级要加强对经费支出的管理,通过对“钱变物”过程的全程监控,保证有效的经费都用在部队建设上。要严格按权限、按程序审批经费,大项经费开支要坚持党委(支部)集体研究决定并实行双主官联签。如对机关业务经费管理,可采取“定额管理、包干使用、集中采购、集中支付”的办法进行审核签字报销,严禁超预算、超标准、超范围开支,确保收支平衡。要积极发挥审计监督的作用,基层经委会要积极发挥作用,坚持每月查账和公布账目的制度。对重大开支,财务和纪检部门要进行联合审核,财务部门每年对基层单位的经费管理使用情况至少要进行两次以上专项检查,同时要利用司务长每月集体报账的时机进行“随报随审”,确保审计覆盖率达到100%。四是实行责任管理,提高管理的效益。建立经费管理责任制,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承办谁负责的原则,将行政责任与实行经费责任制挂起钩来,加大经费支出的约束力;推行限额管理,将指标层层分解,包住包死,超支不补,节余部分归本单位掌握使用,以提高经费使用效益,控制超支现象。
5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升后勤管理绩效,必须创新管理机制
管理工作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只有树立与时俱进的思想,紧跟时代的步伐,积极引进现代管理理念,才能提高管理水平和管理绩效。一是要创新决策机制。科学确定各级后勤决策的原则和权限,防止个人对所掌管的钱物拥有不恰当的支配权;科学制定法规式的决策程序和责、权、利相统一的决策机制,同时制定公开透明的决策管理机制,坚持重大决策论证报告制度,进一步明确目标、区分责任、完善措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建立起多层次、多方位、全员额的责任制管理网络。二是要创新管理机制。后勤管理制度创新是实行科学管理的重要途径,其本质要求是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为解决后勤保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提供突破口。在深化财务制度上,要重点推行预算编制改革,逐步建立预算项目库,加强对预算项目的论证和审核,优化投向投量,从而充分发挥预算对财力资源配置的重要作用,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进而提高经费使用效益。在物资采购制度上,要进一步理顺采购管理职能,规范采购工作程序,建立起分工负责、分段管理、相互制约、权利制衡的采购工作新机制。三是要加强后勤人员管理。科学发展观突出强调以人为本。加强后勤人员管理,提高后勤官兵素质是提高后勤保障质量和效益的根本途径。要采取举办各种培训班、集体办公、进行网上作业等方法,与岗位锻炼相结合,使后勤官兵掌握各类标准制度和专业技能,打牢专业素质基础;引导官兵加强对现代后勤管理知识的学习,帮助更新观念,增强运用现代管理手段的自觉性,提高管理能力;抓好后勤人员信息化知识的在职训练,提高信息收集、网络互联、辅助决策和信息对抗能力。要针对后勤人员管钱管物的特点,重点抓好以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为主要内容的理想信念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从根本上解决“为谁当家”、“为谁理财”、“怎样用权”的问题,努力提高自律、自控、自制能力,真正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增强抵御各种风险的能力。
参考文献:
高航.胡锦涛:用科学发展观指导统领军队战斗力建设[N]. 解放军报,2005-05-